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发菌期管理[借鉴类别].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04388 上传时间:2021-01-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香菇发菌期管理[借鉴类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香菇发菌期管理[借鉴类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香菇发菌期管理[借鉴类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香菇发菌期管理[借鉴类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香菇发菌期管理[借鉴类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菇发菌期管理[借鉴类别].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接种后16天,是菌丝萌发和定植期,由于菌丝生长微弱,菌袋温度比室温低13,为给菌丝提供适宜温度,要将室温调为2829,每天要测定室温、堆温和袋温,其中以袋温为主调节室温和堆温。此时不宜移动菌袋,以防杂菌感染。3天内不通风或少量通风。接种后710天,菌丝向料内蔓延,袋温逐渐升高,将室温控制为2527。过7天开始翻堆,以后每710天翻堆1次。在翻堆时,逐袋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及杂菌感染情况。发现漏接种的菌袋或没有发菌的接种穴,应将其集中到其他地方,挖除霉点,并用510的石灰水涂抹患处,培养室每天通风12次,每次约30分钟。接种后1120天,菌丝进入旺盛生长期,各种代谢活动加快,袋温高出室温15,要特别

2、注意降温和通风。将室温控制为2024,每天通风12小时。接种后20天,因菌丝大量生长,袋内氧气不能满足菌丝生长要求,缺氧成为菌丝生长的限制因素,应及时揭去接种穴上的胶布,或用刺孔的方法增加氧气。第一次刺孔的时间在菌丝圈直径为810厘米时进行。用消过毒的牙签在菌丝圈前沿刺610个孔,孔深不能触及料层。当接种穴之间的菌丝相连时,用消过毒的毛衣针进行第二次刺孔增氧。当菌丝发满袋时,用消过毒的筷子在菌袋周身刺孔,刺孔的数目及深度,视温度及菌丝生长情况而定。温度高时多刺孔、深刺孔,反之少刺孔、浅刺孔。揭胶布或刺孔后,菌丝加速生长,菌袋温度会猝然升高。此时要加大通风量,并疏散菌袋,防止烧堆。经3050天,

3、菌丝长满菌袋,可进行菌筒转色和生理成熟管理。菌筒转色是香菇菌丝发育的一个特殊生理过程,也是菌丝发育成熟的标志。菌筒转色适宜的条件:温度1824,菌筒周围小气候的空气湿度为8085,有一定散射光及良好的通风条件。当菌丝长满袋后,应将遮阳物去掉,以增加室内光照。室温严格控制在2024,温差不要太大,少移动菌袋。若用大袋栽培,菌筒转色和生理成熟时间为2530天;若用小袋栽培,转色时间为1015天。在此过程中,菌丝逐渐倒伏并分泌褐色素,使菌筒由白色变为棕红色。转色条件适宜,菌筒转色均匀,菌膜厚薄一致,出菇整齐,则产量高,质量好。若转色太浅或不均匀,则出菇质量差,畸形菇多。若转色太重,菌膜过厚,则出菇慢

4、,产量低。香菇和其它大型真菌一样,菌体根据发育的阶段性,可以分为营养体和繁殖体。营养体是由菌丝组成的,称为菌丝体;繁殖体是产生孢子的结构称为子实体,子实体大型、伞状。一、香菇的菌丝体菌丝体是菌丝扭结形成的,香菇的孢子萌发以后,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伸长形成单核菌丝,称为初生菌丝,初生菌丝经过菌丝联合形成次生菌丝,次生菌丝反复伸长盘绕形成庞大的菌丝体,即双核菌丝体。香菇的次生菌丝有再生能力,取任何一段或一部分组织,在适宜条件下都可以分享和培养成纯菌种。香菇菌丝体有一个重要性,即在外界光线和空气的刺激下,可以形成棕褐色的具有光泽的被膜,称菌膜。菌膜具有防止杂菌侵入和保护内部菌丝不受外界不利气候

5、影响的作用。二、香菇的子实体子实体是产生孢子的结构,成熟的香菇子实体伞状。分为菌盖,菌褶,菌柄三个部分组成。1、菌盖,肉质,位于香菇子实体顶端,直径通常5-12厘米,扁球形,边缘内卷,成熟后渐平展。表面褐色,有些品种表面有浅鳞片。菌肉肥厚,中部有的达1厘米厚。2、菌褶。位于菌盖的下部形成有放射状排列的条片。一般呈白色或浅黄色,菌褶上孕育许多棒状担子,每个担子上产生四个担孢子,孢子椭圆形,无色、光滑。一个成熟的子实体可产生30-70亿个孢子,相当于高等植物种子的作用。3、菌柄。菌柄就是香菇脚,是子实体发育过程中输送水分和养分的器官,并起支掌菌盖的作用,菌柄中生至偏生、白色、内实,常弯曲,长3-5

6、厘米,粗0.5-0.8厘米,柄中部着生菌环,窄、易破碎消失。环以下部分常覆有鳞片。第二节 香菇的生活史香菇的生活史是指香菇从孢子体萌发,形成初生菌丝经菌丝联合形成次生菌丝,次生菌丝经生长发育吸收营养,分化成新的子实体的过程,即一个生活周期。在自然条件下需要8-12个月或更长时间。一、孢子苚发初生菌丝阶段香菇的孢子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萌发形成初生菌丝,也称单核菌丝,香菇初生菌丝生命力差,纤细,分枝较多,侵染性较差,单核菌丝期间很短。二、双核菌丝营养阶段当初生菌丝长到一定阶段,两个不同性状(来自不同菌体)的菌丝的细胞彼此沟通,发生融合,使一个细胞中含有两个不同性状的细胞核,我们称之为双核菌丝。

7、这种菌丝比单核菌丝粗状,生长迅速,生命力强,香菇营养阶段就是这种双核菌丝侵入寄主的基质中不断吸收营养、生长发育。人工种植香菇用的菌种就是这种纯培养的菌丝。三、菌丝成熟,繁殖阶段双核菌丝经一个阶段生长,发育形成十分致密的菌丝体不断聚集起来,在温、湿差,光线刺激下,互相萌结发育成原基。原基逐步发育成小菇蕾,菇蕾进一步发育成完整的子实体香菇。当香菇快成熟时,菌褶上的子实层上,形成担子,每个担子中的细胞核经核配,减数分裂形成四个担孢子,担孢子成熟以后,孢子连同水滴一起从担子梗上射出不同极性的担孢子,在适宜条件下又开始生长发育。第三节 香菇的生物学特性香菇和其它生物一样,对环境条件,营养物质有一定的要求

8、和一定的适应范围,本身又有其固定的特性,了解这些特性规律对于香菇的栽培及提高产量具有重大意义。一、香菇对环境条件有特定要求,影响香菇生活条件的各因子主要是温度、湿度、水分、空气、PH值,光照。(一)温度香菇对温度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发育阶段要求不同。1、菌丝体生长温度的要求。香菇与一般丝状真菌一样,担孢子萌发和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0-30,据日本大森清寿的资料,它在5下十天的菌丝生长长度为6.4毫米,在10下为13毫米,15下为40毫米,20下为61毫米,25下为85.5毫米,30下为41.5毫米。由此可见25是菌丝生长最适温度。香菇的菌丝比较耐低温。它们在菇木内即使受到-25的低温也不会死亡

9、。香菇不耐高温,在40下经4小时,42下经2小时,45下40分钟就死亡。因此,栽培香菇的菇木,菌棒切不可暴晒,因为夏季直晒阳光常使菌木表面温度达40-50,不利于香菇菌丝的生长。2、子实体分化时期对温度的要求。子实体分比时期所需的温度与菌丝体生长温度不同,温度比菌丝体生长时低些。香菇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是20,而子实体分化的最适温度在15左右。了解食用菌在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对食用菌生产影响很大。香菇在子实体分化的温度差异较大,大体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高温型:出菇中心温度为12-28,常用菌株有8500,广香47,8001,苏香3号,825等。中偏高温型:出菇中心温度为10-23,有的

10、高达26.常用的有C1-0.4,C1-20,苏香1号,闽优3号,闽丰3号、厦亚1号等。中温型:出菇中心温度一般菌株为10-22,但有的菌株为8-24,中温型菌株较多,常用的有L26,闽优1号,L11,农7,南朵1号等。中偏低温型菌株:出菇中心温度分别为8-20和8-22.常用的菌株有856、闽优5号、L087、867、LE204等。低温型菌株:出菇中心温度为5-18常用的菌株有LE-13、101、908、9101、N-06等。3、子实体发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子实体发育时最高温要比菌丝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低,比子实体分化时的最适温度要高些。(二)水分和湿度水分是食用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是新陈代谢,

11、吸收营养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香菇的新陈代谢,必须有适量的水分,水分不足或过多,都会阻碍香菇的生长发育。但在香菇的不同发育阶段,对其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1、水分和温度对菌丝的影响菌丝生长阶段,其前期比后期需水量少。菌丝生长时,菇木含水量不宜超过50%,以40-45%之间最佳;木屑培养基其含水量以60%左右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以60-70%为最适宜,如果含水量低于20%时,菌丝就处于干旱状态,从而停止生长。2、水分和湿度对子实体的影响子实体分化,特别是菇蕾长大,必须有足量的水分 和空气湿度。出菇阶段对水分和湿度的要求比菌丝生长时要高,菌棒含水量应保持在60%,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以85%为宜

12、。如菌棒含水量超过65%,空气湿度超过90%,温度超过20以上时,易烂菇,菇质松软,菌盖变成深褐色,长成后的鲜菇不易存放,干菇质量也不好。菌棒含水量低于35%,空气湿度低于60%,则子实体生长迟缓,且个体小,重量轻,并且长期处于50%的相对温度会使小菇干燥枯死。在菌棒含水量适宜,气温低于20,温差大于8时可以多得花菇,菌棒含水量在35-40%;空气湿度在65%左右,温差大于10,气温低于15可以多得花菇。(三)空气香菇是好气性真菌,氧气和二氧化碳是重要生态因子。在正常的空气中,氧的含量约21%,二氧化碳的含量是0.03%,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时,氧气分压就会下降。过高的二氧化碳积累必然会影

13、响香菇的生命活动。一般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积累达到1%时,香菇的生长发育受阻;达到5%时,香菇就停止生长,氧气不足对菌丝体的生长发育和子实体的发育有抑制作用,甚至会使其死亡。缺氧时菌丝借助酵解作用暂维持生命,但同时消耗大量营养,菌丝易衰老,甚至会很快死亡,一些霉菌或其它杂菌却乘机滋生,均应注意空气流通,须经常进行换气,避免二氧化碳积累过多而带来有害作用。(四)光照香菇是需光菇类,但在不同发育阶级对光的反应不同。香菇孢子不宜被阳光照射,若将孢子置于阳光下5小时,其发牙率降至5-6%。营养生长阶段,完全不需要光线,否则会抑制香菇生长,菌丝在阳光下会形成茶褐色菌丝膜和瘤状突起。随着光照度的增加,生长

14、速度下降。相反,在黑暗条件下生长最快。菌丝进入繁殖阶段就需要光线,在完全黑暗条件下,菌丝一般不能形成子实体。光线不足,出菇的质量昨数量都受到影响。子实体发育阶段也需要光线,但必须是散射光。影响香菇子实体分化最适光照强度为10勒克司。(五)酸碱度(PH值)酸碱度对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分化均有重要作用。香菇菌丝喜酸性环境,PH值在3-6的范围均能生长。其中以4-5.5最为适宜,而大于7时则停止生长。木屑栽培在出菇高峰期的PH值为3.7-4.这里所提到的PH值,并非指配制的培养基或培养料的PH值,这是因为培养基质经菌丝生长其PH值要下降。配料时PH自然即可。二、香菇营养条件的要求香菇是木腐菌,终身营腐生

15、生活,依靠酶解作用,从培养基质中吸收碳源,氮源以及矿物质元素,生长素等作为自身的生长发育物质。(一)对碳源的要求碳源是香菇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元素,是香菇细胞组成的原料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源。香菇可以直接利用单糖、多糖,通过香菇菌丝分泌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水解酶,氧化降解培养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使这些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淀粉,脂肪等进而再分解成糖原,直接能被吸收利用。在代料栽培中添加糖类(蔗糖、葡萄糖等)麸皮或米糠、玉米粉等,都是很好的碳素来源。香菇细胞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培养正常生长、提高出菇效果。香菇原基发育及子实体形成取决于碳素是否足够营养基中的含糖量。有关报道认为,当

16、糖的浓度达到8%时,子实体发育良好。(二)对氮源的要求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基础物质也是香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不可缺少营养基础。一般蛋白质、氨基酸、尿素和各种铵盐均是香菇菌丝生长发育氮元素来源。但硝态氮、亚硝态氮不能为香菇菌丝所利用,一般木屑中的含氮量均低于香菇正常发育所需要的总氮量,大大限制了香菇子实体的发生,也影响香菇质量。但不同树种的木屑含氮量不同,含氮量高的木屑,香菇产量高,质量好,代料栽培中往往添加麸皮或米糠,是氮素来源之一,再适当地添加有机氮成份。能使菌丝生长大大加快,也能使产量增加,质量提高。木屑培养香菇培养料中常加一定量豆粉就是这个道理。但太高浓度的氮元素,例如各种蛋白

17、质,氨基酸浓度超过0.02%香菇原基形成受到影响,据实验,在营养生长阶段,培养基中的含氮量以0.016-0.064%为宜,含氮量低于0.016%时菌丝生长受阻,在子实体发育阶段,培养基中含氮量宜在0.01-0.032间.此外,碳和氮的比例也要适当,一般认为香菇菌丝生长和原基分化,培养料中最适碳氮比为25:1,子实体形成阶段碳氮比为30:1-40:1为好。氮源过于充足,营养生长旺盛子实体反而难以形成,在代料栽培中香菇菌丝体蔓延生长后,木屑培养料中尚残存大量含氮化合物,就会促进菌丝体的营养生长,使菌丝生理成熟推迟,菌丝不易倒伏转色,从而抑制子实体的形成。因此应适当控制含氮化合物含量,根据木屑本身含

18、氮量多少和不同香菇菌丝的特性加以增减。添加氮素化合物的原则是:最熟高产品种添加氮素可以少些,约占营养料15%,而晚熟品种可以适当增加到20%。(三)对无机盐类的要求香菇在生长发育中还需要一定的无机盐类、即氮、磷、钾、钙、镁、硫及微量元素锰、铁、锌、铜、钻等盐类。这些无机盐均参加香菇生长发育的代谢过程,并直接参与构成香菇的细胞成份。某些微量元素与保持细胞渗透压平衡,促进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其中磷、钾、镁最为重要,包括其它微量元素在内,培养基中含量已能满足香菇菌丝正常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需要。维生素B1是香菇必要的维生素之一,它能促进各种营养代谢的正常进行,它丰富地存在于马铃薯、麦芽、酵酶、米糠,麸

19、皮中,如使用这些原料制作营养基时,可以不加外添加维生素B1.第二章 栽培袋制作香菇传统的栽培方法是用木椴栽。随着栽培技术和工艺进步,袋料栽培已取得成功。下面介绍一下袋料栽培的一般技术。一、栽培季节安排香菇属于中温菌类,菌丝生长最适合温度20-27,出菇温度15左右,是低和变温结实性的伞菌。新法栽培可以人为控制,不完全受自然条件的局限。根据我地区的气候特点,可安排两个栽培区:第一栽培期:三月份开始制栽培袋,五月中旬至六月上旬脱袋出菇。栽培品种:中温偏高型。第二栽培期:五月制栽培袋,七月上旬脱袋出菇。栽培品种:中温或中温偏低型。二、栽培袋制作(一)配方配方一:杂木屑78%、麦麸18%、玉米粉2%、

20、石膏粉2%。配方二:杂木屑77.5%、麦麸2.0%、糖1%、石膏2%、硫酸镁0.3%。(二)拌料先用3目铁筛将木屑过筛,把过好筛的锯末、麦麸、石膏等按配方比例干拌均匀,再与干料混匀并用清水调至含水量55-60%,PH值自然。人工拌料时必须反复拌搅4-6遍,保证原材料和水份混合均匀。拌料时间2小时内完成。(三)装袋装袋机装袋装袋方法:拌好的培养料添进料斗后,用一端开口的塑料袋套在装袋机出料口的套筒上,左手紧握袋,右手托住袋底头往内用力推压,使入袋内的料达到紧实度,此时托袋的右手顺其自然后退,当料装至离袋口6厘米处时,料袋即可退出,并传给下道扎口工序。扎口:采用棉纱或撕裂袋扎口,操作时,先增减袋内

21、培养料,使之达到2.1-2.3公斤(袋的规格是15*55CM)继之,左手抓袋,右手提袋口簿膜,左右对转,使料紧贴,不留空隙,然后把沾粘在袋口上木屑清掉,纱线捆扎口三、四圈后,再反折过来扎三圈,袋头即密封。袋口一定要扎紧,防止透气感染杂菌。拌料至装袋结束,在四小时内完成。3、手工装袋装袋方法:用手把料装入袋内1/3时,把料袋提起在地面上轻轻蹲几下,让料落实,再用拳起的四指将料压实,质量标准及其它工序同机装。无论是机装还是手工装袋,松紧度标准:以五指抓袋料,中等用力有微凹为宜,手拿料袋明显凹陷,两端下垂,培养料有明显断裂痕,说明太松,而手用力捏而过分硬实说明偏紧。要当是拌料、装袋、当是灭菌,不能隔

22、夜。(四)灭菌擦净粘在菌袋外的培养料方可进行灭菌,灭菌方法有高压与常压两种。目前生产中一般采用常压灭菌法。装锅方法分两种:1、锅仓内打层排放(或筐装),每层摆放四至五袋,袋与袋之间不要紧贴,每层架间稍留有空隙,锅仓壁四周保留3-5厘米距离,便于蒸汽上下运行,没有死角,使温度均匀。2、不设层架井字形排列,锅仓装满为止。灭菌时开始火力要猛,锅仓不能漏气,使温度在4-5小时内迅速上升到100.保持100的恒温时间,要根据装锅的方法,装袋多少而灵活掌握。容量在1000袋以内,采取打架分层排列法,锅仓内的蒸汽能正常均匀的上下运行,灭菌8-10小时,装量在1000袋以上,2000袋以下,灭菌12-14小时

23、;如果采用南方大型罩膜灭菌灶,装量在2000-3000袋,袋与袋之间间隙小,(蒸汽上下运行不均匀,再因容量大,料袋中心部位升温缓慢,灭菌时间要保持16-20小时)。所谓的灭菌时间,是指保持100,中途不停火,不降温。锅内水量不足时,要加热水防止干锅,灭菌后,待锅内温度降至60以下出锅,料袋出锅要小心搬运,防止损伤,并要放在消毒处理的培养室或干净清洁的屋内并井字排放冷却。(五)接菌接菌方法分培养室就地接菌和专用菌室接菌两种。1、“一锅一室”接菌法,采用此接种量法,培养室的养菌量必须同灭菌锅当日的灭菌量相等同,料袋灭菌后一次性进入培养室进行空间消毒灭菌,不菌后工作人员一次性接菌结束,不再搬动,就地

24、养菌。培养室应在接种前三、四天进行消毒灭菌,方法是:用3%的来苏尔或3-5%的芥纷溶液进行喷雾消毒,封闭门窗24小时,打开通风2小时,排除药物残留的气味,然后再喷一次0.5%的敌敌畏除虫。接种前再一次消毒灭菌:把所有的工具及菌种都要入室内,每立方米用气雾消毒剂2克薰蒸30分钟(头一次灭菌用量可稍大一些)或用福尔马林每立方米10毫升,高锰酸钾5克,混合密封薰蒸1-2小时。后种方法对人的眼睛、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在室内消毒灭菌目前很少用,多数是用气雾消毒剂代替。就地接菌的培养封闭条件要好,在消毒灭菌后进行接菌过程中,室内外界空气不能进行流通交换,否则会影响接菌效果。接种前,菌种要进行预处理:先将菌种

25、瓶的表面用75%的酒精涂擦消毒,再把菌膜放到菌架上,在酒精灯火焰口的情况下用接种耙将料面老菌膜及菌种瓶上层1-4的菌种去掉。接菌按严格无菌操作的规程进行。接种者穿白色清洁的工作服,戴上医用手套,用70-75%的酒精消毒双手。当料袋温度下降到30 ,便可以进行接种。培养室就地接菌可以边打穴边接种,不贴胶布。打穴工具:用直径1.5厘米的铁制或木制棒钻孔打穴;每袋正面打四穴,(或正面打三穴,背面打三穴)。打穴前,把所有的接菌工具都要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灭菌,再用75%的酒精涂擦菌袋接种面,边打边迅速将菌接种入穴内。打穴深度2-2.5厘米。菌种要与培养料结合紧密,不留空隙,菌种于穴口微凸起1-2毫米,形

26、成“钉帽状”,并要稍压紧。接种配备3人一组,分别为传袋、打穴、接种流水作业,一般每次接种1500袋需要安排两组,一次性完成。接种时,尽量避免人员走动,相互谈话,妨碍接种效果。如果气温高,接种时间要安排在深夜或凌晨气温低时进行。培养室就地接菌虽然可以节约胶布,接种方便,速度快,但一定要严格按接菌要求的规程进行,接完后,不要搬动。无胶布封口基内水分易蒸发,培养室的空气湿度要保持在65-70%,否则,菌咱易干缩,影响成活率和容易感染杂菌。2、无菌室接菌培养室大,灭菌量小,可采用无菌室接种。没有专用的无菌室,可以在房间的一角用宽幅簿膜制成小房间代替,要求设有缓冲间,封闭后不能与外界空气流通交换。无菌室

27、和缓冲间要安装30瓦紫外钱灯一支,在接菌前,采取上述的药剂灭菌后。再用紫外线灯灭菌30分钟,要采取边打穴,边接种、边封口。接种时,菌种瓶口要始终用酒精灯焰封住,用接种器在菌瓶内提出菌种,迅速的通过酒精灯焰区,把菌种接入穴内。继之,把剪好的3.25*3.25的胶布贴封穴口,菌种要接足量,并要微凸,胶布要贴在穴中心,四边等宽、粘牢。一般每瓶菌(500克菌瓶)可接20袋左右。一批接完后,要开门窗换气30-40分钟,再接第二批重新灭菌。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采用新的灭菌接种技术:室内悬挂一台消毒器,打开定时开关,根据接菌室的大小,灭菌30-60分钟,即可接菌,此法省工省时,无异味无刺激,可采用先打穴套袋法,

28、不贴胶布。从实践中看效果很好。1、摆袋方法平地堆叠法,按井字形橫直交叉,前期每行排4袋,依次重叠10层,计40袋为一堆,一般15平方米可堆摆1200袋左右。摆袋时,菌袋的接种穴应朝向侧面,防止上下袋压住菌穴影响透气,造成闷种。起架摆放养菌法:可根据架层间距离的大小,每层摆三、四层袋,起架摆袋,由于室内菌袋密度大,一开始摆袋就要三袋横直交叉,以利于通气和防止堆温超标。2、养菌温度菌袋培养期间,要注意根据不同的生长期观察气温、堆温和菌温的变化,人为的加以调节,防止高温危害。萌发期:接菌后的菌袋,入室头三天为萌发期,菌种块的菌丝处于恢复和萌发阶段,菌温一般比室温低1-2,此时室温宜掌握在27左右,这

29、样能使袋内料温处于菌丝生长最佳温度中萌发。生长期:接种4-5天,接菌穴四周可以看到白色绒毛状菌丝时,说明已定植发育,半个月后,通常菌温会比室温高出2-3,此时室内温度调节到25为宜,平地摆堆的袋可由原来的4袋交叉重叠调整为3袋交叉,使堆温相应降低,防止发生高温。如果室温低于24,可以暂缓调整。旺盛期:养菌20-25天后,菌丝已处于旺盛状态,此时用胶布封口穴的袋应拱起一个豆粒大的通风口,让氧气透进基内,供氧的菌丝呼吸加强,代谢活跃,自身产生热量,此时菌温会比室温高出3-4,这阶段如果堆温于室温,要采取调堆形,疏松散热,以2袋交叉成井字形堆叠。养菌怕高温,受高温伤害的菌丝将严重影响出菇的质量和产量

30、,甚至绝产。成熟期:菌丝生长转为旺盛期后,色泽洁白、粗壮,生长速度加快,至35天左右,分枝浓密的菌丝蔓延整个袋面。随着菌丝生理趋向成熟,菌体表面出现瘤状突起,至51天左右,纽结的瘤状可达三分之二。此期温度管理要控制在20-30度之间,并要加强通风换气,另外,要把生长成熟不同的菌袋分类堆放管理。通常在22-25条件下,一般品种在55-60天左右即可生理成熟。采用不贴胶布封口的菌袋,半个月要低温养菌,温度控制在14-20之间,因为香菇菌丝生长发育温度范围下限是5,而在低温区,空气中杂菌孢子少,并且不适宜其生长发育。香菇菌丝虽然在低温中发育慢些,但菌丝壮,可有效的防止杂菌污染。培养室人为的增温容易使

31、空气干燥,不贴胶布的穴口失水,以自然温度养菌为最好。条件不具备的单位,仍要使用胶布封口。3、加强通风换气菌袋培养期注意通风换气,可结合调节温度。气温高时,选择早晨和夜间通风;气温低时,中午前后通风;袋堆大而密时,多通风;菌袋高时勤通风。加大空气流量,不仅可降低温度,且空气新鲜,菌丝生长健壮,减少杂菌污染。4、暗光养菌菌丝培养宜暗光,如果光线强,菌袋内壁形成雾状,表明基内水分蒸发,会使菌丝生长迟缓,后期脱袋出现脱水,而且菌袋受强光刺激,原基早现,菌丝老化,影响产量,因此,菌袋培养期间,必须暗光。5、及时翻堆检查菌袋在养菌期间,要翻堆4-5次,第一次在接种后6-7天,以后每隔7-10天翻堆一次,翻

32、堆时,做到上下里外侧向等相互对调,目的是使菌袋均匀的接触空气和温度,促进发菌平衡。翻袋要认真检查,发现杂菌要及时处理。6、菌袋杂菌污染的处理方法:轻度污染,只是在菌袋扎头或是在菌袋某一漏孔发生杂菌小菌落,没有蔓延的,可用注射针吸取福尔马林和75%的酒精各50%的混合注射感染处,药液浸过感染点后,并用手指轻轻按摩表面,使药液浸透菌体,然后用胶布封好注射口。穴口污染,杂菌浸入接口和胶布边而香菇菌丝还正处在生长状态,不受多大影响的菌袋,可用5-10%石灰水上清液,或50%多菌灵400倍液等,涂患外,但药液对香菇丝同样有杀伤力,用药时要尽量少伤害香菇菌丝。另外,两种药不能同时使用,因前者是碱性,后者是

33、酸性,同时使用会引起中和失去药效。如果发现死菌,应重新接菌。严重污染,杂菌污染口大,或污染点多,无可救药的,应采取破袋取料,拌以3%的石灰溶液闷堆一夜,摊开晒干,重新配料,装袋灭菌,再接种培养。如发生链孢霉污染,应立即用塑料袋套住然后连袋烧掉或深埋,避免孢子飞扬传播,造成环境污染。室内养菌一般为60天左右。第三章 出菇管理当菌袋在室内发40-50天营养生长已趋高峰,菌丝积累了丰富养分,于是进入了生殖生长期。为了促进生殖生长,在菌丝直透以后,就逐渐增加透光度,这样到了60天左右,便进入了野外脱袋阶段。首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菇棚的搭建,菇床整理及塑料簿膜的购买等,脱袋要适时,如果脱袋太早,

34、菌丝没有达到生理成熟,菌筒就不转色,即是转色其菌膜簿,色泽浅淡“人造树皮”难以形成,香菇产量、质量都受到影响。此外过早脱袋菌筒水分散失而失水,长姑比较困难。如果脱袋太迟,菌丝老化,袋内黄水积累,会引起霉菌污染,同时会造成菌膜增厚,影响原基发育和今后长菇。适时脱袋是关系出菇产量的质量的重要环节。一、野外菇棚野外菇棚是袋栽香菇后半生下地脱袋、菌筒排放野外的出菇场地,具体要求与设计:场地选择:要求阳光充足,冬暖夏凉,日夜温差较大,避北风,靠近水源,环境清洁,地势平坦,交通方便。菇床整理:野外场地选择好后,便可开沟做畦,整理排放香菇菌筒用的畦床,即为菇床。床面宽1.4米左右,可立放香菇菌筒9-10条,

35、长度视场地可长可短,但太长给通风浸水操作带来不便,一般掌握在10-15米为好。视具体场地而设地上床或地下床。地势低洼地方设地上床,床高在15-25厘米为宜,地势较高、土质沙壤、排水良好的场地可设地下床,床深10-20厘米左右,床与床之间设人行通道,宽40厘米。动工时先开好浸水沟,沟面60厘米,深70-80厘米,长度视场地面积而定,沟边可用木板夯实。有条件的单位,浸水沟四周砌砖,水泥抹面,也可用塑料簿膜代替。浸水沟主要用于香菇后期菌筒浸水补充水分。设排筒架:脱袋后的香菇菌丝体,称为菌筒。菌筒采用竖立的斜排法。因此,必须在菇床上搭好排筒的架子。架子的搭法是:先沿菇床两边每隔2.5米处打一根木桩,桩

36、的粗细5-7厘米、长50厘米、打入土中20厘米。然后用木条顺着菇床架在木架上形成两根平行杆。在杆上每隔20厘米处,钉上一支铁钉,钉头露出木杆2厘米。最后靠钉头处,排放上直径2-3厘米,长度比菇床宽10厘米的木条作为横枕,供排放菇筒用。搭加后,再在菇床两旁每间隔1.5米处插上横跨床面“”形木条,木条一定要结实,作为拱膜架,供罩塑料簿膜用。搭遮荫棚:野外菇场由于日光直接照射,菌筒水分容易蒸发。为了防止阳光,曝晒必须在菇床的上方建造遮萌棚,要达到“三分阳、七分阴、花花阳光照得进”的效果。材料可以就地取材。春季四周可种上向日葵,玉米、最好沿棚架四周种上豆角等,使其藤叶蔓延伸到架顶上,棚顶遮盖物可选用板

37、皮、树枝、玉米杆、茅草等。棚架高度一般为2-2.2米,菇棚主柱以长2.5左右为宜。四周也要用板皮、树枝等遮萌。迎风面要挡严一些。场地消毒:菇棚搭盖和菇床整理好后,在菌筒入棚之前,应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杀虫。可在床面和四周撒上石灰粉和喷上来苏尔、敌敌畏等。山地菇场的畦床上面可撒灭蚁灵或夫喃丹等农药,防止蚂蚁危害。二、脱袋标准:1、菌龄:菌龄60天,从接种日算起,经过发菌培养,到离开培养的天数为菌龄。这个是时间参数,受培养期的温度和管理条件及品种,温型不同而有差别。通常在22-25的条件下,一般品种菌龄60天左右即可达到生理成熟。如气温低、菌丝生长缓慢,其菌龄可超过百日,主要是菌丝体内所需要的“积温

38、”是否达到本菌株的要求。2、形态:生理成熟的菌袋,其菌丝表面会出现瘤状凸起物,占整个袋面的2/3左右,这是香菇菌丝生理成熟时趋向生殖生长阶段的一个明显标志。3、色泽:菌丝洁白,长势旺盛,接种菌或袋壁局部出现红色斑点。4、基质:菌袋用手抓有弹性感,如果基质仍有硬感,说明菌丝还处于伸长时期,尚未转色,要等待其成熟。三、脱袋排筒方式:脱袋时,先用刀片在筒袋两端簿膜转圈割开,再顺袋直割1-2条口将膜脱掉。然后把菌筒放于菇条的排筒架横条上,立筒斜靠。菌筒的靠位比例是在为1/3处靠于横条。筒距3-4厘米。四、脱袋要掌握和注意的事项1、要选择晴天或阴天上午,而雨天、刮西北风不能脱袋。2、气温高于25或低于1

39、2暂不脱袋,如遇气温不适,可先把菌袋搬到野外菇棚排于床架上,可在菌袋上用刀片划线、破膜增氧,待气温适时再脱袋,脱袋最适温度为18-22.3、要边脱袋,边排筒,边盖膜。脱袋的菌筒由“裹膜”到“露体”,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否则菌丝易受损伤。4、对局部被污染的菌袋,在脱袋时,只割破未污染部位的簿膜,把污染部位的簿膜留住,防止杂菌孢子蔓延。若是污染部分大,可把污染部分砍掉,把无污染的部分接起来,一般3-4天可形成菌筒。五、转色催蕾脱袋后,进入菌筒转色期,也就是菌筒“人造树皮”形成的关键阶段。1、转色过程菌筒脱袋后,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菌筒表面逐渐长出一层洁白绒毛状的菌丝,接着

40、倒伏形成一层簿簿的菌膜,同时开始分泌色素,吐出黄水珠,菌筒开始由白色转为粉红色,通过人工管理,逐渐转成棕色,也就是“人造树皮”的形成。这种转色通常是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需12天左右,再经3-4天温差刺激后,便萌发菇蕾。2、转色催蕾管理的技术措施控温,脱袋后的菌筒1-4天要罩严菇床簿膜,不必翻动,让菌丝康复生长。罩膜内温度控制在23-24,相对湿度85%为好。5天以后18-22为好。当菌筒表面长满白色气生菌时,说明已复壮。此时要揭开畦床上罩膜通风,每天一次20-30分钟,若气温超过25,每天早晚揭膜通风,增加氧气。喷水:7-8天后,菌筒分泌出黄水珠,此时应结合揭膜通风,连续两天给菌筒喷水。第一天用

41、喷雾器喷水,把红水珠喷散,并罩好膜,第二天用电动压力喷雾器或喷壶向菌筒急喷,把黄水冲冼净,冲后不要急于罩膜,如果马上罩膜,菌筒吸水多,湿度过大,就会出现白色菌丝继续生长,难以倒伏。如果水量低,表面干燥,可继续喷水1-2天,迫使其尽快转色。变温,菌筒转色须结合变温管理,当菌丝成熟后,如果突然遇到恶劣环境条件的刺激,菌丝生活力突然下降,继续生存受到威胁,菌丝就不断的输送养分,增加分泌色素,使其形成一层韧性保护膜来维持和延续自己的世代,这样“人造树皮”就加快形成。因此须人为变温3-4天。具体做法:白天把菌床上的簿罩严,根据天气情况不通风或少通风,使床内温度升高2-3,夜间10点左右,气温下降时,揭开

42、簿膜,让冷空气袭击。这样日夜温差可达到10以上,连续进行3-4天温差刺激,菌筒表面就出现不规则的白色裂纹,诱发形成原基,并分化成菇蕾,所以又称变温催蕾。刺激:一是进行干湿差的刺激,二是进行光暗差的刺激。干湿交替的刺激有利转色,喷水后,空气越流通,菌筒越易转色,因此既要喷水,又要注意通风,在使之干湿交替的同时,还要防止通风过量菌筒失水。光暗差的刺激:菌袋在室内培育时,一般光照较暗,脱袋后在野外菇棚内宜“三分阳、七分阴”的刺激,有利于转色和诱导原基的分化,在畦内罩膜的光照,至少要25勒克斯,对转色有利。六、出菇的管理生理成熟的菌筒,在外界环境条件的诱发下,形成子实体原基,然后分化成菇蕾。从菇蕾到子

43、实体,一般只需3-4天,气温低时需6-7天,这时期称为出菇阶段。出菇阶段管理的总纲是:温、湿、气、光“四要素”。子实体发育温度范围5-25均可,但以151-2最佳。气温低于5时,子实体无法形成,1-15长速慢,菇肉厚,品质较优,但产量少;25左右发育快,肉薄、易开伞,色黄至白,质量差。若温度过高时,原基形成后也难以分化成菇蕾。香菇为好氧生物,出菇期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菇场光照秋季以“三阳七阴”为好,春季以“四阳六阴”,夏季以“二阳八阴”或“一阳九阴”。各地区和不同年份均有着差别,所以依据香菇的生理特性灵活掌握,科学的进行管理。根据我区的气候情况,管理上要采取如下技术措施:1、春夏季脱袋

44、出菇属于反季节栽培,我区春季雨水少,空气干燥,夏季日照时间长,高温天气集中,出菇棚要选择通风阳凉,空气新鲜、水源充足,水温凉爽,太阳照射时间短的地块。创造一个阴凉、湿润、通气性好的生态环境。有条件的采取半地下式栽培较为理想。半地下畦床制作规格:作畦方向根据地势能排水为宜。首先在畦床上挖土开沟,宽1.1米,深35-40厘米,床底挖成凹形,床底中间挖一条6-8厘米高,宽5-7厘米的小水沟,床的两端各开一个进水口和出水口,摆袋和架棚同常规。这种半地下式结构的畦床,在高温和闷热天气时,床底可长流“跑马水”有利于降温,保湿。从实践看,效果较好。2、香菇原基能否形成并顺利生长生育成子实体,取决于昼夜温差,

45、菌筒含水量,空气温度和菌筒表皮干湿差;子实体形态是否正常,关键在于温差和通风供氧,因此在管理上要采取以下方法:气温高于20以上时,管理上要以降温为主,可采取加厚阴棚复盖物,畦沟内灌水,盖膜两头通风,若气温高于25闷热天气,盖膜四周全揭开,使空气流畅,白天应增加喷水次数,日3-4次,午后视气温情况向棚四周喷水降温增湿。晚间盖膜可以全揭开,雨天薄膜半遮,可视菌筒干湿情况微喷水或不喷,喷水后,不能马上覆盖薄膜,防止高温,高温造成霉菌生长。出菇期空气湿度以90%左右为宜,通常薄膜内呈一层雾状并有水珠说明湿度适宜,若无水珠说明偏干,应喷水加湿,若水珠下滴,则为偏湿,应加强通风,降低湿度,避免过湿造成霉菌

46、侵袭为害。掌握每天上午采早熟的菇,即菌盖已伸展卷边似“铜锣”的。当天采菇,当天加工。每采完一潮菇后,要揭膜通风8-12小时,让菌筒表面稍干,晴天再进行喷水保湿管理。每采完一批菇后,要清理残留的菇蕾及杂菌污染处,采下的菇却的凹陷处长出了白色菌丝,说明菌丝已复壮了。此时要制造温度差使菇蕾发生,连续3-4天即可。七、菌筒浸水补肥香菇是靠菌简供给养分和水分生长的,养分是逐渐分解,水分一经长菇却很快消耗。因此,经过几批长菇后,当菌简重量明显下降时, 子实体形成受到抑制,如不及时浸简补水,产量就会受到影响,为了使菌丝尽快恢复营养生长,加速分解和积累养分奠定了继续生菇的基础。就必须及时浸水补肥,第浸一次水就长一潮菇。所以菌筒浸水补液是香菇新法栽培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技术环节。一、测定标准当菌含筒水量比原来减少1/3时说明失水,应浸水。发好菌袋一般为1.9-2.0公斤,而当重量只有1.3-1.4公斤时,即含水量减少30%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