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绿色策略在医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new.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12179 上传时间:2021-01-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刍议绿色策略在医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new.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刍议绿色策略在医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new.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刍议绿色策略在医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new.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刍议绿色策略在医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new.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刍议绿色策略在医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new摘要:医疗建筑设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公共建筑设计,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做到布局合理、节省能源、减少用地、亲近自然,是每个医疗建筑设计人员所要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的问题。绿色策略在医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对于解决以上问题有很大帮助,开辟了医疗建筑设计的新局面,值得我们大力提倡和广泛应用。关键词:绿色策略;医疗建筑设计;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低碳”、“绿色”的观念渗透到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在建筑行业,也出现了“绿色建筑”的最新理念。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与此同时,给人们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使用空间,

2、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作者就医疗建筑设计中的绿色策略的应用,谈一下自身肤浅的见解,以期与同行交流探讨。 一、自然采光和通风 医疗建筑设计中,在节省能源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的舒适程度。自然采光和通风作为影响人们舒适度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设计中应该得到充分考虑。自然采光和通风好的建筑可以实现室内温度和湿度合理调控,减少空调耗能和用电照明。要想形成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环境,需要在设计中保证以下几个方面: 1.要保证医疗建筑南北向为主,南偏东5-15为最佳角度。 2.要选择合理的开口位置和面积,这样有利于促进夏季空气流通。 3.要注意控制冬季的气流强度,防止热交换过于频繁影

3、响室内温度。 4.影响自然采光的因素有很多,周围建筑的反射情况、窗户的面积、材质、朝向、倾斜度等,都是影响自然采光的因素。设计者应该根据医疗建筑具体的地理环境、日照条件和周边环境,合理设计,提高自然采光率。 二、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对于医疗建筑来说,良好的环境能够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愉悦身心,有利于他们的康复;同时,良好的环境也能使医务工作者心情愉快,提高工作效率。在医疗建筑设计中,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协调发展。通常来说,在设计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保护自然。在医疗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避免破坏生态平衡。 2.要利用自然。对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的新能源要合理

4、利用。同时,要利用水资源、绿化带等无公害的自然资源,给人们提供美的享受和生活上的方便。比如,在道路两旁种植杨树、柏树等,夏天可以遮阳挡雨,冬天可以防风保暖;通过不同形状、高矮、颜色的植株的搭配,构成律动的风景,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3.防御自然。在医疗建筑设计中,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地质情况,有针对性地提高建筑物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引入自然。在医疗建筑设计中,要将阳光、植物、天空等自然因素与室内环境结合起来,让医生和患者亲近自然,融入自然。 三、合理布局 节省空间 随着我国人口增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用地的面积与人口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在医疗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合理

5、布局,争取提高空间使用效率,降低土地使用面积。 针对上面的情况,很多大型综合性医院纷纷采取了集中式布局的设计模式。这种布局模式基本上可以分为水平集中式和垂直集中式两种。然而,在节省土地的基础上,也不能过分集中。在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具体空间的具体用途,区别对待。像医技科室通常为门急诊、住院部资源共享,可以进行集中布局,这样不仅可以节省空间,降低建筑成本,更主要的是还能够方便病人看病就医。而像其他不适宜采用大进深的平面和高层集中式布局的空间设计,则建议采用低多层高密度的布局,并尽可能采用自然采光通风来实现高效和节能的目的。 四、交通便利 通行舒畅 医院作为人流进出密集的地区,且作为保证人们生命与健康

6、的服务机构,必须保证交通线路的通畅。这不仅关系到就职医生上下班是否便利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关系到患者就医是否方便快捷,尤其是重症患者,能否第一时间得到救治的问题。在医疗建筑设计中,我们通常将交通情况分为车流和人流两种,车流包括急救车流、门诊车流、出租车流和服务车流;人流可分为医护工作者、门诊患者、急救患者和探视家属。在医疗建筑设计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解决医院外部的交通问题: 1.总平面设置可以考虑将急诊和门诊口分开,单独留出急诊的快速通道,方便急诊患者就医。 2.将主入口设在2楼,这样可以将人车分流,人和车分别选择不同高差的道路,形成立体交叉,避免拥堵。 3.留出医护人员的专用进出口

7、,实现医患分流。 4.将机动车停车场设置在地下,实现人车分流。 五、优化病房护理模式 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目前,在大多数医院的护理单元,还沿用中廊式建筑模式。然而,随着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医院规模的扩大,复廊式护理单元在全国各大医院也不断涌现。各种建筑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比如开放式护士站护理单元模式具备平均巡视距离最短,并且与各病室的距离基本相等,且易监性最好的特点;而复廊式具备平均巡视距离比中廊式短,易监性好,但如果均设天井则巡视距离的优越性明显降低等特点。这就需要医疗建筑设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模式,以达到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和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目的。 六、因地制宜 革新

8、技术 在医疗建筑设计中,要根据不同的气候、经济、人文等需求,做到因地制宜,利用最新的建筑技术,提高建筑的使用功能。针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分明的特点,医疗建筑设计对于以下施工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 (一)利用中庭 调节问题 首先,在冬季,中庭是一个封闭的大暖房,在“温室作用”下,成为医疗建筑环境的热缓冲空间,起到保温节能的作用。 其次,在春秋过度季节,中庭是一个敞开的空间,使室内形成良好的通风环境。 最后,在夏天,中庭是一个通风良好的大凉棚,通过在中庭上设置百叶遮阳板,起到遮蔽阳光照射的作用。同时,中庭上的天窗还可以形成自然风。 (二)遮阳板系统 遮阳板系统的最新技术的应用,满足了遮阳板

9、系统在医疗建筑设计中既要遮挡夏天的直射阳光,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又要保证冬季的日照和阴雨天室内的光线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建筑的舒适度。 结束语: 总之,绿色策略在医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建筑使用者的舒适程度、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意义重大。绿色策略在医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是医疗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该继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促进医疗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晋明,俞卫刚.浅谈医院冷热源及其系统设计.暖通空调,2009. 【2】张志勇,姜涌.从生态设计的角度解读绿色建筑评估体系.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4). 【3】刘超,沈晋明.绿色医疗建筑的评价.洁净与空调技术,2010. 【4】沃尔特,吕晓靖译.美国绿色医院建筑演进过程.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