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用.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797917 上传时间:2021-0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渠县2011-2012学年度现代教育技术科研成果申报材料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用渠县定远乡中心学校 柏长杰内容提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主动参与,进行探究和思考,师生互动,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效果显著。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拓展思维,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应遵循科学性原则、实效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对于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思考应能进一步完善运用策略,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优化课堂教学。 一、丰富学生感知,激发其求知兴趣 多媒体集声

2、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可清晰地显示出被观察对象各个部分及他们之间的联系,为大脑提供各类感知材料,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规律,领悟数学思想等。 如:教学对称图形时,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了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用课件的形式一一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这些图形涉及的范围很广,有动物的,如蜻蜓、蝴蝶、七星瓢虫、知了、蜜蜂;有植物的,如不同形状的叶子、向日葵、花朵;还有建筑物;还有一些漫画。通过观察这些形态各异、美丽多姿的图形,引导学生探究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用学生的话来说:“这些图形左右两边是一样的。”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深切感

3、受到这些图形的美,而且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人脑的延伸。它具有极丰富的表现力,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整与散、虚与实之间的相互转换,行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克服了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扩大了学生认知的时空,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过程。通过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典型的,具体的经验和感性材料,突出观察点,揭示现象的本质,减少学生观察的困难。同时可以将图像分解、组合,揭示现象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丰富学生的联想,减少学生想象的困难,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

4、造性。如: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学生掌握它们的点,理解边和边,面和面的关系时,用实物和放幻灯片不易演示,用测量方法比较繁琐,又可能存在误差,这时可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解决这些矛盾。首先,在电脑上显示一个长方体框架,分别在八个顶点闪烁,让学生看到长方体长、宽、高分别相交的八个顶点,再把长方体分别相对的四条棱分离,一点点反复移动,进行组合排列比较,来证明相对的四条棱相等。在相对的上下、左右、前后两个面分别反复移动后重合,来证明相对的面相等。同理演示正方体,可知有八个顶点,有相等12 条棱,相等的6个面。这样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突出了观察点,有利于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观察和认识,加深理

5、解。 三、有利于引发学生想象,发展学生思维 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这一课时,教材虽然提供了实验的方法,但实验过程复杂,难以具体操作,把一个圆割拼成一个长方形,近似度较差,引起许多学生对推导出的公式持怀疑态度,由于感知材料不充分学生难以展开正确合理的想象,影响空间观念的形成,我们应用多媒体技术,多层次地把圆依次等分成若干份,拼成所学过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随着等分份数的增加,学生理解中的难点近似长方形的长由曲线变成直线的过程动态呈现,为学生大胆合理的想象提供了充分的感知材料。 感知越具体,表象形成就越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促使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进行转化,从而使我们建立

6、概念,培养能力,电化教学的设计应以凸现对象的本质属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为目的,最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潜能,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 四、集中注意力,增大学生接受能量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做到数形结合,声情并茂,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意识的学习和无意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既调节了学生的情绪,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如果运用多媒体将课堂上的主要板书、录像、动画、例题、学生练习等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包装组成一个软件包,使教学内容程序化,上课时教师容易控制教学的进程,主要精力可放在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上,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运用于教学中,还能帮助学生归纳,比较,整理所学知识,使

7、零散,片断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理解掌握与延伸拓展,从而可以增大课堂容量,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小学数学课堂,需要充分考虑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条件,同时又为教学提供现代技术手段,因此应确立以下几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在使用上必须注意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教材的贴近。需与教材的科学性相结合,切忌粗造滥制,牵强附会,为多媒体而多媒体,而撇开为教材内容服务目的。只有钻研教材,充分了解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的重难点,了解传统教学缺少什么,设身处地从教学实际出发,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才能使多媒体的软硬件与课堂教学的经验,最佳的教学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媒体课件也是一种“

8、教材”,当然也符合教材的“科学性”要求,它所展示一切教学应科学严谨,包括所展示教学内容要有科学知识。 2、实效性原则使用多媒体的软硬件,要考虑它的效果,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属于“画蛇添足”或效果不明显的就干脆不用与少用。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可灵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课件不是越多越好,越复杂越好,过多过滥只能使多媒体课件失去提高课堂效果的作用。 3、最优化原则老师除了会进行多媒体课件的操作,还必须对多媒体特性有全面的了解,包括多媒体的结构和功能,多媒体呈现信息的特点,媒体的教学特点等。这样才能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学习环境等,恰当地优化选择和使用多媒体,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必将会大力促进教学向现代化的目标迈进。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配置,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最佳效应,让电化教育科学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