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教师角色的转变.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27809 上传时间:2021-01-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教师角色的转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教师角色的转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教师角色的转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教师角色的转变.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教师角色的转变变“组织学习内容”为“设计学习经历”者一、学生差异性是教师角色转变的依据。在一个教学群体中保持一定的差异,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适当的互动是维系人际关系促进交流和形成集体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然而随之产生的问题就是如何组织教学,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能一成不变,要通过改革来适应学生的发展,即实施差异教学。学生差异的特点表现为:客观性、多样性和发展动态性。客观性即学生在学习速度上确实存在差异,同样的内容,有的学生学的快,有的学生学的慢;多样性可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来解释,不同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多种智能倾向

2、;发展动态性即中小学生还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二、班级授课制存在的弊端是改变教学组织的原因。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变革所要解决的,就是选择何种结构和作用方式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教学组织方式的改革是指在仔细分析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对现有的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组织方式进行改革,采用一种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方式。班级授课制是最普遍、最长久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从古代的个别教学到之后的稳定的班级授课制经历了许多的改革。面对古代的个别教学的低下的教学效率,之后形成了有统一的开学时间、按教学计划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统一教材和练习等特点的班级授课制。为适应学生差异应然而生的个别化教学

3、由于班级授课采取“着眼中间,兼顾两头”减少差异的整齐划一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使得学习困难的学生没有得到切实的帮助,成为“自渎生”,他们是传统教学制造出的失败者;而优秀的学生,永远只是在等别人,在“陪读”,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也许在缺乏挑战的学习中消磨殆尽,最终“泯然众人矣”。其虽弥补了个别教学的缺点,但却表现着一些显而易见的缺点:如机械、教师中心、教材中心,不利于因材施教,不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这一消极面很快成了人们探究的问题。其致命弱点是不能关注学生的差异性、自主性,显然不适合新课改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组织教学内容的角色转变为引导学生如

4、何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探讨者,把学习过程变成学生的一种人生经历,融入学生的血脉。三、改变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师的责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处处于组织者的位置,这就使教师必须承担起教学设计的重任。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就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组织学习内容还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学习经历。教师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地位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新课改日益凸显教师的组织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教育的目的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不但要学会知识,而且对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和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创造中探索新知,学习成为学生成长的手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主动思考,去把握未知的世界。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设计学习经历,让学生在亲力亲为中成长。以历史课为例,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本史料和基本概念的前提下,自我完成学习的经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起引导的作用,设计学习经历,并不是单纯的学习经历。引导学生在相对框架内进行学习和阐述并且学生的自我学习过程要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划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学生在自我理解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性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更正、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