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31765 上传时间:2021-01-1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6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一、 社会总资本 二、 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 三、 两大部类划分与产业结构的划分,一、社会总资本,概念,社会资本是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个别资本是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特点,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还包括个人消费 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还包括商品、剩余价值流通 即考察价值补偿,还考察实物补偿,二、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是分析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实现,社会总产品(社会总商品资本):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1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构成,c+v+m 生产资料和

2、生活资料 ,社会总产品实现:价值补偿、实物补偿,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A 价值:c+v+m B 实物: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值,实物,部类,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正常运行的条件,一、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二、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三、 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一、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图式,假定前提,1.两个阶级2.不变资本周转时间为一年3.供求平衡4.没有对外贸5.没有技术进步6.m=100%,4000c+1000v+1000m=6000 2000c+ 500v+ 500m =3000,图式,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三大交换),

3、内部交换: 4000c(生产资料)本部类各企业之间交换实现 内部的交换: 500v+ 500m(生活资料),通过内部各企业的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交换实现 之间 交换:1000v+1000m 2000c 两大部类间交换实现, (c+v+m)= (v+m) +(v+m),基本实现条件,(v+m)=c,表明: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的内在关系,派生实现条件,(c+v+m)= c+c,表明: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表明: 消费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时间上相互衔接、数量上相互平衡,固定资本的补偿,特点,价值补偿和实

4、物补偿不是同时进行,具体条件,全社会一年间的实物形式上更新的固定资本总额,应当等于当年在货币形式上积累的折旧基金总额,要求,社会总产品(价值得到补偿实物得到更替)全部实现 ,简单再生产可以正常进行,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 (c+v+m) (v+m/x) +(v+m/x) 或 (c+m-m/x) (v+m/x)(m/x:个人消费, m-m/x:积累),4000c+1000v+1000m=6000 1500c+ 750v+7 50m =3000,图式,c+ (v+m) c+ c,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过程,1、:(m-m/x)=50% c:v=4:1 2、:根

5、据确定c, c:v不变 3、m=100%,假定,重组图式(年初),4000c+400c+1000v+100v+500m/x=6000 1500c+100 c+ 750v+50 v + 600m/x =3000,社会资本三大交换过程,内部: 4400c(生产资料)本部类各企业之间交换实现 内部: 800v+ 600m/x(生活资料)内部各企业的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交换实现 之间 :1100v+500m/x与1600c 两大部类间交换实现,4400c+1100v+1100m =6600 1600c+ 800v+ + 800m =3200,年底 图式,实现 了扩大再生产,(c+v+m)= (v+v+m

6、/x) +(v+ v+m/x),基本实现条件,(v+ v+m/x)=c+ c,表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的内在关系,派生实现条件,(c+v+m)= c+c+c+c,表明: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表明: 消费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三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前提: 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图式第1年4000c+1000v+1000m =6000 1550c+ 760v + 760m =3000,重新组合:有机构成增加: 9:1 5:1 4000c+450 c+1000v+50 v+500m =6000 1500c+50

7、 c+ 750v+10 v + 690m =3000,4450c+1050v+1050m =6500 增长915% 1500c+ 750v+ + 750m =3070 增长333%,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受 生活资料增长的制约。,年底,第三节 经济增长及其模型,一、 经济增长与制约因素 二、 经济增长模型,一、 经济增长及制约因素,是指产出的增加,即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产品、产值和劳务总量的增长。它通常用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它们的人均值在某个时期的增长率来表示。,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主要以经济增长为基础,此外还包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结构的优化、技术进步、生态平衡、文教卫生事业的

8、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质的变化。,制约因素,供给因素 需求因素 制度因素,二、 经济增长模型,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罗默经济增长模型,第四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投入与产出,一、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投入产出分析 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投入产出分析,案例: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北京:高新技术在北京经济增长中的拉动性日益突出,成为全市经济的增长点。199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565亿元,比1998年增长26。7%,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6。9%。200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品销售额为840。7亿元,实现增加值213。5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

9、比重为28。9%,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上海:2000年12月22日,上海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136家,年产值1008亿元,年创利税200亿元;其中属于通信、生物医药技术和新材料三大领域的企业668家,产值679亿元,占全部产值的49。1%。信息产业在“九五”期间,年均增长30%,2000年产值达到1300亿元,已经取代传统的汽车而成为第一支柱产业。信息产业的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全国的1/7和1/5。,深圳:1992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仅为47亿元;1994年达146亿元;1999年高达819亿元,2000年跃升至1160亿元。从绝对数量上看,列全国第二。从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所占比

10、率,1992年仅占工业总产值的12。5%,1994年上升到15。2%,到了1999年则高达40。5%。从增长速度上看,从1994年到1999年,产值五年增长了4。6倍,年均增长达50。29%。2000年12月深圳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142家,当年创产值620亿元,平均每家为4。3亿元,规模属全国各城市之首。其中,产值超过100亿元的1家,过40亿元的3家,过20亿元的13家,过10亿元的19家,过亿元的63家。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深圳市名副其实的“第一经济增长点”,案例评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的发展,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归根到底都依赖于或者说取决于科学技术

11、进步。尤其在全球化的时代,科技和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产生、传播和转化为生产力的今天,一个国家经济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从上述北京、上海、深圳三大城市科技实力的比较中看出,上海的高科技产业规模产值最大,北京的高科技创新能力最强,深圳的高科技发展速度最快,各有特点和优势。,计算题,社会两大部类予付资本情况是: 24,000 c 3,000v; 6,000c1,500 v。两大部类c中固定资本都各占50,使用年限均为5年,当年更新1/5;剩余价值率m 为100。 试计算: (1)当年两大部类生产产品价值各为多少? (2)为实现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积累率均为60,第部类追

12、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为11 :1,则第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比例应是多少? (3)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结果,两大部类生产的发展速度各为多少?,题解,3、先求c和 m, c和 m? c (24,000c1650 c )50 (1+1/5)=12825 6/5=15390 c (6,000c 750 c )50(1+1/5) 3375 6/5=4050 m=(3000v150v)1003150 m= (1500v150v)100)165 发展速度=15390c+3150v+3150 m =106 32% 14400c+3000v+3000 m 发展速度=4050c+1650v+1650 m =11136% 3600c+1500v+1500 m,题解,1、wkm w(24,000c50)/524,000c503,000v3,000m20,400 w(6,000c50)/56,000c501,500v1,500m6,600 2、先求(vv)m/x3,0003,000601/(111)3,000(160)4,350; (vv)m/x= c+ c c =4,350 3,600c =750 又 m- m/x = c v v =1500 m 60/100-750c =150 c : v=750:150=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