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期中考试卷.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85003 上传时间:2021-01-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期中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云南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期中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云南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期中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云南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期中考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云南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期中考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期中考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期中考试卷.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础生物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年级_ 专业_ 姓名_ 得分_一、判断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0分) 1. 在有解偶联剂存在时,从电子传递中产生的能量将以热的形式被释放。 2. 辅酶Q是呼吸链上的非蛋白组分,其作用是传递质子和电子。 3. 所有蛋白质都具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 4. 低温抑制酶的活性,温度越高酶活性越强。 5. HS-CoA和HS-ACP都可作为脂酰基的载体。6. 电子总是自发地从正氧化还原电位向负氧化还原电位上流动。 7. 在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如果加入足够量的底物,酶促反应的正常Vmax值也能达到。 8. 乙酰CoA会抑制丙酮酸脱氢酶的活性,但能够激活丙酮酸

2、羧化酶。9. 3-磷酸甘油酸激酶是调控糖酵解限速反应的酶。10. 脂肪酸的氧化降解是从分子的羧基端开始的。11. 生物膜的主体是磷脂蛋白质复合物。12. 米氏常数Km不受底物浓度的影响, 在数值上等于v=Vmax/2时的底物浓度。13. 只有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才能在氧化降解时产生乙酰CoA。14. 在EMP过程中伴随着3-磷酸甘油酸而生成的ATP是氧化磷酸化的结果。15. 脂肪酸迅速合成时, 需要柠檬酸, 脂肪酸氧化不需要柠檬酸。16. 细胞处于高能荷时, ATP生成过程被激发, 从而大量生成ATP 17. 细胞色素传递电子是通过与之结合的铁硫蛋白中的铁原子的价态变化来完成的. 18. 底物磷

3、酸化是使酶促反应的底物与磷酸基团相连接的过程. 19. 蛋白质中的-折叠依靠链间氢键来稳定结构. 20. 脂肪酸从头合成过程中, 新的二碳单位是添加在各中间体的羧基端的. 二、单项选择题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0分)1蛋白质二级结构中不包括下列哪种形式: C A. -螺旋 B. -折叠 C. 双螺旋 D. -转角21mol葡萄糖分别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降解所净得的ATP数之比最接近于: C A. 2:1 B. 10:1 C. 15:1 D. 25:13如果电子通过下列过程传递,释放能量最多的是:A A. NADH-Cyt-aa3 B. CoQ-Cyt-b C. FADH-Cyt-c D. O2-

4、NAD+4某酶四个底物的Km值如下,哪一个是最适底物:B A. 80mM B. 20mM C. 480mM D. 600mM5TCA循环中,哪一反应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B A. 柠檬酸-酮戊二酸 B. -酮戊二酸-琥珀酸 C. 琥珀酸-延胡索酸 D. 延胡索酸-草酰乙酸6解释酶专一性的学说是:B A. 化学渗透学说 B. 诱导契合学说 C. 中间产物学说 D. 张力学说7脂肪酸从头合成时的供氢体是:C A. FADH2 B. NAD+ C. NADPH D. NADH8组蛋白得名是因分子中富含:A A. His B. Lys C. Glu D. Ser9已知某酶的Km为0.05 mol/L,

5、试问要使此酶催化的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80时的底物浓度是多少:C A. 0.04mol/L B. 0.8mol/L C. 0.2mol/L D. 0.05mol/L10. 脂肪酸从头合成时, 是在哪一种分子上脱水的:D A. 羟脂酰CoA B. 酮脂酰ACP C. 酮脂酰CoA D. 羟脂酰ACP11下列化合物的磷酸基团水解时释放自由能最多是:B A. G-1-P B. 1,3-二磷酸甘油酸 C. 1-磷酸甘油 D. 2-磷酸甘油酸.12. CO是呼吸链中电子传递的: B A. 激活剂 B. 抑制剂 C. 解偶联剂 D. 调节剂13. 脂肪酸合成时,以ATP形式提供的能量是在哪一步反应中掺

6、入的: B A. 烯脂酰-ACP还原为脂酰-ACP B. 形成丙二酸单酰CoA C. 缩合形成-酮脂酰-ACP D. 酰基转移形成丙二酸单酰ACP。14. 下列化合物中不含高能磷酸键的是: D A.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 ADP C. 1,3-二磷酸甘油酸 D. 3-磷酸甘油酸 15. 通过 (a)CoQ (b)Cyt-aa3 (c)FAD (d)Cyt-b (e)Cyt-c1几个中间传递体, 电子转移的顺序是: C A. b-c-d-e-a; B. a-b-c-d-e; C. c-a-d-e-b; D. a-c-d-e-b.16. 植物体内主要的贮藏糖类是: C A. 纤维素 B. 蔗糖

7、C. 淀粉 D. 糖原17. 稳定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作用力是: B A. 肽键 B. 氢键 C. 二硫键 D. 酯键18. 合成寡糖及多糖时, 单糖的活化形式是: C A. 糖蛋白 B. 糖脂 C. 糖核苷酸 D. 糖苷19. 下列氨基酸中非极性氨基酸是: A A. Ile B. Cys C. Asn D. Ser20. NADPHH+主要来源于下列哪一条途径:B A. EMP B. PPP C. TCA D. 乳酸发酵途径三、多项选择题 (有至少两个正确答案。10分)1. 下列物质中能作为呼吸链递氢体的是: ABD A. NADH B. CoQ C. Cyt-aa3 D. FMN E. C

8、yt-b2. 与酶高效性有关的效应是:ABCDEA. 共价催化 B. 张力学说 C. 酸碱催化 D. 邻近与定向 E. 活性中心的疏水穴3. 对酶而言,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D A. 它们加快所催化反应的速度 B. 不参与产物的组成 C. 都是纯净的蛋白质大分子 D. 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E. pH近中性时酶活性最高4. 在生理pH条件下, 下列氨基酸中哪些带负电荷: CD A. Cys B. Lys C. Asp D. Glu E. His5. 根据化学渗透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E A. 线粒体内膜不能透过H+ B. 线粒体内膜能够透过H+ C. 电子传递使H+从线粒体内膜内侧泵

9、到内膜外侧 D. 电子传递使H+从线粒体内膜外侧泵到内膜内侧 E. 线粒体外膜上嵌有ATP复合酶6. 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需要的是:BCE A. 酯酰CoA脱氢酶 B. 乙酰CoA羧化酶 C. 脂肪酸合成酶系 D. 脂肪酶 E. 乙酰CoA 7下列哪些反应是TCA中的脱氢反应步骤:ABCEA异柠檬酸-酮戊二酸 B. -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C. 琥珀酸延胡索酸 D. 延胡索酸苹果酸 E. 苹果酸草酰乙酸8下列物质中属于脂类物质的有: BCD A. 乙酰CoA B. 胆固醇 C. 亚油酸 D. 胡萝卜素 E. 磷酸葡萄糖酯9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有:ABCDEA. 催化作用 B. 物质运输 C. 识

10、别、记忆 D. 运动、防御 E. 激素功能10在EMP中,下列哪些酶催化的反应不可逆:ABCA.磷酸果糖激酶 B.己糖激酶 C.丙酮酸激酶 D.磷酸甘油酸激酶 E.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四、填空题 (共50分) 1. 分子组成中只有蛋白质的酶称_;酶结构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基组成的酶称_。2. 目前比较公认的氧化磷酸化机理的学说是_;该学说认为:线粒体内膜对H+_;电子传递链泵出H+ 所形成的_推动内膜上嵌有的_酶合成ATP。3. 蛋白质中连接氨基酸的键是_,它在空间构型上形成_,为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形成提供了基础。4. 通过加入适量中性盐使蛋白质溶解度增大称为_,在高浓度中性盐溶液中使蛋白质沉淀

11、称为_。5. 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反应在细胞的_中进行,其原料由_过程转运;而脂肪酸-氧化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_中,其原料通过_过程来转运。6. 在葡萄糖有氧降解的EMP阶段和TCA阶段,脱下的氢主要由_和_接受,再通过_将氢(质子和电子)传递给氧,生成_和H2O。7. 氧化还原电位可用于衡量氧化还原电对与电子的亲合力;氧化还原电位值越小,则该电对的氧化态与电子亲合力越_,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往往作为_。8. 葡萄糖酵解途径中,己糖活化阶段的两个限速酶是_、_。9. 酶活性中心有两个功能部位,即_部位和_部位;变构酶中除了这两部位外还包含_部位。10. 生化标准自由能差与生化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差之间的关

12、系是_。11. 脂肪酸-氧化的产物是_, 它可以通过_过程而被彻底氧化分解, 也可以转运到细胞的_中用于合成新的脂肪酸。12. ATP在生物体内是作为_和_的供应者。13. 乙醛酸循环中, 在异柠檬酸裂解酶的作用下,异柠檬酸分解为_和_。14. 蛋白质溶液在280nm处有吸收峰, 是因为其组成成分中含有_、_、_等氨基酸。15. 生物化学是研究_化学本质的科学,研究对象是_。16. 含硫的氨基酸包括_和_。17. 酶加速化学反应的主要原因是_。18. 水解支链淀粉-1,6糖苷键的酶是_;合成支链淀粉-1,6糖苷键的酶是_。19. 写出下列过程的进行部位: EMP_; PPP_;电子传递链_。20. 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PEP_;ACP_;NAD+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