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时如何实施分成教学.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24025 上传时间:2021-0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教学时如何实施分成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教学时如何实施分成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教学时如何实施分成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教学时如何实施分成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教学时如何实施分成教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教学时如何实施分成教学 针对现代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农村学校生源逐渐减少这一社会现状,我们要运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其主要宗旨是以学生为主体,诱发学生内部学习的动机,激活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通过交流讨论、感悟、反馈等自主实践活动,获得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习创新,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分层”实质上是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实现个别化教学的一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允许学生对学习材料、学习方法、达到目标的程度和达到目标的期限有灵活选择的机会和余地。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差异和实际需要,

2、在下列几方面进行“分层”:1、 按课程学习基础分层上课。制定分层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是要精心钻研教学大纲、精心研究教材、精心了解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在制定具体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与学生的水平层次相统一,在教学目标上应分为A层、B层和C层。A层次教学目标:适当提高教学进度,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要求,注意拓宽知识面,注意学科的发展。B层次教学目标:按现行教学大纲,执行国家教委的必修和分科性选修的综合要求。C层次教学目标:按现行教学大纲,执行国家教委必修要求,采取“慢进度、多反复、重三基、常反馈”的办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2、划分学生培养层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水

3、平、记忆发展水平和学习的意志、品质及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然后进行分层。将学生分成相对稳定的层次,一段时间后再作调整,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也有利于相互学习。3、教学分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首先要落实好课堂中提问的层次。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制和拟定三个层次的问题,有难度的由A类生回答,简单问题让C类生回答,中等难度问题则由B类生来回答,使每个学生均等地参加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探索和发现中获得真理,把学生思维引入求新、求异的天地,激发学生的认知

4、兴趣和创造欲望。4、 练习分层对不同层次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各层次学生都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单靠集体指导还不够,教学中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地进行个别指导。一般说来,优生基础知识扎实,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对优生的指导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1)让他们多做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题目,如课本中的选做题、思考题。2)让他们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课,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数学能力。中等生基本能够掌握基本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缺乏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对他们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学困生缺乏自信心,知识欠缺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对他们要重点辅导。应善于抓住教学中动手操作、听、说、读、写、想等一切机会,有重点地对其进行辅导。同时,对学困生做到三优先:优先发言、优先辅导、优先批改。分层教学有效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较好地落实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每一个方面的教学要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快速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树立了成功的信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并从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产生了学习的动力,树立了远大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