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养成教育借鉴作用研究性论文.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793846 上传时间:2021-0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熹养成教育借鉴作用研究性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朱熹养成教育借鉴作用研究性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朱熹养成教育借鉴作用研究性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朱熹养成教育借鉴作用研究性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朱熹养成教育借鉴作用研究性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熹养成教育借鉴作用研究性论文.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朱熹养成教育借鉴作用研究性论文 朱熹是我国南宋极负盛名的大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尤其是其子孙繁衍之处。我校地处朱氏笔村。据朱氏族谱介绍:朱熹之曾孙朱澄,字国郎,号翔扶,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生二子,长子崇德,次子崇礼。由于后来遭遇宋乱,朱澄不能返回福建,便在黄埔区横沙落籍。后卒葬广州市华南植物园内,享年53岁。朱澄之长子崇德生四子,长孙朝凤居横沙,次子朝符居笔村。笔村就是我校校址所在的地方。有此渊源,我校近水楼台,对于养成教育,更显亲切和体认。显然深受朱子学问的影响,加之众多本地孩童的入学和成长,代代相传,在丰富和发展朱子学问方面有一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

2、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把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他说:“古人之学,因以致知为先,然其始也,必养之于小学。”为了说明蒙学(小学)的重要性,他还把蒙学阶段的教育形象地比喻为“打坯璞”阶段,认为此阶段的任务就是培养“圣贤坯璞”。同时指出,“蒙养弗端,长益浮靡”,若儿童时期没有打好基础,长大就会做出违背伦理纲常的事,再要弥补,就极为困难了。因此,朱熹认为蒙学教育对一个人得成长非常重要,必须抓紧、抓好。在朱熹看来,蒙童德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先入为主”。他认为蒙童思想单纯,独立性不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最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想影响,一旦接受了“异端邪说”,就难以改变。朱熹强调幼儿

3、的早期教育十分重要。长到6岁,要教以数目、方名等浅易知识。815岁为小学阶段。“人生8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大学章句)朱熹主张家长对蒙童必须严格管教,切不可使其娇生惯养。因为“从幼便骄惰坏了,到长亦凶狠”(小学嘉言)。所以家庭教育不可有丝毫放松。为便于教育从幼年抓起,朱熹亲自为儿童编写了一本童蒙须知作为教材之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蒙童的感知已逐渐完善,其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其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朱熹的蒙学须知中对蒙童读

4、书有严格要求。小学生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看书时难免会少看、多看,“逐字看”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点难。但是若长久这样要求,就培养了他们认真细致的习惯,注意力也得到加强。养成教育,不仅仅在孩童时代,更事关人的一生。民间有谚“三岁看小,六岁看老” _一个意思,故不能掉以轻心。从心理学角度看,儿童年幼,学习能力很弱,自制力又差,对其读书学习做出规定对他们的学习习惯养成很有帮助。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须有相关的规定,但规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不要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校,教师要监督学生;在家里,父母要监督好。如此长久下来,儿童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了。 如何能有效地培养蒙童的道德行为习惯呢?朱熹

5、的童学须知中对蒙童衣服冠履、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洒扫应对、读书写字等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都按照儒家的标准作了具体规范,要求青少年遵循不违,诚履笃行。我校从xx年3月至xx年12月围绕“弘扬传统文化精华,培育文明礼仪校园”这个主题,围绕“品学兼优、身心俱健、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目标,以朱子文化教育为内容,以经典诵读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的道德力量,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使学生成为具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性、远大的志向的时代新人。我校在渗透朱子文化的举措举隅,现以语文学科为例:读的方面:(1)低年级: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主要是识字教学、养成教

6、育方面);(2)中年级:千字文朱子家训增广贤文声律启蒙(主要是文化知识、为人处世方面);(3)高年级:孝经(节选)、论语(节选)(主要是文学、传统思想教育方面)。写的方面:(1)每天20分钟的写字,练习硬笔、软笔书法。(2)思与行的计划:通过文本学习,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组织诵读竞赛、书法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励学生广泛参与。我校以“蒙学经典诵读”为切入点,通过读、写、思、行,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传统美德、文明礼仪、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在一种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在朱熹的蒙学教育精神引导下,我们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做下去,坚持下去,把读书和实践结合起来,重视孩童的养成教育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我们相信,如此养成教育定能在孩子身上有好的收获。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