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01721 上传时间:2021-01-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教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时 测量的复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地对测量的知识进行创造性地回顾、整理、交流,梳理成知识网络,并初步掌握。2、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促进认知结构的进一步生成,并培养创新意识。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分类整理,系统掌握长度、质量计量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教学难点:能灵活的运用测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复习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测量”这一单元,大家了解了有关测量的哪些知识?谁愿意来说一说?(根据学生的汇报,有选择地进行板书)如: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吨 千克 克师:有关测量的知识还真不少,

2、今天我们就对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回顾整理(学生自主整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2交流展示:(1)同桌交流同桌交流讨论一下,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都整理了哪些内容?然后根据交流,讨论完善自己的作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同时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并且选出几份整理方法不同、比较全面的作品以备展示) (2)展示师点名,选出几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整理的内容(找两三名学生即可)要求:(1)展示过程中,说一说自己整理了哪些内容?采用了什么样的整理方法?3、优化再建,完善知识结构要求学生根据刚才的交流汇报完善自己整理的内容,同时,教师完善自己的板书: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3、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1)1枝铅笔长约2( )(2)一包饼干重约200( )(3)我国的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的总长约6000( )(4)一卡车西瓜大约重1( )通过本题的练习,让学生认识到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之间的区别,本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讨论不同答案。2、选一选:(1)苗苗的身高是142( )。 A:厘米 B:分米 C:米(2)一个鸡蛋约重70( )。 A:吨 B:克 C:千克(3)1千克和1千米比较( )。 A:1千克大 B:1千米大 C:无法比较(4)数学课本的宽是147( )。 A:毫米 B:厘米 C:分米(5)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4000( )。A:克 B:吨

4、C:千克通过本题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认识,可以让学生说想法。3、熊妈妈给小熊出了一道题:有一根80厘米长的铁丝,让小熊按每段8厘米的要求剪,在剪之前要先算一算,可以剪多少段?要剪几次? 让学生认真读题,明确题意,让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明确次数=段数1,然后列出算式。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1、自主检测通过今天的复习,相信大家对这一单元的知识又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自主检测题一、填一填:1、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都是( )单位,千克、克、吨都是( )单位。2、小青走800米用了8分钟,平均每分钟走( )米。3、5厘米=( )毫米 3000千克=( )吨5

5、00毫米=( )厘米 4300千克=( )吨( )千克4、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两圈长( )米,还差( )米是1千米。5、一根蜡烛长1分米2厘米,点燃一会后还剩5厘米,燃去了( )厘米。6、把3分米长的绳子对折成3份,它的长度变成了( )厘米。二、比一比,在()里填上或=。3000千克( )3吨 40米( )400分米 1吨( )999千克7米( )70厘米 50分米( )400厘米 8吨( )8020千克三、判断对错。(对的打 ,错的打)1、每块铁重250千克,4块同样的铁重1吨。( )2、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3、一条跳绳长20分米。( )4、一个足球重25

6、0千克。( )5、爸爸的一步比小军的一步长15厘米。( )6、5吨铁比5000千克棉花重。( )四、连一连。一头鲸鱼重60 分米数学课本长约200 吨火车每小时行70 毫米黑板宽约40 千米五、解决问题1、刘星离开家到学校上学,已经走了380米,还有620米就到学校了,刘星家离学校多少米?合多少千米?2、一辆自行车每小时行驶9千米,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这辆自行车的6倍,一列火车每小时比这辆汽车多行驶46千米,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3、有48吨货物,小车每次运2吨,大车每次运6吨,两车合运,几次可以运完?4、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现在有20名顾客,平均体重为60千克,他们能同时乘坐电梯

7、吗?5、从强强家距少林寺有129千米,强强和爸爸早上7时乘汽车出发,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上午9时能到达少林寺吗?(*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2、评价完善师:下面让我们来关注一下检测结果。(教师公布答案,同桌互评,最后让得A的同学举手,让出错的同学说一说出错的原因并改正。)第二课时 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复习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复习过程:师:时间过的真快,我们已经把这本厚厚的数学书学了一

8、半。同学们还记得你自己都学了些什么吗? 生根据课本目录会回答不同的内容。 师:学了那么多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第二单元的知识。是什么呢? 生:万以内的加、减法 师:老师这里有几道题要来考考大家,看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呢? 出示例题1题目:用竖式计算计算下列各题 175+162= 310-207= 259+148= 985-423= 325+464= 806-774= 师:老师先请同学来说说如果让你来完成你会怎么做? 多种回答:口算 竖式计算(引导竖式计算的注意点并及时板书) 师:三(1)班有三位同学已经把前面的三题做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做的怎么样? 出示错题:175+62=7

9、95 310-207=113 259+148= 1 7 5 3 1 0 2 5 9 + 6 2 - 2 0 7 + 1 4 8 7 9 5 1 1 3 3 9 7 学生评判并分析错因:题1数位没有对齐 题2没有退位 题3没有退位,横式上没有写结果 师:你们能帮他们改正吗? 学生口答改正。 师:三(1)班的同学可真粗心,他们为什么没有发现自己做错了呢? 预设回答:没有验算。 师:我们在做加减法时可以通过验算来检查自己刚才有没有做对。一道加法题的验算方法有哪些?减法题的验算方法又有哪些? 预设回答:加法题目: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次 和-加数=加数 减法题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差=被减

10、数 师:加、减法题分别有2种验算方法,在验算时同学们只要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就可以了。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地把剩下的三道题完成在数学课堂练习本上,其中最后一题要求验算。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问题。三位有问题的同学板演。 可能出现横式上写验算的结果。 师强调:验算是真正地再算一次,横式上应该写竖式计算的结果不能写验算的结果。 出示例题2:从西村到东村有几条路?哪条路近?近多少米? 看到题目集体回答从西村到东村有几条路?(2条) 师:同学们反应可真快,哪位同学眼更尖已经看出哪条路近了? 生:经过北村的那条路近。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预设回答:西村到北村的152米可以看成150米,北村到东村的5

11、34米可以看成530米,150+530=680米;西村到南村的455米可以看成450米,南村到东村的368米看成360米,450+360=810米。680小于810所以经过北村的那条路近。 生有不同的估算结果,应给予肯定。 师:大家都是用估算看出来的,那到底近多少米呢? 学生独立完成:534+368=902(米) 455+152=607(米) 902-607=295(米) 集体交流,强调单位不要漏写。 练习 、填上合适的数字 6 2 8 9 + 3 4 - 6 7 + 1 4 9 0 7 2 4 1 1 0 3 1 科技书故事书连环画原有674907715借出253416378还回137245

12、169现有 要求独立思考后完成在课本上。题理解借出又还回。板书设计:万以内的、加减法竖式计算时 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满十进一(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验算第三课时 四边形的复习复习目标:1、 会判断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学会初步的运用。3、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激发他们对后继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复习重点: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1、我们学习过四边形,四边形有什么特征?(4条边、4个角)2、判断:下列哪些图形是四边形?3、你认识哪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4、

13、上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5、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长方形、正方形与它有什么不同?师:研究四边形,除了研究边和角的特征,我们以后还将研究其他的特征。6、画一画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二、复习周长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一)复习1、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问:看到这两个图形,你想知道它们的什么?2、什么是周长?3、请估计下面这两个图形 ,哪个周长长?4、给出数据,计算各图形的周长。(二)练习与提高1、解决问题(1)学校操场的草坪长50厘米,宽35米,为保护草坪决定在其四周拉上绳子。那绳子最少要多少米?(2)一张长方形纸的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这张纸的周长

14、是多少米?如果用它撕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智力冲浪(1)估一估数学创新学习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然后量一量,再计算出这本书的周长。(2)拼一拼、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多少?、两个这样的长方形能拼成什么已学过的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学生可用多种方法)(3)剪一剪、从下面长方形中剪去一个长3厘米、宽1厘米的小长方形,剩下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如果这样剪,剩下图形的周长是多少?第四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的复习复习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3使学生初步

15、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师:上节课大家一起回忆了加减法题,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口算题。 (1)出示口算题25+10= 36+ 21= 50+50= 69-48= 86-54= 46-20= 67= 607= 803= 549= 366= 388= 师:同学们先观察一下上面的口算题有什么特点? 预设回答:第一行是加法题,第二行是减法题,第三行是乘法题,第四行是除法题。 师:原来这里的口算加减乘除都有了。口算题老师相信肯定难不倒大家的,不过现在老师有个问题需要大家来解决。假如老师要请一个同学做2题,那老师需要请几位同学来做啊? 预设回答:一共有12题口算,每人

16、做2题,122=6(人)所以需要6人来做。 开小火车的形式每个同学做两题,检查是不是需要6人。 师:看来这个问题也难不倒大家,确实是需要6人来完成。他是用什么方法把问题解决的? 预设回答:除法。 二、新授(1)师:上面的口算第四行中,大家找一下哪题挺特殊的? 生:388=46,因为它有余数。 师:对,现在我们不光会表内除法还会做有余数的除法了。那你们对有余数的除法还知道些什么? 预设回答:在竖式计算时商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 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2) 出示例题3 263= 35除以4,商 ,余 。 要求独立完成。 (3) 解决具体问题(区分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出示例题4:妈妈买了38个纽扣

17、,每件衣服钉5个,可以钉几件?还剩几个纽扣留作备用? 要求:先与同桌讨论,然后独立完成。 师组织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预设回答:有38个纽扣,每件衣服钉5个,38里有7个5还多3,所以 385=7(件)3(个).就是说可以钉7件衣服还有3个纽扣留作备用。 重点讲解商的单位是件,余数的单位是个。 (4) 练习 三(2)班一共有50本课外书,把这些书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本?还剩几本?如果要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最少需要增加几本? 要求独立思考后认真完成,两位同学板演。 三、课时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回忆了加减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大家还会把它们给忘了吗? 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

18、法竖式计算时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写余数除数第五课时 期中综合练习一、想一想,填一填。(24分) 1、3000米2000米( )千米 1米2分米( )分米 1500千克500千克( )千克 700千克300千克( )吨2、在里填上“”“”“”。 1吨800千克 6700千克7吨 1分米1厘米 8000米 8千米 735753 584548 02525+0 402581253、1吨( )千克 1千米( )米 30厘米( )分米 5厘米( )毫米 小红身高120( ) 数学书厚7( ) 一辆货车可载货4( ) 小东体重35( ) 一枚2分硬币重1( ) 4、被除数8=( )?,如果商是9,被除数最大

19、是( ),最小是(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在括号里写“”,错的写“”。(10分) 1、一包盐重250千克。 ( ) 2、一吨的铁比1000千克的棉花重。 ( )3、小芳指着一棵大树说:“它有12分米高。” ( )4、三位数减三位数,差一定是三位数。 ( )5、2508的积末尾有三个零。 ( ) 三、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一只老母鸡重4( )。 克 千克 吨 2、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千米、米、毫米、厘米 米、千米、厘米、毫米 千米、米、厘米、毫米 3、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则它们的( )。 周长相等 正方形

20、周长大 长方形周长大 北村 4、从西村到东村,哪条路最近( )。 东村 西村 南村西村 北村 东村 西村 南村 东村 5、44=84,最小填( )3 4 56、一个三位数,三个数字的和是26,这个数是( )。 899 999 898五、1、笔算下面各题(15分) 286 - 87 = 408= 467+533= 8025 = 3208=2、直接写出得数。(10分) 73-37 = 38 + 45 = 5607= 61 + 59 = 690= 5409= 270-90 = 720+280 = 340 + 470 = 112=六、解决问题。(29分)1、一条裤子69元,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价钱的2倍。买这样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5分)2、小明每分钟能打58个字。一篇稿件共500个字,8分钟后小明能打完吗?还剩多少个字没打?(6分)3、晨光小学一年级有男生378人,女生346人。已经检查身体的有398人,没检查身体的有多少人?(5分)4、一根绳子长17米,剪8米做一根长跳绳,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短跳绳,最多做几条短跳绳?(5分)5、老师给同学买了5箱矿泉水,每箱24瓶,每瓶3元钱,这些矿泉水一共要花多少钱?(用两种方法解题)(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