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低压线束设计规范参考Word.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22962 上传时间:2021-01-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低压线束设计规范参考Wor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汽车低压线束设计规范参考Wor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汽车低压线束设计规范参考Wor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汽车低压线束设计规范参考Wor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汽车低压线束设计规范参考Wor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低压线束设计规范参考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低压线束设计规范参考Word.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汽车低压线束设计规范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低压线束设计的一般步骤、方法和所参考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定了图样所包含的内容及标准化要求;规范所选用的材料规格和型号的一般要求;规范线束分支、长度的表示方法;规定图样所需标定的尺寸、技术要求;规定图样幅面、视图;规定比例、线型和块的处理;选型的计算方法、低压插接件选型原则及要求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690 技术制图 比例 GB/T 14691 技术制图 字体 JB/T 813

2、9 公路车辆用低压电缆 QC/T 413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 414 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 QC/T 417.1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第一部分 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 QCn 29010 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 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 QCn 29013 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 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 QC/T 29106-2004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3 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及QC/T 417.1中的定义。 3.1 干线:电线束中两根或两根以上电线包扎在一起的部分(如图1所示)。 3.2 支线:电线束中电线的末端没有包扎的部分或单根电线(如图1所示)。 3.3 分支点

3、:电线束中干线与干线或干线与支线中心线的交点(如图l所示)。 3.4 接点:电线与电线的连接点(如图1所示)。 3.5 端子:插接件的统称。 3.6 干区:安装在车箱内部或密闭舱体等无涉水部位的电线束不需做特殊防水防护处理的区域。3.7 湿区:除干区以外,电线束易受水浸需做特殊防水防护处理的区域。 3.8 插头(插片):插入插座(插簧)可以完成电气连接的插接件(如图2所示)。 3.9 插座(插簧):接受插头(插片)形成电气连接的插接件(如图2所示)。 3.10 插接器:插头和插座安装在护套内的组合件(如图2所示)。 3.11 连接:两个配合的插接器或插头/插座(如图2所示)。 3.12 护套:

4、插接件(插簧/插片)外壳(如图2所示)。 图1 电线束示意图4 低压线束设计 4.1 电气原理的设计和计算 掌握电气设计任务书的技术要求和全车电气配置情况; 根据电气负载功率消耗确定熔断器容量大小、并根据负载工作原理和功能要求进行载荷分配,确定电路的保护方式及确定总保险的容量。用电设备的电流强度计算公式为: = 其中:P负载功率,瓦; U额定电压,伏。一般情况下,在常温(25)下采用熔断器保护电路时,用电设备的最大持续电流应小于熔断器额定电流的70。根据每一路的最大工作电流来选定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其关系式为: =0.7 其中:IN熔断器额定电流,安培;IMAX负载最大电流,安培。 (2)常见线

5、径截面积与载流量的匹配参见表 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单根导线(铜芯)在常温(25)下载流量的匹配参照如表1所示。 表1 导线与载流量 截面积mm 0.75 1 1.5 2.5 4.0 6 10 16 25 35 50 70 载流量A 5 9 14 23 32 48 60 80 120 150 200 245 4.2 线束的分类设计 线束按导线的作用分类可分为电源线、搭铁线、网络线、控制信号线、传感器采样线等。 4.2.1 电源线 电源线指为各个电气负载提供36V以下的电源正负线,如24V电源正负线、15V电源正负线、12V电源正负线等等。 电源线的线径 根据电气负载功率消耗确定导线需流经的电流强

6、度; 根据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匹配关系表初步确定导线截面积,参见表1; 实际设计时,截面积应留有余量,选高一档或两档设计,如负载电流为小于5A时,选1 mm,实际负载为59A时,选1.5 mm,依此类推,以保证由于线束老化或较高温度下的载流能力。 对于单根导线的电源线不得使用线径小于0.75 mm及以下导线。 在确定导线截面积时要考虑电压降和导线的发热,在下列情况下考虑线径加大: 导线过长可适当将线径放大; 导线经多个插接件转接后连接到用电器的情况,考虑端子电压降较大,可适当将线径放大。 工作环境温度大于常温(25)时,可适当将线径放大。 电源线的颜色 电源线正线采用红色; 电源线负线采用黑色

7、。.2.2 搭铁线 搭铁线的线径 搭铁线的线径选择参照4.2.1电源线线径选择方法。 对于单根导线的搭铁线不得使用线径小于1 mm及以下导线。 搭铁线的颜色 搭铁线规定采用黑色。 搭铁线要求采用与线径匹配的线环压接。 搭铁线要求与底盘或车身骨架良好接触,接触电阻小于0.00001欧。 搭铁点要求打磨光滑,无绝缘层覆盖。 发动机搭铁线要求使用铜软编织电缆,其他搭铁线优先推荐使用。 电子控制单元的搭铁线要求单独搭铁。 4.3 线束图的绘制 4.3.1 线束图的内容 如图1电线束示意图所示:线束图的内容包含主干线、分支线、线长、接插器外形图、插件名称及型号、插件所对应部件的名称、插件孔位号、孔位号所

8、对应的导线线号、线径、颜色、定义;其次还应包含线号编号表,插件视图方向,技术要求等。特殊要求的导线应标明线材型号。 4.3.2 电线束的尺寸 线束图中应标明主干线及分支线的线束长度,线束长度单位使用毫米(mm)。电线束尺寸技术要求符合5.3的规定。 4.3.3 电线的颜色 线束图中应标明各导线选用的颜色。颜色的选用和标注符合5.4及4.2的规定。 4.3.4 电线的标号 线束图中应标明每一根导线的线号,线号的编号严格执行企业标准Q/TEV 31307-2012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线号编号规则。 4.3.5 线束的标号 线束图中应标明该线束所对应的线束号,并要求线束厂在线束上标记不可擦除或脱落的线束

9、号。建议图号、图样名称、线束号三者标注在同一区域以方便观察识别。线束图中的接插件线束图中应标明接插件视图方向、型号、孔位布局和编号、孔位对应的电线标号。 4.3.6 线束图的技术要求 线束图中应包含技术要求,规定线束生产的注意事项、技术条件要求等等。一般技术要求参见第5章规定。如该线束有特殊规定,必须在技术要求中体现。 4.3.7 图框、图号、图样名称 低压线束图其图框、图号、图样名称应符合公司相关标准的规定。 4.3.8 字体 应符合GB/T14691-1993的规定。 4.3.9 图纸比例 应符合GB/T14690-1993的规定。 5 技术要求 5.1 汽车低压电线束应符合以下要求,并按

10、规定程序批准的线束图样要求制造。 5.2 外观质量 5.2.1 干线及支线的电气绝缘胶带包扎要求 干线及支线的电气绝缘胶带包扎牢固、平整、重叠均匀(重叠量为胶带宽度的1/2),不允许有松散、皱折、脱落以及重叠量不一致的现象;干线及支线走向顺畅,不允许有打折、扭曲、出线零乱交错的现象;端子与电线压接形状正确(见附录A,图A.1),橡胶护套装配到位。 5.2.2 插接件表面要求 插接件表面要求光洁,电镀或化学处理层色泽均匀,不允许有变形、伤痕、断裂、锋边、锈蚀、霉斑等影响导电性能的缺陷;塑料护套(塑壳)要求尼龙66防阻燃材质,外观整洁,不允许有变形、伤痕、断裂、破损、锋边、杂料等缺陷。 5.2.3

11、 保护套管表面要求:保护套管表面光亮、光滑,不允许有伤痕、起泡、裂纹等缺陷。 5.2.4 橡胶护套(PVC)、热缩管表面要求 橡胶护套、热缩管表面等绝缘件不允许有变形、伤痕、断裂破损、发霉等缺陷。 5.2.5 插头(插座)和无色透明橡胶护套(PVC)牢固热合要求 使其与其他不相关的导体绝缘,热合部位平整,不允许将电线烫伤至导体裸露的程度。热合尺寸要求见图6。5.2.6 电线的颜色及其代号 电线的颜色和代号应符合表2的规定。5.2.7 电线颜色的选用 选用电线颜色时,应优先选用单色,再选用双色。 电器产品的地线(负线)、搭铁线(负线)应选用黑色线。 电线颜色选用顺序应符合表3规定。线色选用和功能

12、配合执行企业产品规定。5.2.8 电线颜色的标注 电线颜色的标注,采用颜色代号表示。 双色电线的颜色标注,第一位为主色;第二位为辅助色。 标注示例:单色电线,红色,标注为:R 双色电线,主色为红色,辅助色为白色,标注为: RW。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端子与电线导体压接处和压接接点处横断面的要求 A.1 端子与电线导体压接处和压接接点处横断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A.1.1 如图A.1所示,导体中所有单线的断面应呈不规则多边形,导体与端子相接部位、单线与单线之间应无明显缝隙,端子压接部位应包住全部导体。端子压接的卷曲部分a、b必须相接,且对称。 A.1.2 如图A.2所示,端子压接卷曲部分a、b端部距底部c的距离d不小于单线标称直径的1/2。A.1.3 如图A.3所示,横断面底部两侧的毛刺高e应不超过端子压接后的厚度g,毛刺宽度f应不超过g的1/2。 A.2 端子与电线导体压接处和压接接点处横断面不允许存在下列任何一种缺陷。 A.2.1 如图A.4所示,端子卷曲部分a、b之间有缝隙。 A.2.2 如图A.5所示,端子卷曲a或b的端部与端子其他部位相接。A.2.3 如图A.6所示,横断面上端子压接部位出现裂纹h。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