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二十二中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792352 上传时间:2021-01-1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二十二中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北省石家庄二十二中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北省石家庄二十二中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北省石家庄二十二中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北省石家庄二十二中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二十二中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二十二中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二十二中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质的管道,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A传热B传声C导电D通风2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3若一束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A30B60C45D70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看见水杯中“折断”的铅笔是光的直

2、线传播B人在阳光下形成影子是光的反射现象C放大镜把字放大是光的色散D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5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6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一下应将光屏()A靠近透镜B远离透镜C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都可以D保持

3、在原来位置7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也应使光屏远离透镜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焦点移动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8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虚像的是()ABCD9为了规范交通行为,南宁市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违章行

4、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B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C凹透镜,成放大的虚像D凹透镜,成缩小的虚像10秋游时,小王所在班级照集体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要想得到全班同学清晰满意的画面,摄影师应()A使照相机向前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B使照相机向后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C使照相机向前移,并增加照相机的暗箱长度D使照相机向后移,并增加照相机的暗箱长度1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 m/sB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红、黄、蓝三种色光组合而成的C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

5、发光来检验钞票真伪的D光在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2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B地面发生漫反射C地面不发生反射D水面发生漫反射13关于凸透镜成像及成像规律的应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C幻灯机是利用当物距大于2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D集邮爱好者观察邮票用时若一时找不到放大镜,可以用老花镜代替14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

6、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近视眼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5有一个点光源放在凸透镜的正前方当点光源放在A点时,成像在B点,当点光源放在B点时,成像在C点,如图所示则()A凸透镜应放在C点右侧B凸透镜应放在B、C点之间C凸透镜应放在A、B点之间D凸透镜应放在A点左侧二、填空题16“中国好歌曲”比赛现场,歌手弹奏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现场观众会将手机调成静音状态,目的是为了在减弱噪声17真空中光速是m/s真空中声速是m/s夏季雷雨前,经常是电闪雷鸣你在一次闪电过后约3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离你约m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

7、上月球,并上放置了一套反射光的装置,地球上的科学家向它发射了一束激光,测量出激光反射回来所用的时间约2.56s,则由此可计算出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约 m182014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根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中学生因沉迷网络而导致近视的发生率约为35.22%近视眼会使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形成了一个倒立、缩小的像19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目镜和物镜两组凸透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镜头,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镜头(填“幻灯机”、“照相机”)无论是望远镜还是显微镜,它们的目镜的作用都是形成像(从像的“大小”、“虚实”两方面作答)20如图所示,透过水瓶可以看到放大了的文字这是因为装水的水

8、瓶相当于透镜,形成了文字正立、放大的像21(1)在宾馆里有“手一伸水自来,手一收水自停”的全自动感应水龙头,如图所示这是利用进行自动控制的(2)过量的太阳光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发皮肤癌,这是因为太阳光中含有所造成的22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的原理图,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机上23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些24红外线具有效应,紫外线最显著

9、的性质是对于验钞机、电视机遥控器、响尾蛇捕食和医院诊断病情用的B超来说,其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25人说话和唱歌时的发声是靠声带的;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该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较高的“保真度”是指较好的保持原声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上课时如果教室外面太吵,可以把门窗关上,这是在减弱噪声;地震时很少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却听不到的缘故三、实验题26某小组同学利用光具座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应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

10、致在(2)已知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15cm,如图所示,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一个的位置,其余两个不动,可行的措施是:(3)如果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蜡烛移至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当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时,该像是倒立、的实像;当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2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4)实验中,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填“上”或“下”)移动,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可将蜡烛向(填“上”或“下”)调整(5)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27

11、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1)调整烛焰(模拟远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收水量来调节)、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的像(2)向水凸透镜内(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说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与有关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填“前”或“后”)若光屏不移动,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镜是透镜四、作图题28如

12、图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烛焰,A为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及其焦点(画出一个焦点即可)29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有一盏路灯标记为S,潜水爱好者在水下E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1)请画出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入射光线;(2)作出该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路灯S通过水面所成的像A30完成图中a、b所示的光路图五、计算题31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利用超声波测量距离的原理如图1(1)若传感器的发射器在发出信号后0.2s,接收器收到从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离传感器大约多远?(2)若显示物体的“路程时间”关系图象如图2,

13、请说出物体在0至15s的运动情况如何(3)利用超声波测量距离的方法能否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请说明判断理由2016-2017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二十二中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质的管道,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A传热B传声C导电D通风【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分析】被困者敲击铁制管道的目的是让固体振动产生声音,然后声音通过固体传播,最终让救援人听到【解答】解:人被埋在废墟中,如果大声呼喊不仅地面上的人听不清,同时还会浪费自己的体力为了能让地面上的人听到声音,可以采用敲击就近的

14、铁质管道让铁制管道发声,同时产生的声音会通过铁制管道传播(铁制管道不仅能传声而且传声性能比空气还好),这样就能很好让地面上救援的人听到声音故选B2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由此分析突破此题【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到

15、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当MN分开后,猫在两个镜子中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3若一束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A30B60C45D70【考点】光的反射【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已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也为60故选B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看见水杯中“折断”的铅笔是光的直线传播B人在阳光下形成影

16、子是光的反射现象C放大镜把字放大是光的色散D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生活中的透镜【分析】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解答】解:A、水中的“断笔”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再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B、人在阳光下形成原影子,属

17、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B错误C、放大镜把字放大是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豹子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正确;故选:D5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作用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18、将过焦点,然后可知其焦距;(2)根据图中表示的焦距与物距,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确定成像的性质(3)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解答】解: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汇聚于点F,点F即为此透镜的焦点,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则透镜的焦距为30cm20cm=10cm,故本选项正确;B、图乙中,物距u=15cm,像距v=30cm,像距大于物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本选项正确;C、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本选项错误;D、因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

19、,像距减小,所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则在光屏上不能成清晰的像,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B6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一下应将光屏()A靠近透镜B远离透镜C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都可以D保持在原来位置【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远视镜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据此分析即可【解答】解:本题中的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光线发散,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

20、眼镜,光线会提前会聚,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故选A7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也应使光屏远离透镜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焦点移动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首先判断出凸透镜的焦距然后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判断: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应用是放大镜物距大于

21、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解答】解: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40cm30cm=10cm,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正确;B、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根据“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故C错误;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焦点移动的过程中,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

22、,所成的像逐渐变大,故D正确故选C8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虚像的是()ABCD【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时,uf,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眼睛在蜡烛的异侧通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要使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眼睛要在烛焰的另一侧,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由图可知,A选项中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但眼睛要在烛焰的另一侧,故A错误;B选项中烛焰到凸透

23、镜的距离小于20cm,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眼睛要在烛焰的另一侧,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B符合题意C选项中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但眼睛和烛焰在同一侧了,故C误;D选项中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大于20cm,故D错误故选B9为了规范交通行为,南宁市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B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C凹透镜,成放大的虚像D凹透镜,成缩小的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

24、像【解答】解: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的现场照片时,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B10秋游时,小王所在班级照集体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要想得到全班同学清晰满意的画面,摄影师应()A使照相机向前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B使照相机向后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C使照相机向前移,并增加照相机的暗箱长度D使照相机向后移,并增加照相机的暗箱长度【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解答】解: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说明所照的像大了,应该让像变小一些,则摄影师要使照相机远离同

25、学,增大物距,同时应减小像距才可以在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即使照相机向后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故选B1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 m/sB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红、黄、蓝三种色光组合而成的C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检验钞票真伪的D光在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光反射的可逆性;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紫外线【分析】(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2)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的丰富多彩的画面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3)紫外线的作用和

26、用途:根据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制成消毒灯;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解答】解: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A错误;B、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故B错误;C、紫外线的最显著的特性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根据这一原理可制成验钞机,故C正确;D、光在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是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故选C12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B地面发生漫反射C地面不发生

27、反射D水面发生漫反射【考点】漫反射【分析】(1)人看物体的条件:物体发光或反射光,物体发的光或反射的光线能进入人的眼睛(2)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3)人感觉物体的亮暗,关键是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多就感觉亮,进入眼睛的光少就感觉暗【解答】解:如图,迎着月光走,月光经积水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积水面亮;而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所以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故选B13关于凸透镜成像及成像规律的应用,以下说法正确的

28、是()A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C幻灯机是利用当物距大于2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D集邮爱好者观察邮票用时若一时找不到放大镜,可以用老花镜代替【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当物体放在2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正是应用此原理;当物体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正是应用此原理;当物体放在焦点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正是应用此原理【解答】解:A、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故B正确;C、幻灯机

29、是利用当物体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D、老花镜是凸透镜,因此可以利用老花镜代替放大镜,故D正确故选BD14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近视眼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1)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2)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解答】解: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本选项错误

30、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本选项错误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本选项正确D、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此近视眼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15有一个点光源放在凸透镜的正前方当点光源放在A点时,成像在B点,当点光源放在B点时,成像在C点,如图所示则()A凸透镜应放在C点右侧B凸透镜应放在B、C点之间C凸透镜应放在A、B点之间D凸透镜应放在A点左侧【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凸透镜如果成像在同一侧的话应该是成虚像,并且像距大于物距,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与像在异侧

31、,且物近像远像变大【解答】解:如果凸透镜放在C点右侧,那么当点光源放在A点时,成像在A点左侧,而不是右侧的B,所以A不对同理B也不对;当光源在A点时,像在透镜另一侧,说明成实像,那么像距应在一倍焦距外,这样当点光源在B点时就也会在相对于B的另一侧成实像,(也就是A的一侧)而不是成像在C点所以C也不对如果凸透镜放在A点左侧,那么当点光源放在A点时,成像在B点,当点光源放在B点时,成像在C点,成像都是虚像所以选项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16“中国好歌曲”比赛现场,歌手弹奏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现场观众会将手机调成静音状态,目的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考点】

32、频率及音调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2)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1)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即改变声音的音调,(2)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音调;声源处17真空中光速是3108m/s真空中声速是0m/s夏季雷雨前,经常是电闪雷鸣你在一次闪电过后约3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离你约1020m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并上放置了一套反射光的装置,

33、地球上的科学家向它发射了一束激光,测量出激光反射回来所用的时间约2.56s,则由此可计算出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约3.84108 m【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光速与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答题;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距离【解答】解:真空中光速是3108m/s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中声速是0m/s由速度公式:v=可知,闪电发生处的距离:s=vt=340m/s3=1020m,s=ct=3108m/s=3.84108m;故答案为:3108;0;1020;3.84108182014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根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中学生因沉迷网络而导致近视的发生率约为35.22%近视眼会使来自远方物

34、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形成了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由于眼睛的晶状体的厚度变大,弹性变小,使物体成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解答】解:近视眼的成因是:由于用眼过度,导致晶状体的曲度增加,折光能力变强,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前方;实19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目镜和物镜两组凸透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幻灯机镜头,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镜头(填“幻灯机”、“照相机”)无论是望远镜还是显微镜,它们的目镜的作用都是形成放大的虚像(从像的“大小”、“虚实”两方面作答)【考点】显微镜;望远镜【分析】(1)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

35、组成,靠近眼镜的叫目镜,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或者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的镜头,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它们的目镜的作用都是形成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幻灯机;照相机;放大的虚20如图所示,透过水瓶可以看到放大了的文字这是因为装水的水瓶相当于凸透镜,形成了文字正立、放大的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透过水瓶可以看到放大了的文字,装水的

36、水瓶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的作用,实质是文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缘故【解答】解:透过水瓶可以看到放大了的文字,这是因为装水的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文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凸;虚21(1)在宾馆里有“手一伸水自来,手一收水自停”的全自动感应水龙头,如图所示这是利用红外线进行自动控制的(2)过量的太阳光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发皮肤癌,这是因为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所造成的【考点】红外线;紫外线【分析】红外线有很多作用,本题所涉及水龙头运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紫外线的作用:能促使维生素D的合成,促使钙的吸收;杀菌;使荧光物质发光【解答】解:(

37、1)在宾馆里有“手一伸水自来,手一收水自停”的全自动感应水龙头,这是利用红外线进行自动控制的(2)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适当照射紫外线能促使维生素D的合成,促使钙的吸收过度照射紫外线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疾病故答案为:(1)红外线;(2)紫外线22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的原理图,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c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幻灯机上【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物体放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所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解答】解:由图可知,c点是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则成

38、放大倒立的实像,可用于幻灯机、投影仪故答案为:C,幻灯23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远些【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放大镜的成像原理采用了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当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解答】解:因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小于焦距,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而成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要想像变大,就要增长物距,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远些故答案为:正立;放大;远24红外线具有热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

39、使荧光物质发光对于验钞机、电视机遥控器、响尾蛇捕食和医院诊断病情用的B超来说,其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验钞机【考点】红外线;超声波与次声波;紫外线【分析】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可以用来取暖,例如浴室内的红外线取暖灯紫外线可以用来验钞,它和红外线的特点是不同的,所以使用范围也就不同B超是利用超声来进行工作的【解答】解: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响尾蛇就是通过这一特点来跟踪食物,进行捕食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用来做验钞机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和红外线、紫外线无关故答案为:热,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25人说话和唱歌时的发声是靠声带的振动;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该有较高的

40、“保真度”,从声学上讲,较高的“保真度”是指较好的保持原声的音色(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上课时如果教室外面太吵,可以把门窗关上,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地震时很少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却听不到的缘故【考点】声音的产生;超声波与次声波;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的产生的;(2)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3)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

41、;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但有些动物是能听到次声波的【解答】解:(1)人说话和唱歌时的发声是靠声带的振动产生的;(2)“保真度”是保持了原声的音色,这样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变;(3)教室外面太吵,可以把门窗关上,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4)在发生一些海啸、地震等大型的自然灾害中,伴有一些次声波,这些是人听不到的,动物是可以听到的故答案为:振动;音色;传播过程中;次三、实验题26某小组同学利用光具座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应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2)已知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15cm,如图所示,要使蜡

42、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一个的位置,其余两个不动,可行的措施是:凸透镜向右移(3)如果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蜡烛移至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当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时,该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2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4)实验中,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上(填“上”或“下”)移动,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可将蜡烛向上(填“上”或“下”)调整(5)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

43、析】(1)要知道在实验中,为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需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位置跟烛焰中心的位置大致在同一高度(2)本题首先要知道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的条件:物体在焦点以内,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得到像;其次要用到透镜的焦距为15cm;可通过调节蜡烛或透镜满足蜡烛在一倍焦距以外(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相反;(5)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解答】解:(1)为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需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位置跟烛焰中心的位置大致在同一高

44、度(2)透镜向右移动,使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如果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蜡烛移至10cm刻度线处,烛焰距凸透镜40cm,此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2cm处时,此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4)实验中,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向下运动,所以光屏上的像逐渐向上移动,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下移动凸透镜(5)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即物距减小时,像距越来越大,像变大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上;(2)凸透镜向右移;(3)缩小;不能;(4)上; 上;(5)减小27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1)调整烛焰(模拟远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收水量来调节)、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2)向水凸透镜内注入(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说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与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的凸起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