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施工测量.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44534 上传时间:2021-01-19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5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路施工测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线路施工测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线路施工测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线路施工测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线路施工测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路施工测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路施工测量.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线路施工测量,任务:测设中桩、边桩等各种桩点,为 线路施工提供依据。 内容:线路施工复测 设置护桩 路基边坡放样 路基竣工测量,线路施工测量,施工开始前,检查恢复定测桩点。 目的:恢复定测桩点 检查定测质量 工作内容:恢复控制桩点 线路转向角观测 中线测量 曲线测设 基平测量 中平测量 (应尽量按定测桩点进行),一、线路施工复测, 施工复测的精度与定测相同 当复测与定测成果的不符值在允许范围内时,应采用定测成果。 复测成果与定测成果的不符值超限时,应再作复测,当确认定测资料精度不符合规定时,应改动定测成果。 为了施工方便,在施工复测时也要: 增设一些水准点 适当增加中线桩和横断面的密度

2、 平坦地段 50m/个 起伏较大的地段 20m/个 (测量精度与定测相同),水平角: 30 距 离: 钢卷尺 1/2000 光电测距 1/3000 转点点位: 横向差 5mm/100m 或 20mm/400m 曲线横向闭合差: 10cm 水准点高程闭合差:30 (mm) 中桩高程: 10cm,限差规定:,在施工范围以外的稳固地方另外设置一些桩点,与被保护的控制桩构成一定的关系,一旦控制桩被破坏,可根据这些桩点用简单的方法恢复。 护桩应根据控制桩周围的地形、地物条件, 按图所示的其中一种形式进行布置。,二、护桩设置,护桩的位置应绘制草图并用文字予以详细说明,目的:根据路基的设计横断面和中桩位置,

3、在 地面上标定出路基填挖边界(即路堤的 坡脚线和路堑的坡顶线),以便根据边 桩确定路基填筑或开挖的范围。 计算法 方法 图解法 试探法,三、路基边桩测设,如果地面平坦,中桩到边桩的距离为,b 路堤顶面或路堑底面(含侧沟和平台)的宽度 m 路基边坡系数 H 路基填挖高度,1计算法,地势比较平坦,横断面测绘精度较高。 可以在路基横断面设计图上直接量取中桩到边桩的距离,然后在现场进行放样。,2图解法,地面横向坡度起伏较大, 两侧边桩到中桩的距离相差较大时使用。,3.试探法,路堤:先估计边桩大致位置1点处(上坡)测出水平距离D1,高差h1;,路基面到1点的高差为Hh1,在此高差时,中桩到边桩的水平距离

4、应为:,DD1 D1 若 D 0向内移动 略小于D 若 D 0 向外移动 当 D0.1m时,则可认为观测位置就是边桩的位置。,下坡一侧由于观测点相对于中桩的高差是负值,上式仍然适用。(移动量略大于D),路堑:先估计边桩大致位置1点处(上坡),测出:水平距离D1、高差h1,路基面到1点的高差为H+h1,在此高差时,中桩到边桩的水平距离应为:,DD1 D1 若 D 0 向内移动 略大于D 若 D 0 向外移动,下坡一侧仍然适用。(移动量略小于D ) 注意:H 路基填挖高度的绝对值 h1 观测点相对于中桩的高差,应考虑正负号。,任务:确定路基施工完成后线路中线的位置 检查路基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内容:中线测设 高程测量 横断面测量,四、路基竣工测量, 根据护桩恢复中线控制桩并进行固桩 进行中线贯通测量 桥涵隧道:从桥隧的中线向两端贯通。 中线里程应全线贯通,消灭断链。 直线段每50米、曲线段每20米测设一桩。 在平交道中心、变坡点、桥涵中心、铁路的道岔中心测设加桩。,1中桩测设, 将水准点移到稳固的建筑物或邻近线路的稳固基岩上,否则应设置混凝土水准标石。 全线贯通水准点高程,消灭断高。 中桩高程测量按复测方法进行,路基面实测高程与设计值相差应不大于5cm。 3横断面测量 主要检查路基宽度、边坡、侧沟、天沟等构筑物的尺寸,其误差应不大于5cm。,2高程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