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与现实同步征文.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66550 上传时间:2021-0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梦想与现实同步征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梦想与现实同步征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梦想与现实同步征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梦想与现实同步征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梦想与现实同步征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梦想与现实同步征文.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让梦想与现实同步”征文教师的幸福清贫一生,可否愿意?烛光一缕,薄纸略许,是否人生一乐?作为一名教师,三尺讲台,轻飘一身白雪,口若悬河,迎来学生斗趣。从平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感受生活,享受生活。当前,教师面临的压力很大,以至于一部分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而一般意义上的培训,尽管也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但却解决不了职业幸福感这一问题。因此,在思考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师德建设时,要贴近教师生活,把在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时,除了强调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等之外,更要培养教师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念,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高雅的生活情趣。只有这样,教师才会从平凡的日常教学工作

2、中感受生活,享受生活,获得职业幸福感。 教师专业底蕴的积累不仅仅是业务本身的积累。二十年前毕业分配我去了我们当地最为偏僻的一个山村中学。在最初的几年中我除了完成相应的教育教学任务后,把很多的时间花在研究教育学,读了许多教育名著,像魏书生等一大批教育界的精英,他们的身上有的不仅仅是良好的师德,更多的是他们的职业幸福。很多听过我上课的老师都说我上的每一节课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是那样的接近,对教材挖的很有深度,而且每一节课都有创新,其实很多理念源于那几年的人生感悟,现在当我看到我上的课让我的学生感动得泪流满面的时候我会非常幸福,因为我和我的学生在共同体验着爱与责任;当我又上了一节好课的时候我会非常激动和

3、幸福,这种探索与改革将会最终成为孩子们成长的营养。当我的学生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正直,乐观的孩子,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日子在忙碌中匆匆而逝,回首每学期走过的一朝一暮,充实而平淡。生活琐事、待人处事,教书育人,凡事种种,在脑中挥之不散。参加工作几十余年,有功也有过。曾为学生的冥顽不化而苦恼;也曾为教学质量的落后而感叹;但却从未有过放弃当教师这一行的念头,告诉自己做人就要脚踏实地,待人就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生短暂,在经历了太多的选择与挫折,于是慢慢成长起来,于是更加坚强,在一步步坚实的脚印中,在一次次拾级而上的过程中,终于悟出:教学要投入真执的情感和愉快的心情。教学是一件很苦的差事儿,

4、但是,教学又是身为教师工作内容当中最主要的部分,几乎是大多数教师教育工作的全部。我们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知识技能的传播以及成长过程的体验和思维方法的形成都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既然当了老师,我们的课反正是要上的,无奈的上课能上,应付着上课能上,高高兴兴的上也是上,但上出来的效果当然是不一样的。我在上课之前经常这样想:终于快上课了,好啊!可以忘记生活中所有的烦恼和不快了,能跟学生肆无忌惮地调侃一番了;这样,一走进教室,我自己就有一种找到了归宿的安全感,不再面对世俗的烦恼,不再面对滚滚红尘的骚乱,心情格外放松;至于昨天还有什么问题没处理好,明天还有哪些艰巨的任务要完成等等,统

5、统抛之脑后,不去想他了。有了好的心情,上起课来自然会轻松自如,激情饱满。我觉得我自己就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上起课来也经常是意气风发,康慨豪迈。夏天的时候开着门窗上课,办公室里的同事开玩笑说:在办公室里坐着就能听我讲课,当然可能夸张了一点。这样,老师上课有了愉快的心情,学生上课也会有愉快的心情,老师上课有饱满的热情,学生上课也自然充满激情。正是因为这样,我上课的时候,从来没有趴桌子睡觉的,也没有叽叽喳喳说闲话的,就好象如果他们不好好听课,就对不起我一样。在工作当中,我们可能会因为生活中一些不愉快的事儿,或者担心这节课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效果,也或者某个班、某些学生总是不能按自己理想的要求去学

6、习等等因素,在上课之前自己的心情先变得压抑而沉重。这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既然我们已经备好课了,紧张和沉重是改变不了已经即定了的事实的,反而会给学生上课带来压抑感。一节课下了,老师觉得:总算把这节课上完了;学生也会感觉:这四十分钟总算熬到头了,这样的课堂,又怎么能达到我们理想的效果呢!上课不但要有激情,还要有真情,要投入真挚的情感。课堂是一种双向的交流,是有生命的,绝不是教师单一的教和学生单一的学之和:上课,是在教师和学生由于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产生了困惑、产生了矛盾进而促使着老师和学生们继续思考、继续探索、继续论证的过程中因思维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让新知和经验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的过程。对教师而言

7、,上课应是拔动琴弦的过程;对学生而言,上课应是因心灵的振颤而发出优美的弦律的过程。上课的时候,我总是喜欢用真挚、热烈的眼神去注视学生的眼睛,用发自内心的关爱去体验着学生的单纯、渴望和期待。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眼神的交流,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勾通,拉近与学生情感的距离。每一节课,我都有大多数时间走下讲台,在学生身边课解或提示,甚至有时是目的的站在带有怀疑、困惑和因焦急而烦躁的眼神的学生身边。用自己在生活当中最真实的言谈举止和个性在课堂上和学生对话交流:我在生活中什么样,在课堂上就是什么样,绝不让课堂拢罩上超越生活的圣贤的色彩。有些时候,很多老师们也想到了并努力着在课堂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8、可能只是因为没有让自己的言行举止更真实地反映教师本人的生活本色,结果还是会给学生带来课堂高于生活的压力。教学要善于挖掘和发现学生的需要。兴趣是最好老师,这是一个人所共知的话题。通过多种方式让课堂变得宽松、和谐、幽默,让学科知识变得鲜活而不再枯燥,这样可以活越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我觉得还应努力着挖掘和发现学生的需要,因需教学,才能满足学生上课的成就感。人为什么要吃饭?因为饿了,需要吃饭,吃饱饭就能得到极大的满足;冬天为什么要穿棉衣?因为天太冷了,穿上棉衣就会给人带来温暖;老师为什么要讲课?因为学生困惑了,通过老师的讲解可以让学生豁然开朗、人心大快只有从根本上去满足学生的渴望和

9、需要,才能使学生对上课、对学生保持一种自发的、持久的渴望也就是兴趣和求知欲。有些时候我们讲得酣畅淋漓,可是学生认为:这还用讲么!要是不听,算是不认真听讲,要是听,听起来还没什么味道;而另一部分学习成绩差点的学生可能听不懂,更是听不进去。我在课堂上,总是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去了解学生需要什么,然后确定我需要讲什么,我需要做什么。当问题提出之后,学生的表情、眼神和回答都会反馈给我们会与不会、理解与不理解等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我就知道下一步我该怎么办了。每一个学生都强烈地渴望着得到老师的关注,尤其是那些学习吃力的学生。被别人关注是一种享受,关注别人是一种美德。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对学生的有意的关注,会给学生带来春天般的温暖。我上课的时候,只要有提问,我一定会有意地提问到那些偏科生或者是差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注意。有时候就在他们的身边用深情的目光看着他们的眼情讲课,凡是用心听课的学生都会产生一种被关爱的甜蜜;凡是没有用心学习的学生都会产生自责和羞愧。有的时候轻轻的拍一拍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的肩膀,给以最真诚的期待和鼓励这些有意的关注,会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把每一个学生都放在了心里,让学生从情感上感激老师、感激课堂。 有人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想作为教师,我们虽然清贫一生,但却体会到了付出的幸福和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