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在聋校数学课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23899 上传时间:2021-0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课件在聋校数学课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多媒体课件在聋校数学课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多媒体课件在聋校数学课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多媒体课件在聋校数学课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媒体课件在聋校数学课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课件在聋校数学课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多媒体课件在聋校数学课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多媒体课件因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和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使人们对事物及其变化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变得容易了,能逼真的模拟和再现聋生的生活场景,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使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具体化、情境化,能更好地弥补聋生因为听力的限制而带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非常有限的缺陷,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在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认识与实践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总结了多媒体课件教学活动中容易出现的几种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改进建议。【关键词】聋校数学

2、课件 问题 解决方法 随着特校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多媒体进入了聋校课堂,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聋校教师们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我们看到,这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有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动静结合,能打破时空的限制,逼真地模拟和再现聋生的生活场景,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使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具体化、情境化,更好地弥补聋生因为听力的限制而带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非常有限的缺陷,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我们在使用课件时存在不少问题和误区,很多老师在制作和选用多媒体数学课件时,对教材内容缺少研究,不考虑聋生的特殊性,因此课件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

3、学实践,谈谈聋校数学课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问题一:数学课件内容过多,面面俱到,不懂得取舍 许多数学教师对多媒体的认识还比较肤浅,运用计算机技术制作课件的水平较低,缺乏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理论和经验,而且制作过程耗时多、困难大。因此,很多教师不结合教材内容,不考虑聋生的实际,从网上下载现成的课件。而网络上的课件经过多人使用整合加工,往往内容过多,面面俱到。同时,网络上的课件往往都是适用于普通学生,很少有符合聋生认知规律的。这样的课件不加以取舍直接拿来使用,会出现课件内容呈现形式化,与教学目标不一致,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不了教学任务等问题,从而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解决对策: 首先,提倡数学

4、教师自己制作课件。只有在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师才能对课件要达到的课堂教学效果比较清楚,自己制作的课件才能做到实用、高效,才能和自己的教学风格相一致。通过课件的制作,数学教师也能增强对教材的理解。因此,数学教师应努力提高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掌握课件的制作技能。 其次,对网络下载的课件要进行二次加工。由于教师工作的繁忙和自身的原因不能亲自制作课件,也可以利用其他教师现成的课件或网络下载的课件,但要做到二次加工,从教材需要和聋生实际出发,对原有的课件内容进行取舍,去粗取精。取舍课件内容时应注重每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同时,应把常规教法难以讲清楚而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可以讲清楚的问题制作在课件中。

5、 问题二:数学课件版面太花俏,偏离教学内容 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但是有些教师片面追求课件的声、光、色的结合,把课件制作得花团锦簇,以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调动聋生的学习兴趣。聋生在听力缺失的情况下,需要充分利用视觉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数学问题上,并加以思考与讨论,从而有效解决问题,掌握相关知识点。如果课件版面的设计过于绚丽,就会喧宾夺主,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特别低年级的学生,关注于那些会动的、鲜艳的东西,而忽视了学习的主要内容,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解决对策: 首先,多媒体课件制作时重在实用。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它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再现数学

6、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同时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因此,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把最好的设计用在突出重难点上,吸引聋生的眼球,到达教学目标。不可为追求表面的形象生动而滥用背景颜色、动态效果,而冲淡他们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无法有效获悉多媒体所传递的教学内容。 其次,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有吸引力的设计,但要注意适合聋生的年龄特征。如在低年级的口算训练课中,答案的正确与否可以用笑脸和哭脸来表示,若算错要求聋生重新计算,以提高聋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高年级开始,课件设计时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增加一些课外延伸的资料和视频。 问题三:制作的数学课件缺乏交互性,聋生成了观众 有些教

7、师制作教学课件时,由于技术问题,制作的课件缺乏交互性,教学过程中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整个课堂教学内容、板书甚至是习题答案都按既定顺序预设好,教师只是在讲台上不停地按鼠标,一路下一步,根本不顾学生的反应如何。教师的讲解变成了电脑的播放,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各种交流。而聋生无需列式计算、动手操作,显然成了一名观众,师生间的学习交互性少,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例如,有位教师上乘法的认识一课时,用课件出示了图片,问学生,图上有几个几,应该怎样算呢?按照课件的设计,教师需要学生回答“用连加计算”,但是这时有位学生直接说“可以用乘法计算。”因为教师在课件制作时没有考虑到交互性,课堂上卡壳

8、了。 解决对策: 首先,在制作数学课件之前,教师必须备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授课中的重点与难点。教师更应该充分考虑聋生的实际,注意多种教学手段的组合,充分发挥聋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让聋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件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其次,设计的课件要具有良好的人机对话效果。聋生由于听觉的障碍,对视觉非常的敏感。那么针对他们,应该突出图片和视频等方面媒体的运用,对具有残余听力的儿童,还应该注意对他们听觉的刺激。例如归类时,可以用鼠标拖动物品,无论拖哪个物品都可以,而且可以迅速地判断出结果。再如,练习时,我们设计的练习要体现出题的随机性,激发了聋生的兴趣。 问题四:唯课件而

9、上课,课堂成了另一种“满堂灌”“电灌效应” 把信息技术神化、把用课件上课看作一种时尚,堂堂课、样样课都要与多媒体课件搭边,逢课必用多媒体。加上网络上有很多课件可以免费下载,使教师享受到了教学的便利,上课时逐渐对多媒体课件产生了依赖性,致使教师的教学机智受到制约,不能根据聋生的现场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只是将多媒体的运用形式化和表面化,反映在教学上的不良后果就是,让课堂学习停留在了感官和直观学习水平上,弱化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内在质量,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再说,如果每堂课不经选择就用课件,时间一长聋生就会感到缺乏兴趣而丧失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也成了另一种“满堂灌”“

10、电灌效应”。例如,有的老师上方程的意义一课时,用动画来演示天平,虽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意义,却使学生丧失了动手的乐趣,还不如让学生用天平直接动手操作来得更加直观形象,更能加深印象。 解决对策: 首先,要正确认识多媒体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只能充当教师的助手而不是去取代教师,要避免教师、学生被课件牵着鼻子走。人是思想的主人,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的实现应该交给教师来完成。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再好的课件也是僵化的。 其次,在使用课件之前,应思考哪种教学媒体的应用最简洁、最有实效。教师可以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进行有效选择:是否有利于呈现教学内容,是否有利于体现教学重

11、难点,是否有利于聋生掌握知识技能。如教学“米、千米”等长度单位的认识,不妨拿着卷尺来个实地测量;认识平面图形,可以有机结合教室内的实物。唯有正确处理、使用好多媒体课件,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课件的画龙点睛作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教师在制作课件、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教师只有选准多媒体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才能充分调动聋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聋生的求知欲,活跃聋生的思维,拓展聋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2月。 2李志河: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实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3李振亭主编:多媒体课件设计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 4吴惠强、徐锦生主编:一线教师与教育科研,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