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测量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43416 上传时间:2021-01-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工程测量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道路工程测量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道路工程测量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道路工程测量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工程测量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道路工程测量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11-19前 言:土地测量与制图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测量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基本功训练和土地资源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实训任务:(1)图根控制测量(包括选点、埋石、观测和计算);(2)1:1000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实训要求:1、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2、 掌握图根导线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和计算方法;3、熟悉经纬仪测图的基本方法和测图过程。实训项目:此次教学实习是对学校的基本地形及地物状况进行

2、测量与制图。学校总共被分为8个测区,本小组负责第五区的测量与制图。测区的情况:本小组此次负责测量和制图的是第五区,该区域内地形和建筑物的布局比较简单,其基本状况如下:建筑物:a楼教学楼;b楼教学楼;c楼教学楼广场:树人广场池:月亮湾;a楼后面的池其他:文科实验楼与a楼之间的草坪及其其中的两条长廊;计算机中心前的弧形道路。作业方法:图根控制测量我们了解可测图范围、控制点的分布,在此基础上在小组的测图范围建立图根控制网。在建立图根控制时,根据测区高级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布置成附合导线、闭合导线。图根点的密度根据测图比例尺和地形条件而定。其中图根导线测量的内容分外业工作和内业计算两个部分。(一)图根导

3、线测量的外业工作1、踏勘选点我们组在指定测区进行踏勘,了解测区地形条件和地物分布情况,根据测区范围及测图要求确定布网方案。选点时在相邻两点都各站一人,相互通视后方可确定点位。选点时按照指导书,注意了以下几点:、 相邻点间通视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边;、 点位应选在土地坚实,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处;、 视野开阔,便于进行地形、地物的碎部测量;、 相邻导线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 控制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 我们组间的控制点应合理分布,避免互相遮挡视线。点位选定之后,应立即用油漆画 十 字做好标记,并用油漆编写组别与点号。导线点应分等级统一编号,以便于测量资料的

4、管理。为了使所测角既是内角也是左角闭合导线点可按逆时针方向编号,选点完成后,需要绘制本测区内永久性测量标志的点之记图。2、平面控制测量因地形限制图根导线出现无法附合,我们组就布设支导线。支导线不多于4条边,长度不超过450m,最大边长不超过160m。边长单程观测1测回。水平角观测首站应连测两个已知方向,采用dj6光学经纬仪观测1测回,其它站水平角应分别测左、右角各1测回,其固定角不符值与测站圆周角闭合差均不应超过 40_。(1) 导线转折角测量导线转折角是由相邻导线边构成的水平角。一般测定导线延伸方向左侧的转折角,闭合导线大多测内角。图根导线转折角可用6 级经纬仪按测回法观测一个测回。对中误差

5、应不超过3 mm,水平角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应不超过40_,否则,应予以重新测量。(2) 边长测量边长测量就是测量相邻导线点间的水平距离。经纬仪钢尺导线的边长测量采用钢尺量距。钢尺量距应进行往返丈量,其相对误差应不超过1/3 000,特殊困难地区应不超过1/1 000,高差较大地方需要进行高差的改正。由于钢尺量距一般需要进行定线,故可以和水平角测量同时进行,即可以用经纬仪一边进行水平角测量,一边为钢尺量距进行定线。(3) 连测为了使导线定位及获得已知坐标需要将导线点同高级控制点进行连测。可用经纬仪按测回法观测连接角,用钢尺(光电测距仪或全站仪)测距。3、高程控制测量图根控制点的高程一般采用普通

6、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得,山区或丘陵地区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根据高级水准点,沿各图根控制点进行水准测量,形成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水准测量可用ds2级水准仪沿路线设站单程施测,注意前后视距应尽量相等,可采用双面尺法或变动仪器高法进行观测,视线长度应不超过100 m,各站所测两次高差的互差应不超过6 mm。(二)图根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在进行内业计算之前,应全面检查导线测量的外业记录,有无遗漏或记错,是否符合测量的限差和要求,发现问题应返工重新测量。计算时,角度值取至秒,高差、高程、改正数、长度、坐标值取至毫米。1、导线点坐标计算首先绘出导线控制网的略图,并将点名点号、已知点坐标、边长和角度观测值标在

7、图上。在导线计算表中进行计算。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填写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 计算角度闭合差及其限差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f n 2 180 i 1n测左角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f 始 左 n 180 终i 1n测右角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f 始 右 n 180 终i 1n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限差f 容 40 n、 计算角度改正数闭合导线及测左角附合导线的角度改正数vi f n测右角附合导线的角度改正数vi f n、 计算改正后的角度改正后角度i i vi、 推算方位角左角推算关系式i,i 1 i 1,i 180 i右角推算关系式i,i 1 i 1,i 180 i、 计算坐标增量纵向坐标增量xi,i 1

8、di,i 1 cos i,i 1横向坐标增量yi,i 1 di,i 1 sin i,i 1、 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第4/7页闭合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fx xfy y附合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fx x起 x x终fy y起 y y终、 计算全长闭合差及其相对误差导线全长闭合差f fx2 fy2导线全长相对误差k fd 1d f图根导线全长相对误差的限差k容 1XX、 精度满足要求后,计算坐标增量改正数纵向坐标增量改正数v xi,i 1 fxdi,i 1d横向坐标增量改正数v y fyi,i 1ddi,i 1、 计算改正后坐标增量改正后纵向坐标增量xi,i 1 xi,i 1 v xi,i 1改正后横向坐标

9、增量yi,i 1 yi,i 1 v yi,i 1第5/7页、 计算导线点的坐标纵坐标xi 1 xi xi,i 1横坐标yi 1 yi yi,i 12、高程计算先画出水准路线图,并将点号、起始点高程值、观测高差、测段测站数(或测段长度)标在图上。在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中进行高程计算,计算位数取至毫米位。计算表格格式可参阅第五章实验三。计算步骤为:、 填写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 计算高差闭合差及其限差闭合导线高差闭合差fh h附合导线高差闭合差fh h起 h h终普通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的限差fh容 l 平地 fh容 n 山地 式中,l l l 为水准测量路线总长,km;n n n 为水准测量路线测站总

10、数;fh容为限差,mm。、 计算高差改正数高差改正数vi,i 1 fhni,i 1nvi,i 1 fh或 lli,i 1第6/7页、 计算改正后高差改正后高差hi,i 1 hi,i 1 vi,i 1、 计算图根点高程图根点高程hi 1 hi hi,i 1(三)方格网的绘制及导线点的展绘在聚脂薄膜上,使用打磨后的2b铅笔,根据测区的面积按对角线法绘制50 cm50 cm坐标方格网,格网边长为10 cm,其格式可参照地形图图式。坐标方格网绘制好后检查以下3项内容:用直尺检查各格网交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其偏离值应不大于0.2 mm;用比例尺检查各方格的边长,与理论值(10 cm)相比,误差应不大于0

11、.2 mm;用比例尺检查各方格对角线长度,与理论值(14.14 cm)相比,误差应不大于0.3 mm。如果超限,应重新绘制。坐标方格网绘制好后,擦去多余的线条,在方格网的四角及方格网边缘的方格顶点上根据图纸的分幅位置及图纸的比例尺,注明坐标,单位取至0.1 km。在展绘图根控制点时,应首先根据控制点的坐标确定控制点所在的方格,然后用卡规再根据测图比例尺,在比例尺(复式比例尺或三棱尺)上分别量取该方格西南角点到控制点的纵、横向坐标增量;再分别以方格的西南角点及东南角点为起点,以量取的纵向坐标增量为半径,在方格的东西两条边线上截点,以方格的西南角点及西北角点为起点,以量取的横向坐标增量为半径,在方格的南北两条边线上截点,并在对应的截点间连线,两条连线的交点即为所展控制点的位置。控制点展绘完毕后,应进行检查,用比例尺量出相邻控制点之间的距离,与所测量的实地距离相比较,差值应不大于0.3 mm,如果超限,应重新展点。在控制点右侧按图式标明图根控制点的名称及高程。方格网的绘制及导线点的展绘完成后,将展有控制点的聚脂薄膜用胶带纸固定在绘图桌面上。(4)成果展示与示意图已经作为小组成果上交。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