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78132 上传时间:2021-0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教材分析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透过对人与事的细节描写,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本文是一篇生动风趣而又饱含深情的记事写人的回忆性散文,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文中只撷取作者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几个片段连缀成文,集中表现人物独特魅力的一面,不求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全面、完整和连续。语言言简意赅又生动丰富,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化在叙述描写中。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

2、运用外貌、动作、语言中的细节描写及侧面描写等方式刻画人物。、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并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如箜篌引和桃花扇原文),激起学生想象的情感,更好地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和性格。、品味文章典雅有趣、隽永朴实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重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成果。(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让伟人的人格魅力在学生的心灵中种下美好的种子。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分析体会作者怎样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个性的。 (二)教学难点: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四、教学方法 旁批勾画

3、、赏析讨论、品读探究。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我们一起读一下标题。从标题看,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的文章?记事还是记人?是通过记一次演讲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一种情怀,记事写人的,表达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通过标题的解读让学生认识文体,分清叙述的重点,突出本节课教学目标。】(二)简介梁任公 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字卓如,号任公。提问:和梁启超相关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这些都是就其在政治上的作为来“定论”他的。其实,梁启超更是一位学者,用该文末尾的一句话来说,是“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我们更多的知道梁启超的政治作为这一面,

4、却未必知道他作为学者的另一面。因此,为这样一位“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画像,就成了梁实秋先生写作此文的一个宗旨。【作为政治家的梁启超学生早已知晓,故而让学生说,以调动他们的兴趣。然后从梁实秋先生选择以学者形象为本文写作宗旨角度,让学生对本课立意和学习目标加深印象。】(三)设想引导:怎样通过一次演讲来表现人物的?提示:可以写演讲时演讲者的表现,演讲时听众的反应感受等。【预设问题确保探究的内容不偏离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紧扣本文所记之事引导学生打开阅读思路。】1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对梁启超这次演讲做了哪些描述,画出描写的句子,比如说外貌、语言、表情、内容等,仿照课后习题一,做旁注。(此过程分

5、组进行,3分钟。)示例:开场白胡适曾评到:一团孩子气,毫无城府【做旁注是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训练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分组进行是给学生深入阅读提高时机,另外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总之,作者是从语言神态动作等角度对梁的演讲作了细致的描绘,在细节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整体展示让学生把握人物的整体形象,体会描写之于人物的重要作用。】2. 在这次演讲中,作者除了从正面对演讲者的演讲语言、表情、动作等作了细节性描写之外,还从什么角度来表现梁任公的性格特点?继续提问:这些侧面描绘有什么作用?作者从正面、侧面给我们全面展现了一个真实洒脱的梁启超。【正面侧面结合是人物描写不可

6、或缺的手法之一,这一过程的设计使学生体会侧面描写的重要性,同时训练学生快速搜索信息的能力。】3.追问:为什么梁任公的演讲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提示:“先生尝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演讲时带着强烈的情感,这其中融会着他人生的感悟以及潇洒不羁的真性情。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先生演讲时信手拈来、旁征博引的影响一代人的诗句以及作者的描绘,并加以阅读体会。(1)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是悲叹明朝灭亡的。提问:梁启超在读到“高皇帝,在九天”时为什么痛哭流涕不能自已?(2)杜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提问:梁启超在读到杜诗时为何“在涕泗交流中张口大笑?”(3)箜篌引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其声凄凉

7、悲怆。提问:梁启超如何能把它活画出一出悲剧?【教师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培养他们从有效阅读区间里迅速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朗读体会演讲内容,感受学者精神,学习抓住细节展现人物形象。】4梁任公不是演讲,是真情流露。这是一个不屈的灵魂,作为学子的梁实秋深受感染。梁启超讲演时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的细节中展示了人物的真性情。写人显情中透露着方法,那就是描语言、立外貌、举行动、抓侧面,突细节。提问:你觉得梁任公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 的梁任公(从学识和人品两方面概括,并尝试用对联形式概括。)示例:胡适致梁启超的挽联文字收功,神州自命;平生自许,中国新民。胡适教师示范:雄文横扫旧世界,赤心纵跃黄土地。

8、5质疑:梁任公先生真是让人一位让人难以忘怀的老师,更是一位出色的学者。那么作为学子的梁实秋给先生什么样的评价?你同意吗?6.教师总结:说晚年不问政治,专心学术,并不是只做象牙塔中的教书先生,搞学术研究并没有冷了自己的爱国救国的热忱,教育学生时时以自己的满腔的爱国热忱,强烈的责任感影响着学子,他是在用另一种方式爱国救国,晚年拖着病体,还是满怀热情地培育青年学生,实践了自己所说的“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座”的誓言。作者对梁启超先生的描绘评价中深含了一份敬仰和崇拜,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而梁启超先生却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也通过梁实秋先生的生花妙笔领略了大

9、师的风采。【归纳总结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填词句和质疑两种方式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理性认识,再由教师总结使学生对本文有一个整体而全面的认识,涵盖了写作特点和主旨,也为下个教学环节张本。】(四)拓展延伸一个有着人格魅力的人,总是能营造一个磁场,亮出一道风景。但还要作者有一把写作手法之利剑。写人如果能凸显人物个性,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1在初、高中阅读的文学作品中,有哪些人物形象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杨二婶:“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关云长: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

10、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大堰河: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孔乙己: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2.阅读下面这段描写,猜猜他是谁?为什么?“三十七八岁年龄,个子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梳不长不短的剪发,圆脸庞上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她做事麻利,但特别喜欢唠叨。”(五)课后练笔运用从本课所学,从肖像、语言、动作或神态等的细节方面对班上同学进行刻画,不写出名字,让大家猜一猜。板书设计 描语言 立外貌 记事写人 举行动 抓侧面突细节七、教学反思一课时是有限的,一篇课文不能面面俱到。因此任公先生的出场、开场白等容易理解,以学生阅读为主,落实勾画批注的阅读方法。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意识到写人文章要注意的几个要素:一是材料的选择组织,二是细节描写的个性化。作者说:“文章要深,要远,要高,就是不要长。描写要深刻,意思要远大,格调要高雅,就是篇幅不一定要长。” 所以阅读和练习中都始终围绕人物的个性化描写。 学校: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 邮编:230011联系电话:13966756298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