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诫子书》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86589 上传时间:2021-0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课《诫子书》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优课《诫子书》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优课《诫子书》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优课《诫子书》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优课《诫子书》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课《诫子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课《诫子书》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诫子书教学设计宜昌市外国语初级中学 李文慧【课型课时】 精教阅读课;一课时【目标确立】教学目标: 1、能通过读注释、查字典和老师示范下的模仿朗读,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查古汉语词典、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译读课文,积累文中“诫”“致”等常用文言词语和“书”式文体等文言常识,理解文章大意,理清行文思路。 3、能结合对诸葛亮的认识和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及作者的殷切期望,体悟语句内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2、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味文章的语言艺术。教学难点: 赏析精彩妙点,理

2、解语句内涵以及句间联系,体会作者情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策略说明】 本文短小精悍,词约意丰,字字珠玑,有谆谆告诫之意,含殷殷期望之情。在教学中要达成目标,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读”,以“读”贯穿课堂始终。当然,“读”的形式得丰富,拟打算采用听读、教读、诵读、跟读、默读、背读,个别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用不同的解读不同的感情去读等多种形式。通过反复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让学生熟读成诵,把握文章主旨,品味文章语言,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指导学习、生活。 七年级学生刚刚步入中学不久,浮躁贪玩任性的小孩子脾气尚存,各种行为习惯尚未养成,在这个时候学习诸葛亮的诫子书一

3、文,在他们的内心里埋下一颗宁静淡泊的种子,对他们立志定向,专心向学,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内容上虽然很有针对性,但实话来讲,这篇文章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一方面,他们接触文言文不多,相对于八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文言文字词和常识积累有限,对文言文的阅读感知能力较差。另一方面,这篇文章看似短小却不简单,全文均为议论式表达,内容抽象,内涵深刻,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阅历理解起来也是不容易的。因此,本文的学习,主要采取的还是“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老师的引导、注释的提示、资料的补充和同学的帮助等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之下,熟读成诵,译读理解,背读强化,研读拓展。【教学流程】1、导入 由溯源汉

4、字“书”导入新课,引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流传千古的书信,就是卧龙先生即诸葛孔明所写的诫子书。2、破题 结合注释解题,弄清楚“诫”“子”“书”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朗读题目,分别将重音落在“诫”“子”“书”三个字上,启发学生提出质疑。再总结归纳,提出学习这篇文章的抓手,也就是对应的三个问题: (1)告“诫”了什么? (2)对“子”的影响? (3)家“书”的语言艺术?3、告“诫”了什么?3.1试读、范读,正音断、停 请学生试读,请学生评价,指出问题;然后范读,学生模仿齐读。再针对其中读得不是很好的个别句子进行重音、停顿、连读等方面的指导。最后再齐读文章,检查指导效果。3.2自由诵读,疏通文意

5、 自由诵读文章,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找出阻碍文意理解的字词,然后小组合作,最后再全班集中解决大家不能解决的字词问题。落实字词比如“夫”“遂”等,并结合学生的情况,进行学法小结。3.3师生共读,检查文意的理解 老师用“当诸葛亮告诫儿子要的时候,他写道”的句式提问,学生用原文作答,师生共读文章, 检查文意的理解。3.4自由默读,梳理思路 自由默读文章,在文意疏通的基础上,梳理出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告诫了儿子?”和作者的行文思路,总结出“静”“俭”的重要,在梳理思路的同时,加深对文意的深度理解。3.5选取佳句,读送朋友 结合你的生活实际,选取一句你最有感触的句子送给自己或最好的朋友4、了解历史,知晓诫子书对“子”的影响 介绍诸葛亮的写作意图,以故事的形式讲述诸葛瞻的英勇事迹,凸显诫子书对诸葛瞻成长的影响,让学生从内容上认识到这篇文章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5、品读文章,感受“书”的语言艺术 从语言赏析的角度,再次诵读课文,选取最喜欢的一句诵读展示,然后展开语言特色的分析,再通过指导,采用个别读、小组读的形式,读出诫子书的语言美感来。6、背读文章,结束课堂 简短的课堂小结后,全班有感情地齐背课文诫子书。7、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掌握课下重点文言词语; (3)搜集家训资料,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