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章第3节课时跟踪训练.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67395 上传时间:2021-0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部分第3章第3节课时跟踪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部分第3章第3节课时跟踪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部分第3章第3节课时跟踪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1部分第3章第3节课时跟踪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1部分第3章第3节课时跟踪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部分第3章第3节课时跟踪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部分第3章第3节课时跟踪训练.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世纪教育网课时跟踪训练(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对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B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C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完全相同D染色质或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解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答案:C2下列细胞中,核仁较小的是()21世纪教育网A胰腺细胞 B肿瘤细胞C神经细胞 D胚胎细胞解析: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凡是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仁都比较大。神经细胞寿命长,细胞内物质更换较慢,蛋白质合成少,因

2、而核仁较小。答案:C3下列人体细胞中,存活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三种的是()A心肌细胞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C血液中成熟的红细胞 D神经细胞解析:血液中成熟的红细胞和其他三种细胞相比没有细胞核,所以寿命较短。答案:C4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移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了细胞核是()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遗传物质的贮存和复制场所C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D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21世纪教育网解析: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题干中“去核后的变形虫新陈代谢减弱,而重

3、新移入细胞核后,变形虫又能恢复生命活动”,说明细胞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核密切相关。答案:D21世纪教育网5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下列关于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21世纪教育网A模型要体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系B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C实物模型的制作要首先考虑是否美观D数学模型可以用特定的公式、图表等表示解析:实物模型应把表达对象的特征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21世纪教育网答案:C6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是由骨髓中的原始红细胞经过四次细胞有丝分裂发展形成的。由此可推断原始红细胞()A无成形的细胞核 B有核物质无核膜C有成形的细胞核 D无核

4、物质无核膜解析:原始红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说明有成形的细胞核,可能在发育过程中核排出,为血红蛋白腾出空间。答案:C7科学家在 1958 年对蝾螈卵细胞的染色体分析时发现,用 DNA 酶能破坏染色体的长度,即破坏染色体的完整性,使它断成碎片。若改用蛋白酶,则不能破坏染色体的长度。以上事实可以说明()A染色体的基本结构由蛋白质组成B染色体的基本结构由 DNA 组成21世纪教育网C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D染色体中的 DNA 和蛋白质镶嵌排列解析:染色体主要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从以上实验可知,用 DNA 酶可分解 DNA,会破坏染色体的整体性,故可推测出其基本结构应由 DNA 组成。答

5、案:B8有人利用单细胞真核生物 a、b 做了如下实验,这个实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A控制 c 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来源:21世纪教育网B控制 d 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C性状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决定的21世纪教育网D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状的发生来源:21世纪教育网解析:据图示可以看出 c、d 细胞的性状表现取决于细胞核,而不是取决于细胞质,即细胞核是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26分)9(14分)下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在中填标号,_上填相应名称)(1)只有在_细胞中,使用_显微镜才可以看到此图所表示的结

6、构。(2)3_主要由蛋白质以及_组成,前者通过_进入细胞核内。(3)图片中可见1_和_连通,_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从而加强了_和_在生命系统中的联系。解析:图中 1 为内质网,2 为核孔,3 为染色质,4 为核仁,5 为核膜。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染色质的主要成分为 DNA 和蛋白质。图中内质网与核膜相通,使细胞核与细胞质联系紧密。答案:(1)真核电子(2)染色质DNA2核孔(3)内质网5核膜2核孔细胞质细胞核10(12分)细胞中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关系问题曾经是细胞生物学家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下面是以伞藻为实验材料所做的几个经典生物学实验。请依据所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

7、问题:材料1:伞藻是单细胞生物。甲、乙两种伞藻的帽形不同(如图),现将甲伞藻的 A 部分与乙伞藻的 B 部分嫁接在一起,发现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则与甲的帽状体形状相同。(1)你认为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的原因是:_。(2)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与甲的帽状体形状相同,这说明核、质之间的关系是:_。材料2:当伞藻的帽状体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不再继续长大,而是开始发生细胞分裂。于是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说,细胞分裂与细胞核、质体积的比例有关,当细胞核的体积(h)与细胞质的体积(z)比值太小时,即 hz 太小时,细胞就会发生分裂;反之,就不会发生分裂。并且还做了

8、如下实验:在伞已经长出、核将要分裂时,将伞切去,核的分裂就受到抑制,直到新的再生出来,核才恢复分裂。(3)请你利用伞藻,另外设计一个实验,作为上述实验的补充,来进一步证明上述假说。_。解析:(1)第一次长出的帽呈中间类型,说明同时含有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2)最终长出的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细胞质中已存在的 RNA 和蛋白质消耗完后,就只表现核控制的性状。21世纪教育网答案:(1)B 部分含有少量的原乙细胞核指导合成的少量原乙伞藻的蛋白质;A 部分将能指导合成甲伞藻的蛋白质,嫁接形成的帽状体有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故呈中间类型。(2)细胞质中各种代谢活动或生命现象受细胞核控制,最终决

9、定生物性状的主要是细胞核。(3)在伞帽尚未长成,核不分裂时,将幼小伞帽切去,嫁接上一个长成的伞帽,这个原本不分裂的核就开始分裂了。教师备选题11下列有关细胞核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内DNA的数量上升B细胞核的核膜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而核孔可以允许任意物质通过C不同细胞中核仁的大小和数量是一样的D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染色体解析: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因此细胞内核糖体较多,核孔数目较多,核仁体积较大。细胞核的核膜、核孔对物质的进出均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核是遗传与代谢的控制中心,其行使者是DNA,而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答案:D12汉麦林(Ham

10、merlin)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将单细胞的地中海杯状藻先在近核处切断(a),再在近杯处切断(e),此中间的茎(b)置于海水中可再生一杯(c),但将此杯切掉后,不能再生第二个杯(d);(e)处不能再生出其他部分;(a)处可以再生一完整个体(f),将其切断后的(g)处,还可再生一完整个体。这个实验可以说明()决定杯状藻的藻杯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决定杯状藻的藻杯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可能来自于细胞核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作用的结果(b)能再生一杯是因为(b)中含有与藻杯产生有关的物质A BC D解析:茎(b)中含有细胞质,但不能再生第二杯(d),而且顶部(e)不能再生出其余部分,说明决定藻杯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不可能来自于细胞质。茎(b)中无细胞核,最终不能再生第二杯(d),而(a)处可以再生一完整的个体,可推测决定藻杯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可能来自于细胞核。由题目所做实验不能确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是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作用的结果。茎(b)可再生一杯,说明地中海杯状藻中间茎内有与藻杯产生有关的物质。答案:C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