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教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17371 上传时间:2021-0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方地区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方地区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方地区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方地区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方地区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方地区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方地区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光明中学高二地理教学案015 主备:刘学东 审核:胡俊生第五章 中国区域地理 第一讲 北方地区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2了解北方地区矿产资源及其分布,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工业发展方向。3理解华北地区农业低产区的原因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能对该地区国土整治工作提出合理的措施。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学重点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教学难点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教学方法谈话法、比较法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前一节,我们了解到利用地

2、形、气候等综合指标,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谁能说出这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名称。答:略。 讲授新课一、位置范围1.自然: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三大地理单元2.政区:北方地区包括黑、吉、辽、京、津、冀、晋、鲁、豫、陇和宁的东南部、苏和皖的北部、内蒙古的东北部等。(注意边界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 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全部或部分、甘肃与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3.经纬度位置: 34N 53N ,100E 135E 4.面积:面积占全国20%。二、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特征:北方地区以平原和高原地形为主。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3、山东丘陵、辽东丘陵、长白山地、大小兴安岭与太行山等。 平原主要分布东部地区,地形开阔平坦,海拔较低。北部多沼泽,南部多低湿地和盐碱地。黄土高原沟谷纵横,水土流失严重。(1) 东北地区地形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山地:西、北、东三面分别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所环绕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组成)沃野千里()华北地区地形特征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成因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沟壑地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范围:京、津、冀、鲁、豫、皖、苏 五省二市,自古有“中原”之称形成:黄河、淮河、海河合力冲积而成,黄河是主力特点:A完整,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米以下,滨海平原海拔

4、只有4米左右);B平原上有许多起伏和缓的岗地,岗间为浅平封闭洼地2.气候特征(1)温带季风气候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旱和冬春季节多沙尘暴。气候具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 年降水量400 800mm之间(长白山例外),降水自东向西递减,降水集中在78月。 夏季气温差别不大,除大兴安岭北端在16以下外,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冬季气温都在0以下,但南北差异较大,华北地区多在0-10之间,东北在-10以下。 3.河流特征(1)水文特征: 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季为丰水期,冬季为枯水期;水量、含沙量南北差异较大,都有结冰期,且北长南短。河流的航运价值东北与华北差异

5、较大。(2)河流多洪涝灾害的原因分析:A.北方降水集中,且多暴雨;B.北方河流下游地势低平;C.许多河流下游淤积严重,河水入海不畅,且形成地上河。D.海河等河流支流多,入海河道不足,汛期时,洪水集中,干流流水不畅。(3)治理措施黄河: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治理水土流失;下游加固堤防。海河、淮河:支流修建水库;中游洼地筑蓄洪工程;下游挖掘入海新河,分散水流等。 第二课时三、北方地区人文地理特征1.北方地区的人口与民族(1)人口:人口约占全国的40%(面积占20%)。平均人口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其中东北地区人口相对稀疏,华北地区人口最为密集。(2)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满族、朝

6、鲜族、回族等。(3)习俗: 主食:面食(黄土高原以小米为主食) 房屋:土坏垒墙,室内有土炕(防寒、保温),黄土高原挖窑洞居住。 交通运输:过去,马拉大车;现在,以铁路、公路为主。 民间运动:溜冰。2.北方地区的农业(1)农业发展条件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土地资源面积广阔,黑土肥沃;夏季夏季日照长,热量充足;纬度较高,冬季积雪厚,蒸发较弱,土壤水份条件较好;河流众多,水源充足;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不利条件:东北地区全年生长期短,总热量相对不足,农作物的熟制只能达到一年一熟;,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且开发过程中,容易破坏草原和沼泽,导致生态恶化华北平

7、原发展农业的条件:有利条件:平原广阔,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地资源面积广阔;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热量充足,光照条件较好;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不利条件:水资源不足(春旱);多风沙、盐碱和旱涝(夏涝);土壤盐碱化严重中低产田较多。黄土高原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有利条件:黄土疏松;光热条件较好;开发历史悠久。不利条件:但水资源紧张,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2)特色农业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机井与沟渠:北方地区耕地多为旱地,开渠打井利用河水、地下水灌溉,发展以旱作为主的耕作业。虽使农产品产量大增,但水源有

8、限,而且用水多浪费。不少地方,河流断流,机井越打越深,前途令人忧虑。中低产田特点: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不高,缺磷少氮;多盐碱地、沙地,需要改造。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旱涝、盐碱、风沙(3)主要农作物 农作物及分布 东北地区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亚麻 华北地区冬小麦、棉花、花生、谷子(黄土高原) 温带果园北方地区为我国温带水果的主要产区 苹果、葡萄、梨、桃、杏、柿等,以苹果产量最大5.北方地区的工业(1)北方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 A.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B.陆上交通和海运发达。 C.工业基地较好,技术力量较强。 D.消费市场广阔,对外贸易便利。 E.水资源紧张。(2)经济

9、特点本区依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建立了全国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基地; 以农产品资源为基础发展了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 交通运输业以铁路运输为主。(3)重要的工业基地与主要工业城市环渤海工业带:本区煤、石油、铁矿资源丰富,依据丰富的矿产资源,本区形成了全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高新技术发源地环渤海工业带。包括京津唐和辽中南两个工业基地和山东各工业城市。主要工业中心:鞍山钢铁、沈阳机械、大连化工与船舶、北京首都钢铁和石化、天津制碱、燕山石化等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闻名全国。此外,唐山钢铁、太原钢铁、洛阳拖拉机、西安飞机与彩色显像管、长春汽车、哈尔滨电机也较著名。(4)辽中南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是环渤海工业带

10、重要的重了业基地。有色金属和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发展重工业条件优越。特点: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主要工业中心与部门:能源、治金、机械、石油、化工等。如鞍山一本溪的钢铁工业、沈阳的机械工业,大连的造船和石油加工工业、辽阳的化纤工业等一批工业企业,都是国家重工业的大型骨干企业(5)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是环渤海工业带的另一个重要工业基地。这里科技力量雄厚,交通通信发达,既有实力雄厚的重工业部门,又有发达的轻纺工业和新兴的高科技产业。特点:京津唐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轻重工业都很发达。主要工业中心与部门:区内约90的工业集中在京津二市,以冶金(钢铁)、化工、机械、轻

11、纺(纺织)、食品等工业为主。唐山地区的采煤、冶金、陶瓷等工业比发达。(6)以铁路运输为主的交通(1)东北地区:以滨洲滨绥线、哈大线构成铁路网的“丁”字型铁路网骨架,以京哈线同北京和全国其他铁路相连,是全国铁路最稠密的铁路网分布区。支线主要有京通线、长图线、沈丹线(2)华北:铁路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主要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京包线、陇海线。(3)运煤专线:西起山西大同,东到秦皇岛的大秦线,是将山西煤炭运往东南沿海的专线,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神黄线:神府黄骅;霍通:霍林河通辽; 焦石:焦作兖州日照(石臼所)7.北方主要城市城市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长期是我国的行政中心所在地,其中,西安、北京、洛阳、开封等为著名的古都,名胜古迹众多。(1)北京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地理位置: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西面有西山、北面有燕山山脉主要职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