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施工中过渡段的施工技术研究.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07121 上传时间:2021-01-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桥梁施工中过渡段的施工技术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公路桥梁施工中过渡段的施工技术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公路桥梁施工中过渡段的施工技术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路桥梁施工中过渡段的施工技术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桥梁施工中过渡段的施工技术研究.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公路桥梁施工中过渡段的施工技术研究摘要:路桥过渡段的施工好坏直接关系到整条道路的安全舒适与否,“桥头跳车”作为路桥过渡段常见病害表现形式,其一直困扰着整个公路建设施工。本文针对路桥过渡段常见的病害,对做好公路桥梁施工过渡段的施工提出了几点技术要求与指导,以期能为我国道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些许借鉴。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过渡段;施工技术我国道路建设在近些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人们对公路建设的安全性与舒适 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道路发展的需要,桥梁设计在整个公路建设中所占的比 重也不断提高,而桥梁过渡段的设计在桥梁设计中可谓是重中之重,其设计的好 坏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与舒适与否。在进行桥梁过渡段

2、的施工时,若不注意进 行研究,很有可能出现桥台路基沉陷的情况,不但影响道路交通,而且在维修时 也会花费甚多。因此在进行桥梁过渡段的施工时,不仅要确保有高质的材料,还 要有先进施工技术的指导。 1.道路桥梁段施工存在的问题分析 伴随我国高等级别公路的发展与实践,各级公路管理部门与施工单位对桥梁 过渡段常出现的“桥头跳车”等病害的危害也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这也引起了 相关部门与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具体的公路桥梁施工中也得到了体现。但对实际 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可以发现,“桥头跳车”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在很多新建的 高等公路上也比较普遍的。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 原因有:对桥梁路堤

3、缺少详尽的地质调查,有关部门和单位未能根据实际地形对 桥梁进行合理设计;过分注重桥头跳车处得治理方法而缺乏对整条线路的系统研 究;在进行技术研究与治理时,缺乏综合治理的思想。 桥背的地基通常是较软弱的,控制好这块地基就是控制好桥头跳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我国己经多种方法来处理软弱地基,例如换土法、减少附加应力法,还有超载顶压法等等,具体的运用方法还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这样能有效的改善地基的性能从而提高其承载力,使沉降现象得到有效的减少,桥台与路基的沉降差的缩小也避免了错台现象的发生 桩基础通常是在修建软土地基上的桥台时采用的,若是软土层较厚时要修筑高路堤那么软土就可能在回填材料的质量影响下而

4、侧向挤压,从而给基桩带来很大的侧压力。其后果就可能使桥台发生水平方向的位移或者转动,会给桥内和桥台造成一定的损坏,还可能造成支座和仲缩缝的损坏。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最大程度的减轻回填材料的质量,也可以加强地基土,或者就采用基桩的方式,减弱其侧向流动的强度。 2.公路桥梁施工过渡段的技术研究 在路桥施工的过渡段经常会发生路基和桥涵不均匀沉降的现象,从而出现台 阶,而这些台阶在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就会使车辆在行使中出现非常明显颠簸与跳 动。又因荷载原因,这些台阶也经常会出现两边高中间低的形状。这些台阶的产 生会使车辆的速度受到限制,而车辆速度降低的程度要视路面情况与台阶高度及 车辆类型而

5、定。一般情况下,当车辆在距离桥头台阶150-200米的距离时就应开 始减速,当驶过台阶后大约也是这个距离,才能开始加速或恢复正常速度。而当 出现较高公路线形和较高桥头引道路堤时,就会发生沉陷与变形危险,路基还会 出现下沉现象,很可能导致路面裂缝、积水等。这些病害严重影响了车辆的行驶, 使其产生颠簸、振动、跳车等,使车辆产生噪音。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 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 2.1巧妙设置桥头搭板 在实际中采用桥头搭板方法来防止“桥头跳车”现象是目前较常见的处理 方法。在设计时,为了消除沉降差,避免行车的不适感,一般来说,最有效的桥 台搭板的长度应为足以保持其坡度在3-6以下,且能承受全部的

6、行车荷载的 搭板。因此,若假设施工后沉降为10cm,按坡度5计,那么桥头搭板的长度应 在20m以上,但这对于高速公路中大部分的中小桥来说,是很不实惠的。加上实 际施工中搭板的长度相对较短(10m),所以,设置桥头搭板对较大差异沉降 来说仍旧无能为力。此外,对已建的高速公路进行大量调查资料也显示,桥头搭 板对于过渡较小沉降差来说效果明显,但在较多情况下又增加了一些新病害主要 有:在路堤桥台衔接处虽无明显跳车,但沉降差从桥台处转移到路基与搭板之间 或是在枕梁处发生局部下沉而引起“二次跳车”现象;重交通荷载作用下的搭板 可能因脱空而发生折断,这样不仅未能消除跳车现象,而且还可导致路面开裂, 雨水下渗

7、使得土基受到破坏;搭板在与桥台的衔接端拱起也会使路面遭到破坏。 2.2软弱地基处理 桥头软弱地基在路堤填上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较大工后沉降是导致桥台与路 堤沉降差的主要因素。通过多年的工程实践和总结,现在高速公路的软墓处理中 常用的有两类:一是排水固结法,二是复合地基法。排水固结法包括袋装砂井、 塑料排水板、超载预压,真空堆载预压等,复合地基法包括水泥搅拌桩、粉喷桩、 钢渣桩等,两类方法各其适应性和特点,排水固结法工程造价较低,但预压工期 较长,工后沉降较大,而搅拌桩复合地基可以大大减小地基总沉降量,并能使之 在较短时间内趋于稳定,但其工程造价较高,且施工质量不能完全保证。实践证明,软土地基沉降引

8、起的桥头跳车在大多数高速公路上并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工程造价和施工工艺的原因,桥头地基处治,没有打穿软土 层,从而导致软弱下卧层产生较大的工后沉降;二是软土地基路基堆载时间不充 分。 2.3采用轻质型填料 2.3.1采用粉煤灰 粉煤灰与一般细粒上相比,其具有自重轻、压缩性小、强度高、透水性能好等优点。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可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整体性材料。用其填筑路堤,可有效减小桥头路堤的总沉降。 2.3.2采用泡沫聚苯乙烯EPS材料 EPS用于填筑路堤可显著减小地基的附加应力,从而减小地基的沉降量,且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能满足上部路面结构层和行车荷载作用的强度要求,并且符合刚度

9、要求。 2.4设置柔性桥台 从作用机理看,柔性桥台基本等同于加筋土挡墙。采用柔性桥台结构来降低 桥台的刚度,缩小桥台和路堤的刚度差,使其衔接处的行车荷载压缩变形和填土 固结沉降均匀过渡,达到消除路面纵坡突变防止桥头跳车的产生。但柔性桥台一 般适用于个别简单桥梁结构形式,而且施工难度大。对路面进行抛高处理等来减 小桥头的纵坡突变在大多数高等级公路中只能是作为其它处理方法的辅助措施。 但土工格网作为一种平面结构,其对路基刚度的提高有限,但对填料的要求却比较高,更重要的是由于土工网的锚固作用只能阻止桥头较短距离内路堤填土的沉降,而对桥头路堤其它区域只能减小部分的路基压缩变形,不能消化由于地基沉降所产

10、生的变形量,而地基沉降在大多数桥头跳车中起着主要作用。因此,土工网对于减小由于桥头压实度偏低造成的附加变形较为有效,其适用于地基条件较好情况下的桥头跳车处理。目前,设计部门较多采用的是将搭板与土工格栅加筋结合的方式处治桥头跳车。 3.结语 综上所述,要减少乃至消除路桥过渡段常发生的病害,必须要根据当地实际 情况,对桥头路堤处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充分考虑路堤填筑高度、公 路等级等,并结合公路施工的经济技术指标,采取多种措施,以对路桥过渡段进 行处治,这样才能达到公路施工的质量要求,以提高道路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参考文献: 1孙明.浅论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过渡段施工技术创新.城市建设,2008(2)。 2肖海军.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过渡段施工技术基础研究.中国城市经济,2010(12)。 3常坤.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过渡段施工技术要点研究.经营管理者,2010(6)。 4范小刚.论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过渡段施工技术的问题和对策.科技资讯,2011(1)。 5秦永.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过渡段施工技术的发展研究.城市建设,20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