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28670 上传时间:2021-0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说课稿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说课稿湖北省通城县第一中学 黄丹(437400)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主要讲述渗透作用原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以及合理灌溉。本小节内容是在初中“植物吸水原理”基础上及学生学习了高中生物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掌握了细胞膜、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知识后,重点讲述植物渗透吸水这一生理过程。它与前面所学知识如细胞成分、结构等内容联系非常紧密;也为今后学习“植物的矿质营养”、 “生物的呼吸作用”“生物与环境关系”等内容奠定基础。这一小节课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学习生物课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上好这一小节

2、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很好的理解学习生物学如何服务于生产实践。(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植物细胞的吸胀吸水方式;水分的运输和利用(2)理解细胞渗透吸水原理和过程,水分散失方式、意义。 (3)通过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进一步理解渗透吸水原理。2、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渗透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方法,培养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德育目标(1)通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解。(2)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3)通过对水资源现状的了解,增强学生关心、自觉保护地球水资源

3、的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渗透吸水的原理、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因为只有理解渗透吸水原理,才能理解细胞吸水条件,理解影响植物细胞吸水的各种因素,植物体内细胞间的水分传递和植物整体水分吸收、散失原理,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获得细胞吸水和失水与环境溶液浓度的关系的感性认识,才能深入理解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以及影响细胞渗透吸水的内外条件。教学难点:分析渗透原理,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是教学的难点. 因为在渗透作用中,渗透原理涉及到生物学知识与物理学知识的结合,对此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另外,引导学生如何从实验现象理解细胞渗透吸水,失水,从而进一步理解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有一定

4、的困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课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渗透装置”的小实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整个动态过程呈现在学生眼前,而在动手实验中,整个动态过程用肉眼是观察不到的。通过动态演示整个过程就能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这样的教学情景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良好的作用。二、说教法 本节教材编排有明显的逻辑主线,围绕渗透吸水原理这一中心,以三段论的形式突出了成熟植物细胞主要遵循渗透吸水原理进行渗透吸水这一教学重点,即:渗透装置能发生渗透作用(大前提)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是渗透系统(小前提)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结

5、论)。并在此基础上安排了一个实验对结论加以验证。根据教材这一编排,我采用演示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推导结论实验验证结论的教学程序,通过引导、提问启发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 1、探究教学法:这节课知识的理性较强,因而采用探究教学法更符合教学内容。创设联想,提出探索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推理用教学媒体对学生的推理结果进行验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探索结果。2、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三、说学法我们知道21世纪是人才与科学技术竞争激烈的时代,当前教育领域正发生着一场意义重大

6、,影响深远的革命,而我们的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培养具有研究性学习的人才,首先要推选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为此,我设计这节内容的指导思想是:“教给学习方法,注重联系实际。”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从“要我学”主动转变为“我要学”。在教学手段上为了激发平时不太积极的学生的兴趣,更有益于重难点的突破,采用多媒体来解决。四、说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实验比较同质量花生和黄豆干种子吸水的多少(为吸胀吸水及其原理做准备);塑料袋罩住枝条(为蒸腾作用做准备)。 2、演示渗透实验烧杯、长颈漏斗、半透膜、30%蔗糖溶液、清水 3、多媒体课件水及蔗糖分子通过半透膜,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过程 4、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7、教学录像5、多媒体教室五、说教学过程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教学过程分四个阶段:(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问题“兴趣是成功的一半”,课一开始,提出了本节课的学习要求:“认真观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接着利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多媒体画面来创设情境:“参天大树”、“绿阴草地”、“现代化的农田正在利用先进的喷灌技术进行灌溉”。这样的画面通常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学生观察得出,植物体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很自然引出课题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板书)。设疑:水是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呢?屏幕上打出根尖纵切面图,通过设疑把学生思维的

8、注意力由观察事物的表象引向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由于学生已有一定的初中知识,能容易回答出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而根最活跃的吸水部位是成熟区的表皮细胞。根以什么方式吸水呢?没有成熟的植物细胞(即无大液泡),主要靠什么来吸收水分?(二)观察探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1、提前布置实验:比较黄豆干种子与玉米吸水多少?通过实验应知道黄豆干种子与玉米吸水结果怎样?(黄豆多,玉米少)可轻松讲述吸胀作用及吸胀吸水的原理依靠亲水性物质。要求学生重点去探究的是渗透吸水的方式。2、用彩色动画显示渗透实验装置及水分流动的演示实验来为学生增加直观经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过一段时间,装置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液面会不断地上升吗

9、?如果把漏斗内的蔗糖与水槽内的水对换,液面又会如何变化? 学生推测:A、烧杯中的水进入漏斗 B、由烧杯进入漏斗中的水多于由漏斗出来烧杯的水利用电脑动画从微观方面演示水分子出入半透膜的过程,对学的推理进行验证,同时讲清楚半透膜的性质,验证B的正确性。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渗透装置应具备的条件:(1)渗透装置的条件:A、半透膜。 B、半透膜两测具有浓度差。 (2)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进入下一个探究话题提出探究问题:既然植物细胞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那么植物细胞是否也具备渗透装置的条件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可以进一步利用计算机的颜色闪动效果来演

10、示一个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图,并要求学生准确指出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引出原生质层概念。对比加深理解,验证了成熟植物细胞也是一个渗透系统。教学预测:大多数学生可能会把细胞膜当成半透膜,教师进行比较讲解原生质层具有半透膜的功能。设疑引入:既然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怎样设计一些实验来验证它呢?细胞在吸水或失水时的形态又如何变化?3、教师电脑演示动画“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同时层层质疑:造成质壁分离的原因是什么?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空隙充满了什么物质?为什么?死细胞能否发生质壁分离?对外界溶液浓度有何要求?把已发生分离不久的细胞放入清水又会发生什么现象?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细胞液

11、外界溶液细胞渗透失水细胞液外界溶液细胞渗透吸水让学生讨论:如果不用浓蔗糖溶液而用NaCl溶液,细胞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4、概念形成后,让学生大胆尝试,联系生产实际,在应用中加深理解。例1:盐碱地为何难以种活植物?如何改良盐碱地?例2:分析植物体的根处在怎样的土壤溶液中才会源源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水,这些知识应用在现代化农田中可以进行合理灌溉。这些具体实例的安排,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细胞吸水条件,只有处在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时,细胞吸水,反之失水。编成一句顺口溜:谁高谁吸水。失水后的植物细胞呈什么状态?找出身边常见的例子:“萎焉的青菜”“烧苗”现象的原因分析等等。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成熟区的表

12、皮细胞具有大液泡是成熟的植物细胞,靠渗透作用吸水,在什么条件下,这些具有根毛的表皮细胞会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呢?这与成熟区细胞是吸水最活跃的部位相呼应。5、对于植物细胞吸水后的运输、利用散失过程,由于学生有一定基础,较易理解,可简化教学过程。对水分运输可这样设计:水是往低处流的,参天大树是如何把水分从低处的根部运向高处的茎叶呢?通过银屏显示:根吸收的水沿植物的根、茎、叶导管运输的动画图像来说明。老师还可以把课前预先制作的蒸腾作用的实验结果拿上讲台:塑料袋罩住枝条,塑料袋壁上有水珠。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看书,不难理解水分运输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同时,课本内这部分内容还可以设置悬念,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13、。如:水分运输与矿质代谢有何关系?被吸收的水中有1%被利用参与光合作用与其他代谢,到底如何被利用?大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味道,使学生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学习下面的生物学知识。同时,还可以结合蒸腾作用的意义,让学生明白绿化环境的重要性。讨论:农业上提倡“薄肥勤施”,如果一次性施太多的肥料,很容易引起“烧苗”现象?为什么?请同学们根据今天学的渗透原理来解释。通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三)结合实际进行课堂小结植物的移栽,要注意保护植物的根毛,同时要去掉大部分叶片,以利植物成活,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把两部分知识统一起来,同时进一步巩固新知识。(四)课堂练习,反馈教

14、学效果,及时发现问题。最后通过有一定难度梯度的练习和课后作业来巩固。只有这样多渠道结合,让学生看、做、想,使眼、手、脑并用,才能达到对新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也只有真正理解渗透吸水的原理,才能学以致用,做到举一反三。六、效果预测: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结合多媒体的声、光、色一体的动画演示,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把微观、宏观的画面,不同情况的实验揉和在一起提供给学生,给学生以生命现象及过程的动感和真实感,突出了重点渗透吸水,突破了难点,使学生较易理解和接受教材内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一改枯燥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能在形象、生动、轻松、有趣的课堂里学习生物学知识和在日常生活中

15、的应用,鼓励学生做一个会观察、会思考、会学习、会创造的有心人。附板书设计第三节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 水分的吸收:1、吸水的主要器官根2、吸水的方式与原理(1)吸胀吸水(2)渗透吸水A、渗透作用B、渗透装置必须具有两个条件:具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C、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结构细胞壁:全透性细胞膜两者之间的原生质层选择透过性膜 一个成熟的植物细细胞质胞是一个渗透系统液泡膜细胞液: 具有一定浓度D、 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F、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细胞液外界溶液细胞渗透失水细胞液外界溶液 细胞渗透吸水二、 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1、水分的运输途径水分(细胞层层传递)根导管茎导管 叶和其他器官2、水分的利用:1%5%左右3、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1)定义(2)意义地址与工作单位:湖北省通城县第一中学;邮编:437400;电话:15997970752第5页 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