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区角活动的认识及现状调查分析.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64418 上传时间:2021-0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幼儿园区角活动的认识及现状调查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幼儿园区角活动的认识及现状调查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幼儿园区角活动的认识及现状调查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幼儿园区角活动的认识及现状调查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幼儿园区角活动的认识及现状调查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幼儿园区角活动的认识及现状调查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对幼儿园区角活动的认识及现状调查分析(一)对幼儿园区角活动的认识 首先,区角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的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的进行操作、探索和交往的活动。其次,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贯彻纲要精神,改变幼儿园重集体教学轻个别活动的倾向,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努力给幼儿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良好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富有个性的发展。 然而,根据有的园实际情况,经过不断研究、探索和实践。发现幼儿

2、园的区角一度成为教师技能、手工制作的展示,教师动手动脑的多,幼儿动手动脑的少,教师设想计划多,固定的多,变化的少等问题,根本谈不上幼儿的参与,因此导致失去或影响区角活动促进幼儿发展的真正教育价值。而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我认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对区角活动的价值取向认识模糊,二是材料投放盲目,三是观察指导低效。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新教材学习活动中的活动内容是以主题的形式呈现的,主题活动的开展尤为注重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在主题情景下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主题的核心内容与要求,来确定主题展开的基本线索与内容。变以往装饰性的环境为富有挑战性的环境,将主题活动的内容

3、融入到整个活动环境之中,并根据各个主题的要求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各类环境。 就平时经验而言,在开展托班 “我长大了”的主题活动时,在墙壁上粘贴了宝宝们小时候和现在的照片,让别的宝宝们都看看,还认不认识彼此,温馨又亲切,并引导幼儿利用不同的材料做镜框;在另一个区域里,则为宝宝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娃娃家餐具、灶具、各类玩具蔬菜等,类似一个迷你的家庭,让宝宝体验过家家学烧饭的乐趣。在建构区,小朋友可以玩积木的游戏。在绘画区域,我们让小朋友学着捏彩虹糖,方法是用彩泥学着做圆,学着按压。我们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娃娃餐厅区域,让小朋友从杂志图,宣传册把和食物有关的图片撕下来,再让小朋友自己粘贴在娃娃餐厅的墙上。由此,

4、在这些和平时生活有联系的环境中,幼儿的家庭生活经验得以拓展和整合。幼儿在一个可供选择的、富有情趣的环境中容易激发探索的兴趣,从而在与环境的互动中生成新的活动,幼儿在相互有联系的主题背景环境中,整合地运用和获得相关经验。(2) 对区角活动的现状调查分析1、 调查范围和对象 本次调查随机选取十所不同级别的幼儿园中的30个班的区角活动。同时还向全市32所幼儿园的教师发放了300分问卷,以收集更多的消息。2、 调查形式 从调查的广范性和深入性考虑,拟本次调查将问卷、实地观察和访谈、查阅资料等多种方法紧密结合。为了使调查体现科学性,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反复学习科研方法调查法,在此基础上先分头设计调查的相关

5、量表,再集中交流研讨初步确定教师问卷、观察记录、园长教师访谈等内容,最后组织预测研讨设定调查量表。3、 调查结果分析从教师问卷、园长访谈了解到,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十分重视的占33.68%;重视的占39.58%,;一般的占4.2%;不重视的占22.57%。应该说经过前阶段宣传学习及相关的研讨,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改观。教师问卷还表明,幼儿园周计划中安排区角活动的时间为每周15次不等,其中每周1次的占7%,每周2次的占59.7%,每周3次的占26.39%,45次的8.33%。从十所幼儿园30个班的调查看,区角活动的时间安排基本上是切合实际的,大部分班级即保证了整块活动时间,也

6、能注意晨间、饭后、离园前的随机开放。在空间的利用上,区角数量的设置能根据幼儿人数需要,并努力为幼儿提供较丰富的活动材料,有的班幼儿拥挤在专门的区角活动室活动而教室却空着,有的班区角之间却没有间隔,还有的小、中、大班就用桌子或可乐瓶间隔等,造成活动干扰,不利于形成和谐的活动氛围。区角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兴趣及发展,统计表明,小、中、大班材料投放方面无显著差异,92.2%的教师能根据区角的特性投放品种较丰富的材料,以满足幼儿自主选择的需要,材料的投放较有目的性。90.8%的教师能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阶段性的调整材料,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但在对材料的研究所班级老师之间存在差异,主要问题

7、是多投放材料的层次性和多功能性比较欠缺,具体表现在有的园小、中、大班投放的材料基本类似,没有体现年龄班特点,有的班一个区角活动中投放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太多,幼儿看着眼花缭乱的材料,情绪浮躁,无目的的摆弄,很不利于幼儿的发展,而且有些材料只适于个别操作,不利于合作行为的产生。因此,研究材料的价值及投放策略已成为我们当前的一个非常迫切的话题。教育观念与经验直接影响区角指导的实效。从教师问卷和现场观察情况看,其中通过研究制定的占43.4%,这说明幼儿园教研组的作用得到了一定的发挥,且区角发展目标的确定与教师年龄有关。3年以下的教师对于目标的设定大多较情绪化,缺少深入的思考与研究,而415年教龄的青年教

8、师则一半以上显得较为理性,这符合教师的成长规律,至于16年以上教龄的教师中存在的一部分没有目标、无研究现象与他们传统的课程观密切相关,也反映了这些教师对现代幼儿教育要求的不适应。在区角活活中,我们听到的最多的是“真好”“你真能干”“再试试”“等一会再来看你。在这些语言的背后体现了教师对孩子活动的尊重。”因此我们看到孩子在区角活动中是放松的,快乐的,活动的主动性较好。幼儿园在区角活动中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差异较大。调研统计发现,在参加活动的1117位幼儿中,能自主选择游戏的占92.9%,这一数据表明在区角活动中,无论是一级幼儿园还是二级幼儿园,无论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的孩子,他们都能够自主的按照自

9、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游戏活动,这也体现了教师对幼儿意愿的尊重,但由于硬件、师资指导水平和幼儿的发展规律等因素,各年龄班幼儿的自主行为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情况一般,统计显示,幼儿在区角游戏中能主动交往的占总数的41.8%,小班孩子的合作能力相对弱些,随着年龄的增加,自我中心行为逐步减弱,幼儿的合作能力逐步提高,这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但从整体看,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发展不够理想,因为孩子在有的区内交往相对多,有的区内交往相对就少。另外,选择同一活动区的幼儿,一般都有共同或相似的兴趣爱好,他们会聚在一起相互观摩,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使交往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主要的还是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引导,同一区角内容,在教师的不同引导下,幼儿则获得不同的发展,交往合作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我们投放能够促进幼儿互动合作的材料,还需要我们教师去用心观察、用心引导、用心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