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邓娓).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78440 上传时间:2021-0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邓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邓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邓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邓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邓娓).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渝中区民生路小学第三届“深化特色教育,打造卓越课堂”展示课 跑进家来的松鼠 第 1 课时教学设计 姓名:邓娓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并理解“储备、干脆、失踪、大吃一惊、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等词语。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是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 3、情感目标: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是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教学难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人与动物的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跑进家来的松鼠。【PPT1:课题】提到松鼠,让我

2、回忆起五年级上册曾经学过一篇课文松鼠,作者是法国布封。【出示PPT2:课文】回忆一下,再根据你昨天的预习,你能看出两篇文章的不同吗?是的,布封所写的松鼠是文艺性说明文,通过介绍松鼠的外形、生活习性等体现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而跑进家来的松鼠是叙事性文章,通过具体的事情,表现松鼠的习性,体现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松鼠一课中有这样的介绍:“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我们再来读读本课的题目跑进家来的松鼠,一只本来生活在森林里的松鼠却跑进家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2、 初读检查:1、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小声读读课文,检查一下大家对本课的预习情况。【出示PPT

3、3:自学检查】2、【PPT4生字词】先自读,再指名读。正音。3、【PPT5】理解词语4、【PPT6】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三、选材:用别具趣味的事例营造温暖 围绕这只跑进我家来的松鼠,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储存方糖、晾晒蘑菇、烟囱做窝) (预设:松鼠千方百计储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松鼠把我们采来的鲜蘑菇晾上了;天冷了,松鼠用我们的手套头巾垫窝从中体会到松鼠的可爱以及家人对松鼠的喜爱) 四、用具体生动的描写体现情感1、文中的松鼠给你什么感觉?(可爱、有趣、好玩) 你还体会到什么情感?(家人对松鼠的喜爱) 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感情写得真挚具体的?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你

4、认为最能表现我们一家与松鼠的感情的部分,有感情地读一读,做好旁批。3、课文重点语句理解: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这句话介绍的是松鼠的习性,它喜欢“整天满屋乱跑”、“跳来跳去”,但从“惊人”、“从来没有”可以看出作者对小松鼠的这些行为并没有丝毫的埋怨,读到的只有对它的动作灵活的称赞,喜爱之情自然流露。)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松鼠“跳”到小作者的肩上,“蹭”他的脸,还“轻轻咬”他的耳朵,显然松鼠已成为小作者亲密的伙伴。描写松鼠的几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松鼠的可爱灵活,更流露出了作者对松鼠

5、的喜爱之情。)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知道是松鼠偷吃了糖,发现自己一直错怪了自己的孩子,爸爸不仅没有责怪松鼠,反而“哈哈大笑”,认为这是松鼠的“天性”,还夸奖它“不甘落后” ,可见爸爸对松鼠是何等的喜爱。而且爸爸一直强调是咋们家的松鼠。) 爸爸的态度有令你意外吗?从中又体会到什么?读:不单是我,连爸爸对松鼠都充满喜爱之情,“爸爸哈哈大笑”预备,读(老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了。)爸爸的话和作者的议论从侧面反映了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有一天,它干

6、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我们心里空落落的。何谓“空落落”?(松鼠不见了,作者一家人到处去找,却又哪儿也找不到。虽然猜想它也许跑回了森林,可作者一家人的心里是“空落落”的。“空落落”一词可见松鼠在作者一家心中所占的分量。松鼠不见了,他们就感觉少了什么似的,可见他们多么舍不得这只可爱的松鼠啊。) 4、交流作者的表达方法。 要点:通过松鼠在“我”家的几件有趣的事反映了松鼠的可爱,表达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但这种喜爱之情是隐藏其中的。五、叙述:用精心营造的“悬念”牵动情节回顾整篇文章,是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而迫切地想读下去?或者说非读下去不可?方糖的丢失蘑菇的消失松鼠

7、的失踪这就叫“悬念”!设置悬念,就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使情节更生动曲折,波澜起伏,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是作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重要叙述方法。作者先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好奇,再叙述故事的发展过程,最后揭示悬念。本文就是通过一个个悬念的设置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你觉得文章中还隐含着哪些悬念?(松鼠把面包皮叼去哪了?纸包糖、小骨头等哪里去了?哥哥的手套、奶奶的头巾哪里去了?炉子后面为什么沙沙响?)作者正是这样将一个个大悬念与小悬念自然而紧密地穿插在一起,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充满悬念的世界,诱使我们不断地读下去,不断产生丰富的联想,由衷地感受到温暖和趣味。六、拓展:1、仿写:从隐含的

8、小悬念中任选一个,发挥自己的想象,推测故事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在最后揭示这个悬念。注意描写生动具体。例如:奶奶的头巾不见了这是一条奶奶过节时才舍得戴的头巾。2相关的阅读材料,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推荐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书。这本书的主人公名叫蒂皮,法国人,从小与身为摄影师的父母在非洲生活,拥有许许多多的野生动物朋友,大到大象,小到蚱蜢。蒂皮与野生动物成为了很亲密的朋友。这本书2000年在法国出版,很快就被译成德、日、英等文字,先后在全球29个国家发行,以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亿万大小读者。2002年6月,中文版面世。 设置悬念 生动描写 方糖不见了 储存方糖22跑进家来的松鼠 蘑菇消失了 晾晒蘑菇 选材有趣 松鼠失踪了 烟囱做窝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