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和货币运动.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74482 上传时间:2021-01-21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和货币运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货币和货币运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货币和货币运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货币和货币运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货币和货币运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和货币运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和货币运动.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第一节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第二节货币的形式 第三节 货币流通量,一、货币的起源及本质 二、货币的职能,第一节:货币的本质和职能,1、货币的起源和发展 货币是随着商品的交换过程、价值形式的发展而发展的,它的产生经历了以下的历程: (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4)货币形式。,一、货币的起源及本质,(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部落之间偶然地出现的剩余产品的交换,是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公式表示: 1只绵羊=2把斧头 左端:相对

2、价值形式:即用其它商品把自己的价值相对表现出来的商品,它处于主动地位。 右端:等价形式:用自己的使用价值(或者说)物质实体表现其它商品价值,它处于被动地位。,等价形式,等价形式:一种商品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 等价形式的三个特点: 第一,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第二,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第三,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的进步: 在这一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其价值被表现在一系列商

3、品上。与此相适应,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则是一系列的特殊等价物。这时,商品(绵羊)的价值就能比较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对价值的表现仍是不充分的: 从相对价值形式方面看,商品的价值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现形式。 从等价形式方面看,没有形成一个大家公认的统一等价物。 这些缺陷在实际交换过程中反映为物物直接交换的困难。,(3)一般价值形式,(3)一般价值形式,从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到一般的价值形式,是价值形式发生了质的飞跃。商品交换的交换方式已由物物直接交换转变为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实际上,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已经开始起着货币的作用了。 一

4、般等价形式的缺点:仍有地区的局限性。在不同地区,由于社会、地理环境、文化、习惯等因素,通行着不同的一般等价物。,(4)货币形式,当某种商品固定地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4)货币形式,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并没有本质区别,所不同的地方仅仅在于等价物已经固定地由金银等贵金属来充当了。 贵金属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原因: 贵金属(金银)的自然属性,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质地坚硬,不易磨损等,使它适于充当表现价值的材料。,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货币是一种商品,它与普通商品一

5、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是,货币又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这种一般等价物作用使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必须通过货币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2、货币的本质,1、价值尺度 含义:价值尺度是货币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 特点: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不一定是现实货币。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计量单位及其等分,叫做价格标准。,二、货币的职能,含义:货币的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特点:必须是现实货币,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6、。 商品货币商品 W G W,2、流通手段,含义: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 作用: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能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不会发生货币过多的现象。 特点: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3、贮藏手段,含义:货币的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 产生的前提:商业信用(赊购赊销)。 支付风险使经济危机形式上的可能性扩大,4、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职能:作为国际价值尺度、购买手段、支付手段、平衡贸易差额、财富转移。,5、世界货币,货币的五个职能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从不同的方面反映

7、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一、货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化 二、信用货币 三、外汇,第二节货币的形式,1、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化 金属货币之所以能够被纸币代替,是因为商品价值观念地表现在一个金量上,这个金量则由纸象征地可感觉地体现出来。 从货币流通手段的职能来看,商品转化为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只是转瞬即逝的要素,它马上又会被别的商品代替。 因此,在货币不断转手的过程中,单有货币的象征存在就够了。,一、货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化,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仅仅是价值的符号; 纸币只有代表金量(金量同其他一切商品量一样,也是价值量),才成为价值符号; 纸币是由国家通过法

8、定的途径发行的,纸币一旦进入流通,就要受到流通规律的支配。,2、纸币,1、信用货币也是一种纸质货币 信用货币是指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证券。,二、信用货币,银行券是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发行银行发行的用以代替商业票据的银行票据; 存款货币是信用货币的另一种重要形式,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 电子货币,是指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货币符号。电子货币是一种虚拟货币,不需要任何实物性的货币材料。,2、信用货币的形式,3、尽管货币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货币的本质和基本功能没有改变。,1、外汇 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 在通常情况下,所说的外汇就是指它的

9、静态含义。,三、外汇,教学要点,静态含义的外汇具有两个本质特征: 第一,是以外币表示的资产; 第二,所表示的资产必须具有可兑换性。,汇率是指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时的比率,是用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另一国货币单位的价格。,2、汇率,汇率划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固定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同别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基本固定不变。 浮动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同别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是随着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浮动的。,第一,国际收支状况; 第二,一国物价水平会影响其商品、劳务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第三,国际间利率的差距将引起短期资金在国际间的移动; 第四,一国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 第五,外汇储备; 第六,财政

10、状况常常是预测汇率变动的重要指标。,3、影响汇率变动的经济因素,第一,影响进出口; 第二,影响国内就业; 第三,影响利率水平; 第四,对本国商品的价格产生影响; 第五, 影响外汇储备; 第六,对国际资本流动有影响。,4、汇率变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达2万多亿美元 居世界第一,自2000年起,我国外汇储备呈快速增长趋势。 专家认为,虽然外汇储备增长能够带来诸多好处,但政府仍应完善汇率形成机制、适当控制外汇储备规模和加强外汇储备的管理。,资料:,一、货币的层次 二、货币乘数 三、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第三节 货币流通量,1、货币层次的划分 一般将货币分为几个层次: M0 现金(纸币和硬币)

11、 M1 M0 + 所有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 M2 M1 + 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 M2 + 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4 M3 + 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商业票据、短期公司债券、人寿保单等) 通常把M2、M3、M4称为广义货币,是对货币外延的扩大。,一、货币的层次,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于考察市场均衡,进行宏观调节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不同流动性的货币层次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不同,央行调控货币流通量是应区别对待,应选择流通性强、与经济活动最为密切的层次作为控制重点,从而便于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实施。同时,也促使各种金融机构作出相应的反应。,2、货币划分的意义,1、货

12、币乘数定义 所谓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的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供给与最终形成的社会货币流通量之间存在着倍数扩张或收缩关系,它反映了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投资)创造派生存款的扩张(或收缩)倍数。,二、货币乘数,以K代表货币乘数,D为货币存量,R为基础货币存量,则:,(1)社会公众持有通货还是存款的决策; (2)中央银行对银行体系法定准备金的规定; (3)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的决策。,2、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1、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即货币流通同商品流通相适应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 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三、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货币流通规律对纸币流通的制约作用在于:

13、纸币的发行只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纸币流通规律是货币流通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银行信用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规律具有等同的意义。 违背货币流通规律发行货币所产生的后果是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导致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 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 从本质上说,通货紧缩是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货币现象。,2、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为什么第一套人民币面值怎么大?,第一套人民币发行之初,刚刚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并没有预料到它会在短短两

14、三年内大幅度地贬值,所以最初只规划和发行了10、20、50元三种钞票,随后又发行了1、5、100元三种。按最初设想,这6种钞票已经可以满足需要了。但在实际流通使用中,由于战争动乱、物资缺乏、不法商家囤积炒作等原因,商品价格疯涨。粮食价格在1949年一年间涨了2000倍。人民币迅速贬值,即使最大的100元券,也买不到什么东西。商品的普遍价格都在千元、万元以上。人们买一件普通商品也要携带大叠的钞票,很不方便。所以新发行的人民币钞票面额越来越大,最后一直发行到5万元才满足了流通的需求。 到了第二套人民币发行前的1953和1954年,人们日常普遍使用的是1000元50000元的钞票。面值百元以下的钞票早已买不到任何东西,基本从市面上绝迹了。,资料:,复习与思考,1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2货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 样决定的? 3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