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53822 上传时间:2021-0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试卷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试卷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试卷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试卷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试卷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试卷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试卷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试卷分析今年我市教育局对三年级学生进行了“知识质量测试”,品德学科纳入测试科目,让我们感到品德学科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受到充分重视,下面我就本次测试情况进行分析。一、试题特点这次测试虽然只有10道题,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涵盖了五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各部分知识。试题80%的内容是对基础知识的检测,20%的内容考查学生课本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教材中应知应会,比较典型的问题。本次命题的另一个特点是:体现知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原则,50%的题目结合当前的社会形式、生活实际情况、地理特点等,把枯燥的地理、历史知识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呈现出来,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2、充分体现了本学科教育的基础性和时效性。二、学生答题情况从答题情况看,我区平均分是7.12分,最低分是6.07分,工农、实验、白塔、东文化、青年街5所学校都达到了平均分,从整体看,我们这次测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第1题、第3题、第4题、第7题都是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正确率都很高,其中3、4两道题的正确率分别达到93.54%、95.24%,这说明我们平时教学中对基础知识教学比较重视,训练比较扎实,学生掌握比较好。2、学生形成一定的能力,能够用所学知识指导生活或自己的行为。第6题是考查学生基本的自救自护本领,第10题考查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这两道

3、题学生正确率分别是76.77%、73.72%,说明大多数学生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形成了正确的观念,达到了品德学科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形成相应的品德的教学目标。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注重了基础知识,忽略了情感体验。试题的第2题: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引领中国人民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这位领导人是( ),正确率只有36.15%,第9题北宋谁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正确率只有42.53%。这两道题,也是考查基础知识,无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活字印刷术”,都是很重要的一个知

4、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为什么正确率这么低呢?一是这两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枯燥,学生掌握的不好,而且给的这四个选项,都各有特点,互相干扰,模糊,在选择的时候看哪个都像,无法确定到底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其次,也可以看出我们当时教学的一种状态、方法。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在理解上是有一定难度的,你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并且记住,从而激发学生形成一种情感,是我们上课的目的。2、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之间有误差。第1题,我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是(北京),多数同学都选择了上海,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贸易港口,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只有首都才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5、第2题: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引领中国人民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这位领导人是(邓小平),学生大都选毛泽东,虽然邓小平和毛泽东都是国家领导人,但是五年级学生对政治问题还理解不了,不知道每届领导人都有什么成就,但毛泽东是国家第一届领导人,在中国家喻户晓,学生就想当然的认为应该选毛泽东,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历史事实混淆,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就是通过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历史、地理知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教师在教学时,没能把教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才导致学生认识上的错觉继续下去。3、对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训练还不够。第6题和第10题,是考查

6、这方面的,虽然全区正确率达到70%多,看上去正确率比较高,但关于生活自救自护的本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是和我们每个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是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题里给的几个选项都很明确,没有模棱两可的地方,这个比例远远没达到我们教学的要求。4、对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指导,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这次考试,每个题只有A、B、C、D四个选项,从这四个选项里选一个,考前各校已经做了大量的培训,但考试时仍有少数考生选择H、J、L、F、P等题里没有的选项。可见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存在一定困难,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指导,今后我们还需要加强。三、改进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今后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发扬成绩,改进不足。1

7、、在备课上下功夫,课前的准备一定要充分,它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包括教师的深钻教材、对学生学情的把握,教具的准备及教学手段的运用等等。尤其是对教材的钻研,品德与社会课,一课虽然看上去很简单,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很少,但是要把这些知识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游戏等活动将知识内化,则需要2-3课时完成任务,但平时在调研中发现,几乎老师都误认为要求一节课完成。进度太快,不可能发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在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我们今后要改变认识上的误区。一定要按照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进度2、既要注重知识教学,又要注重体验。对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只要掌握了知识就行了吗?在

8、教与学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能达成课程目标呢?这些问题向我们品德与社会课程在五年级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灵魂是它的品德性。五年级的教材虽然偏重于历史与地理方面的教学,但它的核心还是品德教育,我们的教学要涉及到体验的层面,不光要认识到,还要体验到。进入体验,才会有知、有意、有情、有行,才会有价值引导,而不是仅仅学习知识。知识是通过认知来获得的,态度则需要体验。总之,我们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形成相应的品德,是自然的融合,而不是强加,必须有学生的心理体验。提高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形象地比喻说,注意是

9、学习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学生没有良好的听课习惯,即使教师的课讲得再精彩或学生有良好的天赋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习惯的培养是经过师生长期的努力而形成的,良好的听课习惯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品德学科的课堂上要把训练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作为一个重要任务。为了使本学科教学更好的发展,我也提出两点建议:1、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新修订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设立专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师。学校要尽可能安排1-2位中青年教师任教,这样在备课、查阅资料时他们可以做得更具体一些,老教师也可以把自己多年的经验传授给他们,让老教师和年轻一起资源共享,教学相长。要求任课教师相对稳定。让教师有机会对学科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掌握。2、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大多数任课教师都能参加有关培训或相关教研活动,争取走出去,学习兄弟学校、县区的先进经验,在掌握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思想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熟悉与学习,提高专业水平。使品德学科的教学能真正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