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检测题.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53303 上传时间:2021-01-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翁亭记》检测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醉翁亭记》检测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醉翁亭记》检测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醉翁亭记》检测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检测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检测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醉翁亭记检测题1、 文学常识填空。(9分) 本文的作者 是 (朝代) 家和 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请你写出另外的七位:唐代的 、和宋代的 、 。2、 字词1重点字词释义。蔚然而深秀者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之意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觥筹交错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树林阴翳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b. 词类活用。(5分)山行六七里名之者谁非丝非竹 太守之乐其乐也3、 句子。 原文填空。(15分)a.人们常常用 这句话形容言在此而意在彼。b.文章中描写琅琊山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 。c.文章中描写琅琊山四季之景的句子是 , , , 。d. , , , , ,太守宴也。e.点明全文主旨的句

2、子是 翻译句子。(16分)a.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c.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d.宴酣之乐,非丝非竹。e.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宴也。f.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g.人之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h.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第二部分 能力测试(共75分)一、能力提高(10分)1、本文有很多成语流传至今,请找出来并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言在此而意在彼。(或比喻别有用心。)水落石出:比喻真相大白。峰回路转: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也常用来比喻事情

3、有了新的转机。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2、“醉能同其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在这篇文章里,“醉”是表象,“乐”是实质,那么“太守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三、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12分)(2006年安徽芜湖市中考题)(甲)若夫日出而林霖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之间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

4、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注:此:指滁州。掇:拾取,采取。上:皇上。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佳木秀而繁阴。 秀: 遂书以名其亭焉。 名: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人知从太守游

5、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3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用文中词语回答)(2分)4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2分)5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2分)【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山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

6、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2)余至扶风之明年 ( ) (3)既而弥月不雨 ( )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

7、现代汉语。(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19喜雨亭记突出表现苏轼 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 有共通之处。(4分) 20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一、基础知识1、欧阳修 北宋 文学 史学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苏洵 苏轼苏辙 曾巩a.蔚然:茂盛的样子。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临:靠近。意:情趣。寓:寄托。芳:香花。秀:草木茂盛。伛偻:驼背,这里借指老人。提携:这里指小孩。蔌:菜蔬。陈:摆放、陈列。弈:下棋。觥:酒杯。苍颜:脸色苍老。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是指醉醺醺的样子。翳:

8、遮盖。谓:为,是。 b.山:名词作状语,在山上。名:动词,命名。丝、竹:这里指音乐。乐:形容词用做意动词,以为乐。 e.醉能同其乐二、能力提高4、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5、陶醉于山水风光,尽情领会山水之乐,醉于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物富民丰、政通人和的欢乐的生活场景。(三)1滋长 命名 2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于是经常同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山,低头听泉水声。 3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 4与民共乐(或:与民同乐) 5同: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语句凝练,笔墨传神。甲文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

9、备,精确熨帖。乙文以“掇幽芳”言春,以“荫乔木”指夏,以“风霜冰雪”“刻露清秀”概括秋冬之景象,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异:乙文用散句描写。甲文则多用对偶句,句式变化,错落有致;且巧用虚词“而”“也”,增添了回环咏叹的意味。17 (1)跟从,随从。(2)第二年。(3)下雨。 18(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2)忧愁的人因此欢乐,生病的人因此痊愈,我的亭子正好建成。 19关心人民疾苦;与民同乐。 20骈散结合,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并在句末多用“也”字,富有节奏感和回环美。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

10、,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 太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建造官舍,在厅堂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亭子的南面开凿了一口水池,引来流水,种

11、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有个好年成。不久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开始忧虑起来。过了三月后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雨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雨才停止。官吏们在庭院中互相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互相唱歌酬答,农夫们在田野里互相手舞足蹈,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建成了。 于是我在亭子里摆开酒宴,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收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歉了,诉讼案件就会增多,而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还能做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里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怎么能够忘记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