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村民居几处龙形雕饰赏析.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05230 上传时间:2021-01-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丁村民居几处龙形雕饰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丁村民居几处龙形雕饰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丁村民居几处龙形雕饰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丁村民居几处龙形雕饰赏析.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丁村民居几处龙形雕饰赏析摘要:丁村民居中的龙纹分布较多,在木雕、石雕、砖雕中都有体现,主要分布在搭挂、门枕石和柱础石上。这些纹饰主要以“卷草龙”、“拐子龙”、“游龙”几种风格呈现,造型的丰富多变体现了浓厚的乡土风情。对丁村民居中龙纹雕饰的研究,有助于加深了解丁村民居的雕刻艺术,进一步认识丁村民居所蕴含的深层艺术文化。关键词:门枕石;拐子龙;卷草龙;搭挂;龙吻丁村民居地处北温带的山西南部,依傍汾水而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生存宝地。丁村人遗骨的发现使之闻名国内外,同时被发现、保护的丁村民居也是地方的瑰宝之一。丁村古院落的年代并不很久远,建筑体制也并不庞大浩荡,但它的独特性却不容忽视。首先它是以丁姓

2、为主的族群发展形态;其次整个村落的房屋建年贯穿明、清和民国三个时间段;最后整个村落布局精良,便利生活之需和风水之说;具有这些独特条件的丁村民居自然与众不同。丁村民居得以保留并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依附于建筑上的三雕艺术,以木雕最为突出,石雕和砖雕数量次之。览之三雕,主要体现了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期盼,因此题材多是“凤凰牡丹”、“博古书香”“平安吉祥”等传统寓意的纹样;不过也有几处较有特色的雕刻,如11号院的东厢房门枕石正立面是一头健硕奔走的毛驴,侧立面则是一大串铜钱,借此寓意“屡进钱财”。一 龙纹的分布自明代以后,由于政策相对宽松,民居建筑中龙纹的使用颇多,在丁村民居建筑中就能找到不少。这

3、些龙纹分布在门枕石和柱础石上的较多,其次还有搭挂、雀替、牌匾、照壁和屋脊等处。丁村民居中的龙纹不仅是模仿宫廷贵族的延续性产物,同时也与流行在晋南的枕顶、剪纸、版画和女红的创作手法多少有些相似;这种举一反三的各类艺术创作的融通并不少见,就像制作苗银的工匠往往善于从妇女们的刺绣中获得灵感。二 木雕中的龙纹丁村民居中的龙纹样式变化丰富,但主要有“草花拐子龙”、“卷草龙”“游龙”三种风格。在木雕中较为具象的一处龙纹就在皇帝敕造匾牌(11号院)上,其体态健劲、翻云腾气,围绕着中央文字一共有六条游龙(正面);经漆饰后游龙的遍体黄鳞,与文字底饰的宝蓝色形成了鲜明对比,富丽又不失庄重。另外像“双龙戏珠”、“龙

4、凤呈祥”等祥瑞题材在丁村木雕中也较为重要,10号院的正房搭挂中就表现了这一吉祥图案;在整个正房的五组搭挂中,龙凤内容的纹饰安排在第二、四组,以对称图案呈现。两组相同内容的龙凤搭挂中,均以双龙戏珠为中心,左右两侧处于龙尾后再追随一凤;气势充沛的双龙正在戏耍一只“龙珠”,它们分别以其前部的左爪、右爪共触龙珠,且其余各爪都不同程度的弯曲、后蹬,充分体现了神龙的运动感。除此处之外,以抽象风格所体现的龙纹,在木雕中也有很多处,但雕饰面积都较小;例如14号院(一进院的北向厅门)的木雕云头中就隐藏着龙的身影,如果粗略观察根本不容易发现。在与房檐平行的插件上刻着这两条草花拐子龙,其左右对称,各踞一龙,单个龙纹

5、的外形大致是长边在上、斜边在下的直角三角形,而整个龙身就是一个三角形适合纹样。龙身的处理以直角曲折线为主,将龙头置于错综盘曲的纹饰中央,并且除龙口外上、下、后方均与龙身有衔接处,因此一眼望去,常常只能看到繁复的结构,并不容易辨认。三 石、砖雕龙纹在丁村石雕和砖雕上所出现的龙纹,几乎都以浅浮雕的形式存在,装饰意味较强。主要分布在门枕石、柱础石和照壁等处。14号院东厢房(南屋)的右侧门枕石上的卷草龙颇具王者风范,在门枕石近似正方形的立面上,龙纹填满了整个画面,仅在右上角和左下角留有部分空白。龙体以“反C”形状呈现,将龙尾置于左上角的手法使整个龙身犹如从天而降;其次雕刻师将龙爪处理的偏大且成云朵状,

6、虽看来不甚锋利凌人,但却给雕饰制造了好似在腾云驾雾的效果。这种龙纹身体结构清晰,也无陪衬图样,可以直接辨认出头、身、爪、尾。同样的艺术处理手法在其(14号院)一进院的厅房北向门柱础石上刻画的更为丰满,工匠将龙爪的面积扩大,使视觉效果大大丰富。这种处理方式的递进充分体现在此院东厢房(北屋)的门枕石上,最终甚至省略了尾部、前爪等。在门枕石中除了有较多的卷草龙纹外,草花拐子龙也比较常见,如11号院(二进院)的西厢房(南屋)门枕石上的龙纹就类似前述云头龙饰,是一幅适合纹样,其头、角、爪、尾都较清晰。还有一处的龙纹较为独特(1号院大门墙饰),既有卷云状的龙爪、卷曲游走的体态,却又与拐子龙身体各部粗细均匀

7、的特点很相似,似乎是这两种风格的融合。四 屋脊龙形雕饰除上述的木、石、砖三雕上的龙纹外,较为具象的还有屋脊龙雕,如关公庙的屋脊正中央,就有两只相对而行的游龙,屋顶的高度在一般视线观看下均以龙的头、身为主。在这组雕饰中,除了龙的头部较为明显外,其身体部分饱满健硕,几乎是一个粗细没有变化的“S”形,其四爪和尾部都没有像在位置较低的雕刻中那样被精心刻画。而更多见的要数龙吻,几乎在每个屋顶上都可以找到,这些龙饰基本上只有硕大的头部,而将整个屋脊充当龙身。与浅浮雕中的龙头相比,屋脊龙吻雕刻清晰,即使牙齿也颗颗分明;加上立体雕刻的体积感较强,使龙雕看起来气势凛凛、威严庄重,如10号院东厢的屋顶龙吻就非常突出。丁村民居中的龙雕纹饰分布较多,其纯朴灵动的艺术特色反映了丁村作为乡土民居的艺术气息。在院落形制较为普遍的状态下,装饰于建筑之上的雕刻工艺就成了区别于他人,展现自身的独特条件;因此遍布丁村雕刻中的龙纹就成了研究丁村民居的重要媒介,同时为龙纹装饰艺术在村落民居的演变发展研究提供了可观、可查的信息资讯。参考文献1、丁村明清民宅-陶富海-临汾三晋文化系列丛书-19952、丁村-李秋香-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丁村明清民宅木石雕刻及丁村文化探究与启迪-张中红-今日湖北- 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