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残疾妇女创业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38064 上传时间:2021-01-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残疾妇女创业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镇残疾妇女创业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镇残疾妇女创业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镇残疾妇女创业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镇残疾妇女创业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镇残疾妇女创业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残疾妇女创业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镇残疾妇女创业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镇残疾妇女创业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 残疾妇女是贫困程度深、就业困难的弱势妇女群体,也是镇妇联、残联关爱帮扶的重点群体。*镇残疾妇女持证人数2640人,其中16至55周岁的940人。 近年来,*镇围绕保稳定、惠民生,镇党委和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人民生活得到了有效改善,但与正常人群相比,残疾妇女群体由于自身存在的各种缺陷和不足,存在就业困难、创业艰难的问题。 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自身条件的局限。残疾妇女,由于自身的缺陷,或肢体残疾、或盲、或聋、或哑,与正常人相比,在从业的行业、岗位、和能力上都存在选择上的差异。加上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参与能力较差

2、,且没有专业特长,难以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实现就业创业。 二、就业观念的偏差。残疾妇女缺乏自强自立的信心,害怕被人笑话、被人歧视,不敢去做。同时,一些单位对大龄、残疾妇女就业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不愿为这些特殊群体妇女提供岗位和机会。 三、信息不畅的阻碍。残疾妇女群体,由于受年龄、身体、文化素质和居住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信息渠道不畅,获取有价值、有指导意义的就业创业信息少,也是制约她们发展的重要因素。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许多人都是通过亲戚朋友提供信息或他人传递才逐渐摸索、尝试走上就业创业之路的。 四、资金缺乏的制约。和所有初创业者需要启动资金支持一样,残疾妇女的创业尤其缺乏启动资金的帮助。由于这些妇女本

3、身属于弱势群体,生活困难,生计尚且难以维持,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想贷款又苦于没有资产担保,所以可谓是创业特殊艰难。有的靠亲戚或朋友帮助,支起摊子,也是勉强维持,看摊守业,很难扩大再生产。 基于上述的种种原因,*镇全力促进残疾妇女就业创业,具体如下: 一、认真落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使用管理政策,加大对残疾妇女就业创业的资金扶持力度,促进妇女手工合作组织和企业单位接纳安排残疾妇女就业,扶持残疾妇女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二、增强残疾妇女就业创业能力。大力扶持残疾妇女自主创业,帮助落实资金扶持、小额贷款贴息、经营场所租金优惠、社会保险补贴、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鼓励残疾妇女劳动力参与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

4、,加强对残疾女性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岗位培训、专业培训,提高残疾妇女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镇残疾女性陈乔娟参加残联组织面包蛋糕培训,在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五名,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江苏省技术能手”、如皋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在*妇联、残联的帮助下自己开了一家“香飘万家”的蛋糕店,凭自己的出手技能年收入二十余万元,并主动帮助周边的残疾人。 三、广泛收集并提供有效岗位信息,促进残疾妇女就业。针对全镇残疾女性就业特点,充分利用*镇企业多的优势,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收集并储存各类岗位信息,及时为残疾妇女人员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需求。 四、进一步拓宽妇女就业渠道。健全残疾妇女

5、创业服务体系,依托*镇残疾人就业福利企业、残疾扶贫基地,为创业残疾妇女提供项目信息、政策咨询、开业指导、市场拓展、跟踪扶持等服务。 五、对集中安置残疾妇女的企业,帮助落实国家对集中使用残疾人用人单位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按比例和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的奖励力度,提高用人单位安排残疾妇女就业的积极性。我镇残疾福利企业有两家:华冠电器与晨霞纺织,一个残联扶贫基地:焦港葡萄专业合作社,主动帮残疾妇女联系他们,及时就业。 六、完善残疾妇女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创业满一年的经审核通过后一次性奖励五千元,鼓励她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妇女提供特殊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援助服务,千方百计帮助其实现就业。 七、及时总结宣传。*镇妇联和残联及时宣传残疾妇女就业创业的创新,宣传国家有关扶持残疾妇女就业创业的政策,树立残疾妇女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促进残疾妇女等弱势妇女群体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镇鼓励残疾妇女就业再就业、自主创业,不断为其提供贷款扶持、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通过不懈努力,目前,*镇残疾妇女就业人员占残疾女性总数的比重为已达到20%以上,残疾妇女就业信心空前高涨,就业结构日趋合理。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