如何学习乘法.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783888 上传时间:2021-01-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学习乘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学习乘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学习乘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学习乘法.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在使用教材教学时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尽量创设一些有助于学生感受和体验数学问题的教学情境,使所学的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枯燥为生动。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性地使用教材,把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题材与数学问题有机融合在一起,加深对数学问题及其价值的理解和体会。如在教学时,我借助教材上的插图小朋友在游乐场活动的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提出与教材有关的数学问题。当学生提出“小火车上一共有多少人?”“过山车上一共有多少人?”“游览车上一共有多少人?”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目光集中在解决求和问题上,先列出相应

2、的加法算式,然后计算出来。学生对照课本中的图形,开始积极活动起来,很快算出小火车上的总人数是3+3+3+3=12(人),过山车上的总人数是2+2+2+2+2+2=12(人),游览车上的总人数是4+4+4+4+4=20(人)。这样,使计算过程成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更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习惯。二、合作学习,促进理解。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操作学具。学生摆出各种不相同的图形,有的摆小树,有的摆房子,有的摆小伞,有的摆五角星摆好图形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图形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让学生先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然后算出来。最

3、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摆学具的过程,小组交流摆出的图形各自用了多少根小棒的运算方法,然后组长汇报,教师及时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并写出每个算式是由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例如,用4根小棒摆一棵小树,摆6棵小树一共用多少根小棒?可列式4+4+4+4+4+4=24(根),也就是6个4相加等于24。这样,学生在实际运算中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事实,在他们有了初步的“几个几相加”的感受后,学生会提出“相同的连加算式太长应如何解决”的问题。这时,学生的认知面临一次重大的冲突,产生疑问。有了疑问就会有探寻问题的欲望,就会从几个几相加这个简单的说法中找出路,联想乘法运算,完善对乘法的认

4、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例如,6个4相加等于24用乘法表示:46=24或64=24。这样为学生搭设自主探索的舞台,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了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三、加强练习,深入理解练习题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技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有效手段。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要让学生掌握好乘法运算的意义,在教学中应做到如下两点:1.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编写应用性练习如,一只青蛙4条腿,3只青蛙有几条腿?同学们会想到3只青蛙有几条腿就是求3个4相加是多少?可用乘法运算,43或34,因为3个4相加等于12,所以43=12或34=12,通过这个例子使学生认识同数相加和乘法的联系,进一步

5、体会乘法的意义。2.联系实际设计实践性练习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实际能力。如,学完乘法的初步认识后,我在黑板上画了4个盘子,每个盘子里画了5个梨,问:“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梨?”学生一看,加数相同,可用乘法表示,54=20或45=20。接着,我又画了4个空盘子,问:“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梨?”学生回答:“盘子里的梨是0个。”我又问:“用式子怎样表示?”学生思考后,有的说:“4个空盘子就是4个0相加,仍然是0,用乘法表示是04=0。”我接着画了5个空盘,问:“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梨?”有学生说:“5个空盘是5个0相加,仍然是0,用乘法表示是05=0。”依此类推,6个空盘,7个空盘呢?学生说都可以用乘法表示:06=0,07=0教师顺势引导,“0与任意一个数相乘都得0,也就是不管有多少个0相加都得0。”最后,我让学生自己列举一些生活中用乘法运算的例子。这样,不仅让学生懂得了0与任意一个数相乘得0,更完善了对乘法的认识,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在学习中探究问题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