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论文(关注).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67442 上传时间:2021-01-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论文(关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班主任论文(关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主任论文(关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论文(关注).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关注后进生,构建和谐班集襄樊五中杨啸枫后进学生是教育学、社会学的概念,系指在同龄人、同一集体中与“先进者”和“一般者”相比较,其社会化进程落了伍的人。后进学生是相对于优等生而言的,他们的心理特征及其转化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后学生个性心理差较大,但是他们心理上有惊人的相似点,即渴望得到真诚的信任和爱心。以“爱心”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知心”为桥梁,经过“细心”的转化工作,并持之以恒,后进学生的病态心理是可以转化为健康心理的。“心病还需心药治”是不无道理的。那么如何从心理学角度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呢?只有用火一样的热情,慈母般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后进生,才能温暖他们被冷却了的心,他们是后飞的

2、雁,是迟开的花,是迈错了一步或几步的迷途的羔羊。“浪子回头金不换”,如果他们一旦幡然醒悟,势必会挽回不可估量的损失,收到很好的效果。对于后进学生的转,具体来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师生关系知心可以这样说,正常的师生关系是“知心”关系。“知人知面不知心”。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可以说,知心是转化后进生心理的前提。师生要产生良好的心理相容,就要求教师“钻到儿童肺腑里去。”这里“钻”字说得很有道理,体现了教师应积极主动。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位后进生,他贪玩成性,一惯逃学,成天在录像室、电子游戏室里混,还经常偷家里的钱,谁的话也不听,一旦挨打就出走,害得全家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针

3、对这种情况,我并不急于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而是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花了几天时间与这位学生交往,做到不揭短,不提过去,热情与之谈心,以期建立“知心”关系。在我的言行的感召下,这位后进生终于说了实话:不愿读书而成绩差,成绩差就没有学习兴趣;贪玩是混时间,出去是吓唬父母;即使玩内心也不快活,因为心理很空虚。这时候,我看到正面教育的条件成熟了,就与他谈学习、谈前途、谈理想,指出过去的错误,这位学生的感触很深,表示要重新塑自己。试想,如果没有“知心”作前提,无论教育者如何“苦口婆心”地劝说、教育,后进生的心理转化是极困难的。由此可见,花些时间去了解一下后进生的心理是十分必要的。二、师生感情爱心感情的蕴积

4、,不能仅仅满足师生关系的“知心”。教师要对优等生献出一份真诚的爱,而后进生则更需要爱。可以说,爱心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天平。爱是通向孩子心灵的路径,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个自苦就被人们认识到了的论题。谁都希望能得到爱。然而,后进生到底得到了多少真正的“爱心”呢?他们听到的大多是批评、指责、呵斥,因而他们往往比较敏感,心虚,甚至怀有敌意。他们总认为老师、同学瞧不起自己,所以干脆破罐子破摔,表现得粗鲁无理。我曾经带过一个班中有这样一位男生,父母离异后随父生活,而父亲抽烟、喝酒、打麻将,经常彻夜不归,别说是关心孩子的学习,就连一日三餐都不能保证,学生经常饱一顿 ,饥一顿,由于

5、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学习马虎,作业拖拉。家长对其打骂凌辱,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好”,家长越是打骂,孩子逆反心理就越是不做作业,形成了恶性循环。因为每个少年儿童都有一颗自尊心,而这颗自尊心又像幼芽一样稚嫩,因此孤立、训斥会刺伤它,空洞的说教和冷若冰霜的批评会使它僵化、枯萎。当我们发现家长的这些情况后,就主动与家长联系,指出这样做的弊端,在学校里关心爱护他,经常问寒问暖给他以家中得不到的温暖。填补其感情的空白。就情感而言,教师应“视生如子”,爱生胜过爱子:就表达方式而言,教师要越过偏爱的误区,对优等生和后进生一视同仁;在爱心的施行中,使这些后进学生得到的爱心远远多于班中的优等生,平时也许我们一个小小的

6、表扬,足以让他们“受宠若惊”,一个生活细节的叮嘱也常常让他们倍感温暖,一句体贴的话语能让他们倍感亲切,这些学生就在老师爱的雨露滋润下,一天一天地成长,慢慢地长大 ,成绩也会不知不沉地提高。因此,我们只有精心培养,才能枝叶茁壮,开出鲜艳的花朵,这就要求我们当老师的要有一种真挚的爱,要有一颗慈母般的心。然而,爱心与严格要求是不予盾的,目标一致,手段不同。爱的教育手段同样需要严格要求,严格要求只是以爱心为动机的,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爱心不在嘴上,而在教师的行动中。三、施教过程细心后进生犹如被病虫害侵蚀过的幼苗,更需园丁的细心护理。他们的不稳定情绪,须细心地观察和注意,及时发现“病变”,及时治疗。

7、教师要帮助后进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告诉他们任何人都能够成功,关键是自己能否争取和抓住机会。同时,还要认识到后进生任何点滴的进步都是经过努力获得的,都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急功进利,要对后进生充满期待,不断鼓励他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前进,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老师的关注,适时地、恰如好处地给予表扬,会使其倍受鼓舞,说明老师还是很在乎他(她)的,会觉得没有被老师抛弃的感觉。1、要细心观察他们的上进心理和好胜心理,这为及时进行全面教育提供了依据。同时,他们也会察觉老师在注视或关心自己。例如,有一位后进生的父亲来到学校,该生向他要几角买买本子,他随手拿给他拾元钱,但该生

8、只要了八角钱。我注意到了这个细节,用微笑暗示该生的可喜进步,因为该生原来常常撒谎骗取父母的钱。后来在一篇周记里,该生以老师的眼睛为题,记述了这件事,并表示一定要改掉缺点,从头做起。2、细心地了解后进生周围的“朋友”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后进生常常与“同类”作比较,来为自己的心理平衡作借口,“我是不行,但某某也差不多。”模仿心理也常常支配他们的行为。因此,差生自甘落后的心理明显强于上进心理。这就要求老师时时点燃他们上进的火焰。四、面对反复恒心后进生心理障碍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后进生的转变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会出现较大的反复,其心理问题也不能指望谈一两次话就能解决。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不能简

9、单粗暴,应当遵循心理发展的规律,循循善诱,持之以恒,不急于求成。被转化后的后进生出现反复的是很正常的,后进生的认识心理并不成熟。对他们不能期待过高,求之不急。不能一劳永逸。只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方可达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转化效果。后进生形成持久良好的心境是有困难的。他们往往自觉地“旧病”复发。同时,他们接受正面教育的能力往往低于负面影响的诱惑力,一旦心理失控,便会重操“旧业”,尤其是在被长辈或老师揭了短后,心理难以平衡,于是破罐子破摔,一发不可收拾。所以老师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不可认为反复就是“犬子不可教”、“烂泥糊不上墙”。要引导他们回顾转化前后,反复前后的情景。比较前后的得失,说明

10、其发展下去大相径庭的结果,并且善于用良好的班集体的同化功能及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以促其心灵的醒悟,撞击其执迷的心理。马卡连轲在他的中有不少出色的描述可作为我们的借鉴,如布隆扎陀罗夫等都是多次恶习 发,多次得到马卡连轲的耐心教育才幡然悔改最后成才的。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转变后进生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不是表面文章而是从心理上进行转化,只要我们能针对他们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调动内因,因势利导,持之以恒循循善诱,发扬“千淘万沥虽辛苦”的精神,就一定有“吹尽狂沙始到金”的结果,就一定能使这些将要枯萎的幼苗重新长出嫩绿的新芽,成为枝叶繁茂的大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