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787778 上传时间:2021-01-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启发式教学”是相对于“注入式教学”而言的一种教学法。注入式教学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重讲授、轻探索;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求同轻求异等不良现象;这是一种传统而落后的教学模式,其弊端主要表现在多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向学生灌输知识,在课堂活动中以教师讲解为中心,以讲解教材为中心,一切讲解以应付考试为中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而启发式教学法与此相反,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在于根据教育目标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把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优化,如何面向学生的学习进程,激发学生的

2、内在动机和主动探索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释放出身心的潜能,充分调动主动性,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用自己的思考与内心的体验去创造,去发现知识和规律,同时发展他们自己的个性,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现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启发式教学谈几点看法。一、启发必须以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系统连贯性,新知识是已知的延伸、发展或转化,每一个知识都有其生长点,也有与相关的连接点。另一方面,学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学习积极性和一定的生活经验,这就给启发提供了可能。因而,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和诱发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以自己的大脑中检索并提取相关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拼,通过联想和变迁,形成

3、新的或更为复杂的知识结构。假如学生大脑中的某个部分是空白,亦即不具备相应所需知识经验,必然会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这是因为,启发过程,渗透着学生的想象过程,学生的想象的水平是以一个人所具有的表象的数量与质量为转移的。所以用启发式教学知识时,必须先研究与新知识相关的知识基础及生活经验,以此作为学习新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思维。例如,学习多位数的乘法,其基础是乘数为两位数。因而在复习计算题(1)53623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推出计算题(2)536123的算法。启发过程中提问的重点是:用乘法百位上的“1”去乘“6”时,所得的积应该写在哪一位上?学生在已有计算题(1)的基础上,就不难做出正确的回答。二、

4、启发必须依据受教学对象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数学学习过程是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由具体到抽象,由低层面向高层面发展的过程,低层面的活动成为高层面的分析和研究对象;只有到高层面学习时,学生才会明白低层面活动的意义,产生新知,形成能力。教师的启发,必须沿着由具体到抽象,由肤浅到深入,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和探索,形成清晰而合理的思路,从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以“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为例,教学顺序应该是:首先复习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特别当加数个数甚多时,学生会自觉麻烦;其次用事实例子来引出新的算法,变加法算式为乘法算式;最后归纳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简便的知识提升。三、启发必须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兴

5、趣,激活其思维启发式教学师生双边活动比较热烈,但教师必须紧抓教学中心,努力把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趣,真正叩开学生数学思维的心扉,并给其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切实做到在师生的双向互动、高度融合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创新精神得以培养。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用实例来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拿出13根小棒。问:(1)能摆成几个三角形?还剩几根小棒?(2)能摆成几个五边形?还剩几根小棒?(3)能摆成几个八边形?还剩几根小棒?从中得到启示: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又如:在教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时,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能把37+37+37+36+37这个加法算式写成几个算式?看谁算得快,并能写出最简单的算式?这时学生会在“需要的推动”下从能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面去思考问题,会写出如:374+36、365+4、365+14、372+36+372、305+74+6、375-1,由此让学生比较,最后统一认识,375-1是最简单的一个算式,且此思维具有创造性。当然“启发”的手段多种多样,启发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课堂气氛,能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以调动,能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我们来共同钻研,课堂教学中的启发艺术,真正切实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滨江小学 朱丽红2005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