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_朱凌志.pdf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8881661 上传时间:2021-01-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_朱凌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_朱凌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_朱凌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_朱凌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_朱凌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_朱凌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_朱凌志.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朱凌志,陈宁,韩华玲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江苏省南京市 ) 摘要:针对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在分析中国风电发展特 点的基础上, 结合欧美等国家的经验, 从系统调节能力、 电网输电能力、 风电技术性能、 风电调度运 行水平等角度论述了影响风电消纳的关键因素。并根据中国特点, 从加强调峰电源和跨区电网建 设、 突破风电并网运行关键技术、 建立完善风电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等角度, 提出了促进中国风电 消纳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风力发电;并网;消纳;电源建设;调度运行;政策措施 收稿日期: 。 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技项目

2、“ 包含风电出力预测系统的风电 场一体化监控技术研究”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计 划) 资助项目( ) 。 引言 风能资源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风力发电是目 前新能源发电中技术最成熟、 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 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积极开发利用 风电, 对增加中国能源供应、 调整能源结构、 减少环 境污染、 应对气候变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 意义。中国风能资源丰富, 陆上和近海区域 高度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为 , 风电发 展具有良好的资源条件。“ 十一五” 规划以来, 中国 风电发展迅速, 装机容量连续年实现翻番 , 截 至 年 底, 中 国 已 并 网 运 行 的 风

3、 电 装 机 容 量 达到 。 随着风电在电源结构中的比例不断增大, 其对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日益显著。部分地区 风电发展与系统安全运行的矛盾逐步显现, 弃风现 象不断出现, 风电消纳已经成为影响中国风电健康 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在总结中国风电发展基本特 点的基础上, 分析了影响风电消纳的关键因素, 并结 合国外相关国家的成功经验, 提出了促进风电有效 消纳的措施和建议。 中国风电发展的特点 风电开发集中度不断提高 中国风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 华北、 西北等“ 三 北” 地区以及江苏省、 山东省等东南沿海地区。与欧 洲风电多为分散式、 小容量开发、 接入中低电压等 级、 就地消纳的特点

4、不同, 大规模集中开发、 中高压 接入、 远距离输送是中国风电的主要开发模式。 据统计, 年底, 中国装机容量达到或超过 的并网风电场数量达到 座, 其装机容 量之和达到风电总装机容量的 。 此外, 中国风电开发的地域差别较为明显。由 于风能资源分布的不均, 年底, 东北、 西北和华 北等“ 三北” 地区的风电并网容量占全国风电总容量 的 。排名前 位的省区风电并网容量合计 , 约占风电并网总容量的 。蒙西、 蒙东、 辽宁、 吉林、 黑龙江等省区的风电并网容量占 其统调总装机容量的比例均超过了 。 风电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总体占比相对较 低, 但某些风能资源丰富地区的风电

5、装机容量比例、 发电量和运用水平已与风电发达国家相当。如, 中 国蒙东、 蒙西、 吉林、 黑龙江等区域风电装机容量占 比、 发电量占比、 风电出力占负荷的比例等指标都达 到了较高水平, 与风电发达的丹麦、 西班牙和德国基 本相当。 年, 全国风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 , 其中冀北、 蒙东、 蒙西和黑龙江风电利用小 时数分别达到 , , 和 。 中国风电整体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中国部分地区风 电利用水平如表所示。 表 中国部分地区风电利用水平( 年) 地区 风电装机容量占最 大负荷比例 风电电量占当地 总用电量比例 蒙东 蒙西 吉林 黑龙江 第 卷第 期 年 月 日 , 风电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

6、后 与快速增长的风电建设规模相比, 中国风电的 技术和管理水平, 尤其是并网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 落后, 不利于中国风电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风电机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虽然中国已有 多家企业从事风电设备的整机生产, 已具备很强 的机组生产能力, 但风电机组的设计能力以及主轴、 变流器等关键部件的国内制造能力相对薄弱。同 时, 设备制造企业在风电并网技术方面的投入不够, 很多机组不具备有功和无功调节能力, 绝大多数机 组不具备故障穿越能力, 且耐受异常工况的能力较 差, 无法为电网提供支撑 。 ) 风电场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风电场 的自动化、 信息化水平较低, 不同厂商的风电场监控 系统无

7、法相互兼容; 很多风电场不具备无功自动控 制系统, 无功调节只能通过额外安装无功补偿设备 实现, 无法充分利用风电机组自身的无功调节能力。 绝大多数风电场不具备功率预报预测功能, 不能按 照要求向电网企业上报发电计划, 也无法根据发电 计划自动调节风电场的功率输出。 促进风电发展的配套机制尚不完善 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的配 套实施细则没有出台, 风电送出工程的激励政策有 待加强, 对于大型风电基地的远距离送出工程, 现有 政策尚未制定合理的电价机制, 投资回收困难。此 外, 对其他电源为风电消纳提供的调峰、 调频、 调压 等辅助服务没有建立定价和补偿机制。 影响风电消纳的主要因

8、素 风电消纳是当前风电快速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 的主要问题, 影响风电消纳的因素可归为个方面。 一是消纳能力方面, 决定一个地区风电消纳能力的 主要因素包括系统调节能力、 电网输电能力等; 二是 消纳水平方面, 主要包括风电并网技术性能、 风电调 度运行水平等, 这些因素决定了在现有客观条件下, 能否实现风电的最大化消纳。 系统调节能力 风能具有间歇性、 波动性、 随机性的特点。此 外, 从风电的年出力特性看, 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风电 出力呈现春季、 冬季较大, 夏季、 秋季较小的特点; 而 从日出力特性看, 中国风电出力多数是在白天负荷 高峰时段较小, 后半夜负荷低谷时段较大, 呈现明显 的反调

9、峰特性。风电的大规模接入给电力系统的调 频调峰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因此, 良好的电源结构和充足的备用容量是风 电消纳的基础, 风电开发客观上需要一定规模的灵 活调节电源与之相匹配。欧美等国家在大力发展风 电的同时, 注重配套抽水蓄能、 燃油燃气等灵活调节 电源的建设。如图所示, 美国、 西班牙、 德国灵活 调节电源的比例分别达到了 , 以及 。充足的调节能力是这些国家风电开发和消 纳的有力保障。 图国电源结构对比( 年底) 以西班牙为例, 其电源装机容量以火电和水电 为主, 核电也占相当比重。为了适应风电装机规模 和发电量不断提高的需要, 西班牙近年来大力发展 具有深度调峰能力的燃气机组、 油

10、气混合燃料机组, 积极推动抽水蓄能机组建设。截至 年底, 西班 牙电力总装机容量为 , 是最大负荷的 倍, 系统备用率很高。其中, 水电( 含抽水蓄能) 装机 容量 为 , 占 ; 核 电 装 机 容 量 为 , 占 ; 煤电装机容量为 , 占 ;燃 油 燃 气 装 机 容 量 为 ,占 ; 风电装机容量为 , 占 ; 其 他电源 , 占 。其中, 燃油、 燃气机组 及水电( 含抽水蓄能) 等灵活调节电源所占比例为 , 约为风电的 倍, 是西班牙风电有效消纳 的重要 技 术保 障。 年西班牙 风电发电 量 为 , 风电发电量占总用电量的 , 风电 消纳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年 月日 : , 西班

11、牙主网风电出力 占负荷比例的瞬时值达到 , 当日风电发电量达 到 , 占总发电量的 。当时系统负荷 为 , 风电出力为 , 其他新能源 ( 含 太 阳 能、地 热、生 物 质 能 等 )装 机 容 量 为 , 出力 。为满足风电等新能源 消纳的需要, 其他常规电源最大限度停运或降出力 运行, 灵活电源发挥了尤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水电 ( 含抽水蓄能) 出力为 ( 抽水蓄能工作在 抽水位置) ; 燃油燃气双燃料电源出力为, 处于停 , ( ) 机 备 用 状 态;燃 气 联 合 循 环 机 组 出 力 降 至 ; 煤电出力降至 ; 核电出力为 ; 同时向境外送电 , 满足了风 电等新能源消纳的需要

12、。具体的系统有功功率平衡 表如表所示。 表 系统有功功率平衡表 电源形式出力备注 供电负荷 系统运行出力 总装机容量 , 当日最大负荷 跨国交换 水电( 含抽水蓄能) 常规水电装机容量 , 抽水蓄能装机容量 核电 总装机容量 煤电 总装机容量 燃油( 燃气) 总装机容量 联合循环 总装机容量 风电 总装机容量 其他新能源 总装机容量 与欧美等国家相比, 中国具备灵活调节能力的 电源比例明显不足。截至 年年底, 中国发电总 装机容量为 , 其中, 火电总装机容量为 , 占比达到 , 水电和油电占比则分 别为 和 , 但由于地域分布不均, 对风电调 节能力有限。风资源丰富的东北、 华北、 西北地区

13、, 电源结构则以火电为主, 东北地区煤电比重超过 , 华北地区煤电比重超过 。随着风电开发 规模逐渐增大, 特别在冬季, 火电机组的供热期、 水 电机组的枯水期、 风电机组的大发期相互叠加, 导致 调峰困难, 风电消纳受到制约。调峰能力不足已成 为制约中国风电消纳的主要因素之一。 以吉林省电网为例, 电源结构以火电( 煤电) 为 主, 年火电装机容量为 , 其中供热 机组为 , 占火电装机容量的 以上; 风 电 装 机 容 量 为 ,水 电 装 机 容 量 为 , 而吉林省 年最大用电负荷仅为 。在冬季供热期间, 即使不考虑风电系统 有限的调峰能力, 风电的大规模接入会进一步加剧 调峰的难度,

14、 为保证供热, 也不得不限制风电出力。 截至目前, 吉林省电网并网风电场共限出力已超过 次, 最大限出力约为 , 年弃风电量 约占风电总发电量的 。 电网输电能力 风电的随机性和间歇性特点使得大规模风电并 网后, 系统对备用容量的需求大幅增加。通过提高 电网输电能力, 可以扩大风电平衡区域范围, 充分利 用系统备用容量, 并可根据不同地区负荷峰谷的时 间差消除风电出力波动性对系统的影响, 提高风电 并网消纳规模。 西班牙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和南部的沿海 区域, 风电场也是以成片开发的大中规模电场为主, 但其电力负荷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的马德里和东部 的巴塞罗那地区, 大量风电需要跨地区输送。近

15、年 来, 西班牙在电网建设方面主要以 骨干网 架为主。 年, 新增 输电线路 , 占新增线路的 。同时, 西班牙电网 与法国、 葡萄牙等周边国家的电网连接。欧洲大陆 电网为西班牙的风电消纳提供了巨大市场, 并起到 了“ 蓄水池” 的作用, 进一步增强了西班牙应对风电 出力波动的能力。 按照规划, 至 年, 西班牙风电装机容量将 达到 。为此, 西班牙计划继续加大高电压等 级输电网的建设力度, 年,年内投资 亿欧元用于电网建设, 并发布了 年电网规 划方案( 见附录图 ) 。在西北部的加利西亚 ( )至 阿 斯 图 里 亚 斯 ( ) ,新 建 约 的 线路; 南部的穆尔西亚( ) 至 安 达

16、鲁 西 亚 ( ) ,新 建 约 的 线路; 中部的曼萨纳雷斯( ) 至布 拉萨 特 塔 斯 ( ) ,新 建 约 的 输电线路。 在加强国内电网建设的同时, 西班牙还计划进 一步加强与法国、 葡萄牙等周边国家的联网建设。 年, 与法国电网公司( ) 签署了合作 协议, 计划在 年前新建一条西班牙与法国互联 的 同塔 双 回 输电线 路, 最大输送功率为 , 以加强与欧洲大陆电网的联系, 实现更 大规模的风电送出和消纳。 美国是世界上风电装机总量最大的国家。近年 来, 风电呈现迅猛发展势头, 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 日趋显著。针对这一情况, 美国能源部委托国家可 再生能源实验室( ) 围绕风电发

17、展对电网的影 响、 成本及效益等问题开展了研究。 年月, 发布了关于美国东部互联电网风电并网的 最新研究报告 , 详细分析了东部互联电网到 年实现风电电量穿透率 目标下的成本及效益。 报告指出, 要达到预想的风电发展目标, 必须加 大高压输电线路建设投资, 提高美国州际间的电力 输送能力。美国东部互联电力系统中, 陆上风电资 源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大平原地区, 而负荷中心则位 于东部大西洋沿岸地区。要实现风电电量穿透率 的预想目标, 需要在风资源区和负荷区 进行大容量、 远距离的电力输送。综合考虑技术和 可再生能源政策思考朱凌志, 等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经济条件, 建设 交流线路和 直

18、流线 路, 是在东部互联系统中输送风电的较好选择。 报告还指出, 要提高风电并网消纳规模, 必须扩 大平衡区域范围。目前, 在美国东部互联系统中有 大小 个平衡区域, 这些区域发电量和用电量基本 在区域内自我平衡, 与外部交换电力较少。报告认 为, 现有的这种分区平衡方式难以满足大规模风电 并网消纳要求, 必须进行平衡区域的合并, 同时调整 和改进电网调度运行方式。报告建议, 到 年将 现有的小平衡区域合并为个大平衡区域。 年月美国东部电力系统平衡区域和 年美国 东部电力系统假想平衡区域如附录 图 所示。 中国风电富集的东北、 华北、 西北等地区, 大部 分省区系统规模较小, 负荷水平较低,

19、网架结构相对 薄弱, 限制了风电消纳范围。东北电网虽然区域内 联系较强, 但黑龙江、 吉林、 辽宁以及蒙东地区均为 风能资源丰富地区, 风电装机规模较高、 电源结构相 近、 调峰能力不足、 区域内相互调剂能力有限, 需要 进一步扩大消纳范围; 处于华北的蒙西电网与相邻 的京津唐电网之间仅有的电力交换能力, 且 河北北部也是国家规划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在 现有通道上加大蒙西电网的风电送出规模会挤占河 北风电的消纳空间; 西北的甘肃酒泉、 新疆哈密是规 划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但由于本地负荷小, 距离 负荷中心较远, 即使利用已建成的 输电通 道, 仍然不能满足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电力电量消

20、纳的需求。在电源结构、 系统调峰能力短期内难以 解决的情况下, 跨省跨区的电网输电能力, 已成为中 国风电消纳的最主要制约因素。 风电并网技术性能 能否保证风电大规模接入后不降低系统的安全 稳定水平, 是影响风电有效消纳的重要因素。为保 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丹麦、 德国、 爱尔兰、 英国等国 家在 年左右就已建立了完备的风电并网标准 体系, 对风电并网运行提出了详细的技术要求, 如有 功和无功运行范围、 控制能力、 低电压穿越能力、 信 息监控等。德国最新的并网标准更是提出了零电压 穿越的要求, 要求风电场、 光伏电站在电网电压跌落 到的时候, 仍能并网运行 ( 如附录 图 所示) 。在并网

21、标准约束下, 制造企业不断提高风 电设备并网运行的技术水平, 减少大规模风电对电 网的冲击。 中国风电发展起步相对较晚, 也没有强制性的 风电并网技术标准。大部分设备制造企业依靠引进 国外设计图纸生产组装风电机组, 自主研发能力不 足, 已并网的风电机组大部分不具备有功、 无功调节 功能和低电压穿越能力, 风电场自动化水平较低, 给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带来了隐患。 甘肃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 风电场建 成以来, 由于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 多次发生风电 大发期间风电场局部故障导致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 的事故, 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严重影 响。 年月期间发生的次典型风电机组 大规模脱网事

22、故, 如表所示。为防止类似事故的 发生, 在风电场完成低电压穿越技术改造之前, 不得 不限制风电的出力, 风电的消纳受到制约。类似事 故在吉林、 华北等地也多次发生, 影响了风电的健康 发展。 表 年月酒泉风电典型脱网事故 时间事故起因事故后果 月 日 : 桥西第风电场 电缆头单相击穿 座风电场 台机组脱网, 损失出力 , 西北 电网频率最低至 月 日 : 桥东第风电场 电缆头单相击穿 台机组脱网, 损失出力 月 日 : 干西第风电场个 电缆头绝缘击穿 座风电场 台机组脱网, 损失出力 , 西北 电网频率最低至 风电调度运行水平 做好风电的调度管理, 合理安排系统中其他电 源的运行模式, 是实

23、现风电电量最大化消纳的关键。 而建立完善的风电运行监测体系和风电功率预测预 报机制, 是实现风电优化调度的前提条件。 西班牙在 年月成立了世界上第个可 再生能源电力控制中心( ) 。 是西班 牙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的下属运行部 门, 专门负责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调度控制。西 班牙法律要求风力发电公司必须成立实时控制中 心, 所有装机容量在 以上的风电场的实时 控制中心必须与 直接互联。这些控制中心 负责每 向 上报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电 压、 温度、 风速等风电场运行数据, 并根据 的调度指令, 调节风电出力, 在 内达到相关 要求。为了维持系统稳定,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 有权 切

24、除部分风电或要求风电场降出力运行。如 年 月 日由于低电压切负荷不得 不同时切除 风电, 同年 月日负荷很小从而不得不 限制风电出力。同时西班牙电力法还规定, 风电场 必须对其发电量作出预测, 并上报电网公司。当预 测与实际所发电力相差超过 时, 风电场要向电 网公司缴纳罚款, 相差越大罚款数目也越大。在相 , ( ) 关风电上网政策的推动下, 西班牙在风资源短期预 测、 风机出力短期预测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 加强 历史数据积累, 不断完善风电功率预测模型, 预测精 度明显提升。目前, 西班牙已经能够将 内的预 测误差控制在 以内( 平均误差不超过 ) 、 内的预测误差控制在 以内( 平均误

25、差不超 过 ) , 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技术已在西班牙风电场和电力系统调度中心得到广 泛应用, 为大规模风电并网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技术角度而言, 目前中国的风电功率预测已 取得了显著成绩。基于数值天气预报的数据, 采用 物理方法、 统计方法和物理与统计相结合的风电功 率预测技术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国电力科 学研究院、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均推出了商业化运 行的风电预测预报产品, 预测精度已经接近国外先 进水平 。 但从功率预测系统覆盖范围的角度而言, 中国 则与国外风电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一般地, 电 网调度部门和风电场端都应该安装满足精度要求的 风电功率预测系统, 中

26、国风资源丰富的省级电网均 安装了风电功率预测系统, 可根据预测信息进行一 定程度上的优化调度。但绝大多数风电场还没有配 置风电功率预测系统, 也不具备风电发电计划上报 和执行功能, 不利于系统的优化调度, 也影响了风电 的最大化消纳。 风电消纳的应对措施 加强跨区电网和调峰电源建设力度 系统调节能力和电网输电能力是影响风电消纳 能力的最主要因素。为满足风电规模化发展需要, 迫切需要加强调峰电源的建设。中国贫油少气, 建 设抽水蓄能电站是发展调峰电源的现实选择。东 北、 华北、 西北等地区风电消纳能力不足, 迫切需要 加强跨区电网建设, 扩大风电消纳范围, 将“ 三北” 地 区风电输送至中东部负

27、荷中心, 充分发挥不同地区 移峰错峰, 水、 火、 风互济的效应, 实现风电的有效 消纳。 中国确立了“ 建设大基地、 融入大电网” 的风电 发展思路, 根据初步规划, 中国 年风电装机容 量将达到 以上, 建成吉林、 蒙东、 蒙西、 河 北、 甘肃、 新疆、 江苏、 山东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 地。此外, 辽宁、 黑龙江、 山西、 宁夏等地区也将具备 大规模发展风电的资源条件。除江苏、 山东处于中 东部负荷中心, 风电消纳制约较小以外, 其他地区均 面临着风电电力无法在本省或本区域内消纳, 需要 跨省区外送的问题。此时需要从国家层面制定中国 风电的开发规划和统筹消纳方案, 优化确定各个省 区的风

28、电开发规模和开发时序。同时, 提前考虑配 套电网送出工程和调峰电源的建设, 做到风电与电 力系统的协调发展。 大力突破风电并网调度运行关键技术 风电并网的运行调度技术水平是影响风电有效 消纳的关键因素。为保证中国风电大规模接入电网 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提高风电利用水平, 应加 强风电场功率预测、 风电场监控、 风电机组风电场 有功和无功控制、 风电机组故障穿越等关键技术的 研究和推广应用 。 ) 风电场功率预测, 应着重研究风电功率预测 模型, 建立高精度数值天气预报生产系统, 结合短 期、 超短期等多个时间尺度的功率预测结果, 提高风 电功率预测精度。同时, 加强风电场的功率预测系 统

29、建设, 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覆盖率。建立风电发 电计划的上报和执行等制度, 做好风电的优化调度。 ) 风电场监控,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加 强对风电场运行数据的全方位监测, 督促风电场建 立和完善其监控系统, 开展与调度控制系统的互联 接入技术研究, 为电网调度部门调度和控制风电场 提供支撑。 ) 风电机组风电场有功控制, 应着重开展风电 机组有功功率在线调节技术研究, 并结合风电功率 预测信息开展风电场有功优化控制技术研究, 从风 电机组和风电场个层面实现风电的有功控制。 ) 风电机组风电场无功控制, 应着重研究风电 场对电网的无功支撑能力, 在此基础上, 充分利用风 电场内的各种无功

30、源, 寻求合理有效的协调优化调 控策略, 实现风电场的无功优化控制。同时, 从千万 千瓦级风电基地角度研究电压无功补偿和控制的系 统解决方案, 增强风电基地的电压稳定性。 ) 风电机组故障穿越, 应从提高风电机组和风 电场抵御故障期间的低电压、 高电压和频率异常的 能力着手, 通过改进控制手段或安装附加控制装置 等方法, 提升风电机组和风电场在故障期间支撑电 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 完善风电发展的政策措施 风电发展配套政策, 包括技术方面的标准规范 和经济层面的补偿机制, 是目前制约中国风电最大 化消纳的重要因素之一。 ) 建设并完善风电设备、 并网、 检测、 调度管理 等方面的标准规范体

31、系, 规范风电的设备制造、 并网 接入、 调度运行, 引导风电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 建立风电配套输变电工程、 跨区交易和调节 的补偿机制, 提高电网企业建设配套接入工程的积 可再生能源政策思考朱凌志, 等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极性, 鼓励负荷中心消纳区外风电, 并对常规电源以 及为风电调峰提供合理的补偿。 ) 制定合理的电价政策, 在发电侧和用电侧均 建立峰谷电价甚至分时电价, 加强需求侧管理, 一方 面鼓励常规电厂在低谷时刻主动为风电腾出空间, 另一方面也是调节用户的用电习惯, 鼓励使用低谷 电力, 从而促进风电的消纳。 附录见本刊网络版( : ) 。 参 考 文 献 : 裴

32、哲义, 董存, 辛耀中 中国风电调度运行管理现状、 挑战及应对 措施 : 魏晓霞 中国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面临的挑战 中国能源, () : 黄怡, 张义斌, 孙强, 等 适应中国风电高速发展的举措建议 能源技术经济, , () : 尹明, 王成山, 葛旭波风电并网经济技术评价研究综述电 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 () : , , , , () : 高宗和, 滕贤亮, 张小白适应大规模风电接入的互联电网有功 调度与控制方案电力系统自动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乔颖, 鲁宗相, 徐飞双馈风电场自动电压协调控制策略电 力系统自

33、动化, , () : , , , , () : , , , , , , 陈宁, 朱凌志, 王伟 改善接入地区电压稳定性的风电场无功控 制策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 ) : , , , , ( ) : 王松岩, 朱凌志, 陈宁, 等 基于分层原则的风电场无功控制策 略电力系统自动化, , ( ) : , , , , , ( ) : , , , , , , , 朱凌志( ) , 男, 通信作者, 博士, 高级工程师, 主要 研究方向: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 电力系统规划、 新能源发电及 接入。 : 陈宁( ) , 男, 硕士, 工程师, 主要研究方向: 风力 发电系统接入及控制。 : 韩华玲( ) , 女,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 风力发电系 统接入及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