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典型案例AABBCC.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52870 上传时间:2021-01-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6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典型案例AABBC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6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典型案例AABBC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6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典型案例AABBC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6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典型案例AABBC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6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典型案例AABBC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6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典型案例AABBC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典型案例AABBCC.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机械加工技术专业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典型案例陈世银机械加工专业在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总结出了项目教学新模式,使机械加工专业教学走出了以“知识为本位”的认知盲区,全面实施以能力为根本,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车间与教室、教学与岗位、专业与行业、技能与工种“四对接”的项目教学法,有效提高了学生就业能力与继续学生的能力。 一、实施背景1985年我校在职业教育的春风中,进行了普教改职教的转制改革,如何培养出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所需人才,成为职高人一直探索的课题。先后偿试了“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双元制教学模式”等,但都有很大的困惑。2012年,我校大力开展项目教学法并在以机械加工专业

2、为前端专业进行了专业教学模式试点改革,收效显著。于是进一步进行了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体系和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改革,各学科以项目教学为突破口,科学实施“四个对接”。特别是机械加工专业与钟祥市新宇机电制造有限公司、东风捷祥减振有限公司等开展的校企合一共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项目教学,受到荆门市教育局及省市专家的好评与肯定。被评为湖北省中等专业省级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我们利用这些企业的现代加工科技为机械加工专业培养现代加工领头军,引进产品粗加工,让学生强化技能,锤炼专业能力。同时利用学校的师资力量为厂方工人进行现代加工技术继续教育培训,取得了学生、社会、学校、企业“四赢”,收到了很好的办学效果

3、。近二十年来,我校机械加工专业还以数控加工、机械维修专业方向作为试点,进行了“小范围、大幅度”的深度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项目教学法”,经过多年的改进与完善,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培养的专业人才受到了行业的欢迎,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在荆门市乃至省内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我们的这一做法得到了上级及湖北省教育厅肯定,并迅速在荆楚大地交流这一经验。为此,本文主要对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和总结,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二、建立机械加工项目教学的目标项目教学新模式就是让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以任务为驱动,技能为目标,较好地实现“四个对接”,最终达到掌握熟练技能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主动学

4、习建立激励机制,把机械加工项目教学过程中加工理论与加工操作技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出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科学研究和分析问题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等综合能力。三、项目教学的建设过程(一)项目教学的程序和模式“机械加工项目教学法”的执行全过程包括收集加工信息、确定加工项目、制定计划、实施落实、加工方案、成果展示与结果评价等。一般情况下,其基本程序和模式至少应包括以下5个阶段:1.确定项目任务 通常由教师围绕机械加工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和专业知识模块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并与学生一起充分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实现目标和具体任务。2.制

5、定工作计划 以学生为主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流程,并注重同学之间的交流以及与指导教师之间的沟通,力保项目计划切实可行。3.组织项目实施确定学生各自的分工和合作的形式,并按照自己制定的步骤和程序有效地开展技能操作。在实施过程中碰到问题时要求及时地与同学或指导教师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4.检查考核评估对项目实施过程以及完成的成果,指导教师进行检查、考核和评分,师生共同讨论和评判项目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成绩评定的原则和本项目的整体分析。5.总结评比归档师生共同对项目教学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并对学生或学习小组在该项目中的表现进行互相评比,结果按一定比例计入总分,最后将机

6、械加工专业项目的成果全部进行归档保存或集中展示。(二)、普车加工的项目教学过程机械加工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对普车加工项目教学法进行了尝试,围绕普车主线开发了系列化项目教学,贯穿于整个培养技能过程,这些项目本着先易后难、有机衔接,并同其他实习课程配合,作为系列项目教学的基础。现以工件加工制作为例,设计的系列化教学项目有:钳工制作手工品制作简单车工产品工艺编写典型车工产品加工产品评析。相配套的其他实习教学环节有:金工实习、制图实习、车工操作实习等。整个进阶形式和各个教学项目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下面继续对其中的两个项目教学案例进行介绍。学生制作教师示范 教室车间合一制作加工 加工中心学生精心制作产

7、品(三)、“CAD/CAM应用”教学项目在项目开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40学时的CAD/CAM理论课程。这个项目为期4周,其任务就是通过练习掌握软件的熟练使用。指导教师给出一些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制定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然后,每个人自己选择1个任务,自由设计并加工出1个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三维曲面的零件,其具体步骤是:用CAD进行建模造型用CAM生成加工程序选择工件材料、刀具和夹具数控加工仿真检查修改完善加工程序将程序从计算机传送至数控铣床操作数控铣床将自己设计的零件加工出来,并且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都要达到设计要求。最后,由指导教师和学生一起

8、进行项目讲评和总结。该教学项目直接目的是完整地、熟练地掌握CAD/CAM技术的应用,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必须用到的前续知识和技能有:金属材料、数控编程与操作、数控刀具、数控加工工艺和夹具、CAD/CAM理论等。通过该项目巩固了学过的知识,将这些知识融合在一起加以应用也是与将来的实际工作岗位相吻合的。最后的项目成果也不千篇一律,有人设计的是手机模型、有人加工了1个学校的徽标、也有人做了1位圣诞老人等等。每件作品都倾注了同学们的热情和心血,对自己的作品人人都爱不释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高,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四)“数控加工”教学项目学习情境教学设计序号学习情境(项目单元

9、)知识与技能学时1数控车床基本知识组成与原理、概念、加工特点、控制面板42数控车床坐标系与对刀坐标系、参考点、对刀43阶梯轴的加工程序、G00、G01、T、S、F、M、对刀、刀具284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图、定位与夹紧、加工顺序、刀具、切削用量、工艺卡85带圆弧阶梯轴的加工G02/G03、G71外圆、G36/G37、G20/G21286螺纹轴的加工螺纹、G32、G82、G40/G41/G42287套筒的加工刀尖方位、G71内孔288螺纹套筒的加工G71内孔、G32、G82、G76289CAXA_Lathe应用绘图与编辑指令、CAM参数、后处理、DNC7410奖杯配合件的加工CAM、工艺、配合、测

10、量56合 计286学习情境教学任务(项目)简图16273849510项目执行过程中学生先动脑、再动手;既要与指导教师交流、也要与同学合作和探讨。将数控加工系统从理论到实践、从图纸到实物有机地对应起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四、健全的保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以教务处为组长,招毕办、专家委员、专业教师等成员为项目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管理和领导,明确职责,为项目教学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做好模拟顶岗实习的基础是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要顺利实现技能落实,岗位对接,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为此,我们大力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国家、省级和校本培训、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培

11、养了4名学科带头人,9名骨干教师,13名双师教师,能工巧等10人外聘教师,教师队伍达到了36人之多,师生之比为1:13。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我们组建以学校为主,企业行业为辅的教学评价机制,以便使机械加工项目教学切实做到以技能对接工种的有效性。教室与车间对接的程度,教师教学效率等。为了搞好项目教学,我们扩建和新建了60个工位的钳工室、40个工位的电焊室、70个车工加工的机加工心、20个工位数控加工中心。学校投资260多万元的硬件设备,保障了项目教学的进行。五、实现项目教学案例的成效项目教学真正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以课本为中心转向以项目为中心;实现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实操经验为中心

12、,最终落实了各项机械加工专业的各项技能。1、实践性强:项目的主题与真实世界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激励了学习兴趣。 2、自主性好: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和展示形式的决策机会,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3、发展性好:长期项目与阶段项目相结合,构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认知过程。4、综合性强: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能力的运用的特点。5、开放性好:体现在学生围绕主题所探索的方式、方法和展示、评价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 项目教学设计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指导作用;其中项目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创设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环境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最

13、终要以学生完成项目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我们更要关注过程。 六、项目教学的体会与思考(一)、项目教学解决了困扰中职学校多年的问题。在我国出现了多年的学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原因是学校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与现实生产线有一定距离,缺少工作情景的设置,让学生到企业去后无法适应,项目教学法解决了这个困扰中职学校多年的顽疾。(二)、灵活机动的用好项目教学法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并不是任何课程的一个部分都适宜采用项目课程教学法。即使有些适宜采用项目课程教学法的课程,也并不是所有章节采用项目式教学的效果都好。从本人的教学实践来看,项目课程教学法比较适宜实践性较强的,理论知识点相

14、对集中的课程,像计算机应用操作类、机械加工、烹饪、服装设计等等。而有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或章节,像语文、数学、政治这一类的文化课,还有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如数制,计算机工作原理等)就比较适合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如果生硬地套用项目课程教学法,反而不利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三)、如何扬长避短正确对待和运用项目课程教学法要想充分发挥项目课程教学法的长处而避开项目课程教学法的弱点,我们应该回过头来重新认识长期以来被人们广泛采用的传统教学法。传统教学法之所以被人们长期而广泛地采用,是因为传统教学法有着自身的长处,一是对知识的阐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便于初学者迅速入门。二是各阶段的知识点相对集中,便于学生分步

15、学习和掌握。三是对课程知识的讲述比较全面和系统,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脉络和重点,也有利于学生课后的总结和复习。而上述的优点恰恰是项目课程教学法所不具备的。(四)项目教学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的知识水平要熟练,能够精选教学项目;2、教师的实践能力要强,知道如何让学生将他们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3、教师的工作量大,课前、课中、课后教师的工作量远远大于传统教学。因此,对这两种互补性较强的教学法,我们应该取长补短,从教材到教法,以传统教学法为主,在每个章节或联系性较强的知识区域的教学告一段落后,适当增加项目式的实训,以便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加深对前面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记忆。在完成全部的课程理论知识教学后,再辅助以机械加工专业中所有章节和知识点的综合实训,使学生从总体上认识本门课程的知识技能在实际案例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