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方法(2022年3月18日施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方法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了加强政府非税收入以下简称非税收入管理,标准政府收支行为,健全公共财政职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法。第二条非税收入设立、征收、票据、资金和监视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方法。第三条本方法所称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国家权利、政府信誉、国有资资产所有者权益等获得的各项收入。详细包括:一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二政府性基金收入; 三罚没收入; 四国有资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五国有资本收益; 六彩票公益金收入; 七特
2、许经营收入; 八中央银行收入; 九以政府名义承受的捐赠收入; 十主管部门集中收入; 十一政府收入的利息收入; 十二其他非税收入。本方法所称非税收入不包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指计入缴存人个人账户局部。第四条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局部,应当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第五条非税收入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根据非税收入不同类别和特点,制定与分类相适应的管理制度。鼓励各地区探究和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第六条非税收入管理应当遵循依法、标准、透明、高效的原那么。第七条各级财政部门是非税收入的主管部门。财政部负责制定全国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和政策,按管理权限审批设立非税收入,征缴、管理和监视中央非税收
3、入,指导地方非税收入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财政部门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和政策,按管理权限审批设立非税收入,征缴、管理和监视本行政区域非税收入。第八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和统计报告制度。第二章设立和征收管理第九条设立和征收非税收入,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按以下管理权限予以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按照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立和征收。二政府性基金按照国务院和财政部的规定设立和征收。三国有资有偿使用收入、特许经营收入按照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的规定设立和征收。四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
4、入、国有资本收益由拥有国有资产资本产权的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按照国有资产资本收益管理规定征收。五彩票公益金按照国务院和财政部的规定筹集。六中央银行收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征收。七罚没收入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征收。八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政府名义承受的捐赠收入、政府收入的利息收入及其他非税收入按照同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的管理规定征收或者收取。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违背规定设立非税收入工程或者设定非税收入的征收对象、范围、标准和期限。第十条取消、停征、减征、免征或者缓征非税收入,以及调整非税收入的征收对象、范围、标准和期限,应当按照设立和征收非税收入的管理权限予以批准,不许越权批准。取消法律、法规规
5、定的非税收入工程,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办理。第十一条非税收入可以由财政部门直接征收,也可以由财政部门委托的部门和单位以下简称执收单位征收。未经财政部门批准,不得改变非税收入执收单位。法律、法规对非税收入执收单位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十二条执收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公示非税收入征收根据和详细征收事项,包括工程、对象、范围、标准、期限和方式等; 二严格按照规定的非税收入工程、征收范围和征收标准进展征收,及时足额上缴非税收入,并对欠缴、少缴收入施行催缴; 三记录、汇总、核对并按规定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非税收入征缴情况; 四编报非税收入年度收入预算; 五执行非税收入管理的其他有关规定。第十三条执收单位不
6、得违规多征、提早征收或者减征、免征、缓征非税收入。第十四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加强非税收入执收管理和监视,不得向执收单位下达非税收入指标。第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简称缴纳义务人应当按规定履行非税收入缴纳义务。对违规设立非税收入工程、扩大征收范围、进步征收标准的,缴纳义务人有权回绝缴纳并向有关部门举报。第十六条缴纳义务人因特殊情况需要缓缴、减缴、免缴非税收入的,应当向执收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由执收单位报有关部门按照规定审批。第十七条非税收入应当全部上缴国库,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占用、挪用、坐支或者拖欠。第十八条非税收入收缴实行国库集中收缴制度。第十九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加快推进非税
7、收入收缴电子化管理,逐步降低征收本钱,进步收缴程度和效率。第三章票据管理第二十条非税收入票据是征收非税收入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是财政、审计等部门进展监视检查的重要根据。第二十一条非税收入票据种类包括非税收入通用票据、非税收入专用票据和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详细适用以下范围:一非税收入通用票据,是指执收单位征收非税收入时开具的通用凭证。二非税收入专用票据,是指特定执收单位征收特定的非税收入时开具的专用凭证,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政府性基金票据、国有资资产收入票据、罚没票据等。三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是指施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的执收单位收缴非税收入时开具的通用凭证。第二十二条各
8、级财政部门应当通过加强非税收入票据管理,标准执收单位的征收行为,从头上杜绝乱收费,并确保依法合规的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第二十三条非税收入票据实行凭证领取、分次限量、核旧领新制度。执收单位使用非税收入票据,一般按照财务隶属关系向同级财政部门申领。第二十四条除财政部另有规定以外,执收单位征收非税收入,应当向缴纳义务人开具财政部或者省级财政部门统一监印制的非税收入票据。对附加在价格上征收或者需要依法纳税的有关非税收入,执收单位应当按规定向缴纳义务人开具税务发票。不开具前款规定票据的,缴纳义务人有权拒付款项。第二十五条非税收入票据使用单位不得转让、出借、代开、买卖、擅自销毁、涂改非税收入票据;不
9、得串用非税收入票据,不得将非税收入票据与其他票据互相替代。第二十六条非税收入票据使用完毕,使用单位应当按顺序清理票据存根、装订成册、妥善保管。非税收入票据存根的保存期限一般为5年。保存期满需要销毁的,报经原核发票据的财政部门查验后销毁。第四章资金管理第二十七条非税收入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或者按照管理权限确定的收入归属和缴库要求,缴入相应级次国库。第二十八条非税收入实行分成的,应当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那么确定分成比例,并按以下管理权限予以 一涉及中央与地方分成的非税收入,其分成比例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规定; 二涉及省级与市、县级分成的非税收入,其分成比例由省级人民政府或者其财政部门规定;
10、 三涉及部门、单位之间分成的非税收入,其分成比例按照隶属关系由财政部或者省级财政部门规定。未经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批准,不得对非税收入实行分成或者调整分成比例。第二十九条非税收入应当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收缴、存储、退付、清算和核算。第三十条上下级政府分成的非税收入,由财政部门按照分级划解、及时清算的原那么办理。第三十一条已上缴中央和地方财政的非税收入按照有关规定需要退付的,分别按照财政部和省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第三十二条根据非税收入不同性质,分别纳入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第三十三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加强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收益与一般公共预算资金
11、统筹使用,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制度,进步资金使用效率。第五章监视管理第三十四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非税收入监视管理制度,加强非税收入政策执行情况的监视检查,依法处理非税收入违法违规行为。第三十五条执收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承受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的监视检查,如实提供非税收入情况和相关资料。第三十六条各级财政部门和执收单位应当通过政府网站和公共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开非税收入工程名称、设立根据、征收方式和标准等,并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进步非税收入透明度,承受公众监视。第三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监视和举报非税收入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按职责受理、调查、处理举报或者投诉,并为举报人保密。第三十八条对违背本方法规定设立、征收、缴纳、管理非税收入的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分处分条例和违背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第六章附那么第三十九条教育收费管理参照本方法规定执行,收入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第四十条省级财政部门可以根据本方法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非税收入管理的详细施行方法。第四十一条本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