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1]1.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8913906 上传时间:2021-01-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1]1.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本次期末考试的命题紧紧围绕北师大版第十册教材的重点进行命题。题型涉及到各章节的知识点。对知识点作重点考察,由重点知识引申出的判断题和实践与应用题紧紧贴近生活,充分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这份试卷放在期末考试中,正迎合了们本次测试的目的。二、结果及分析优秀人数:379人优秀率:71.8%及格人数:501人及格率:94.9%三、成绩与不足(一)成绩1、老师、家长、学生重视本次考试做到有惫无患。我们在期中考试结束后,就为期末考试的数学科复习作了安排计划。家长和老师共同配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复习题由各班分单元制定,制定的依据是教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平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2、出现的缺点与不足。整理成一张张复习题单,每天一小张,学生学得比较轻松,教师也容易抓住每个班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复习,做到了适时、高效。2、考前对教材知识进行比较,确定答题要点。本册教材的几个单元,涉及到小学阶段中的百分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等重点知识。为此,考试前与学生共同分析这些知识中的重点,归纳多种题型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如:解答表面积和体积的实际问题时,往往有单位名称的变化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多数同学由于粗心,忘掉换算。针对这个问题,让学生在读题时就画出题中的单位名称。用这个办法来突破这个老大难问题。3、从卷面反应出学生能牢固、灵活的掌握基础知识,举一反三,填空、判断、选择题准

3、确率高。4、计算准确性提高,如直接写得数,解方程准确率高。年组正确率达到95%以上。5、应用题并不难,学生能仔细正确分析,理解题意,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列式解答。(二)存在问题及原因1、学生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开。进入高年级,学生一刀切都是95分左右的现象几乎不存在了。随之而来的是具有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表现越来越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客观存在的原因有来自于家长的、学生自己本人的,也有来自于我们教师的,这种差距我们都应该努力缩小。2、基础知识的训练应继续坚持住,训练到位,争取100分的不丢点。每一种题型都是由基础知识延伸出去的。教学中不能靠题海战术来提高成绩,这样势必有我们练不到的题。比如,本次考试中,判

4、断第二题,年组正确率仅有72%,考后大多数同学和老师认为平时没练到。但如果教学百分数时,紧紧抓住百分数的特殊性来教学,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轻松答对这道题。3、这不能充分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审题不认真,没能理解题意是本次学生考试最大的问题,如填空第(8)题:填重复的单位,没有往下读,不理解题意。应用题第(4)题,两个问号,有的学生只答一个问号。第一个问题有的学生没有仔细审题,算出六个面的表面积,而没有注意是没有盖。最后第6题,题里设置一个陷井,一个条件是没有用的,而有的学生把所有的数据都用上,没有仔细读问题,所求的是什么,丢分较多。也可能是干脆没有理解题意。4、数学转化思想还没有建立。如操作题第

5、1题,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部分学生没有建立空间观念,但也没有新自动手操作,剪一剪,折一折丢分实在可惜。这道题的准确率年组的准确率只达到80%。5、简算题丢分较多。尽管区里说简算题可简可不简,但我校要求严格,没有简算不给分,尤其是第二题。这两道题考察的是带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以及乘法分配率的灵活运用的小数分数混合运算题,更考察的是四年级所学的乘法中两个因数,一个扩大,另一个缩小相同的倍数这个知识点,学生没有灵活而牢固的应用。四年级的知识不扎实。而且本册书没有小数、带分数的运算题,超出教材的范围。所以学生答的并不理想。准确率只有70%。6、思考不够深入。看折线统计图,问上升和下降趋势的原因是什么?多数学生没有写出深层原因。而且“非典”离现在较久远了,当时学生还小,记忆模糊,所以分析不到位,没有想的太多,只答表面现象“因为得病人多”和“得病人少”,很浅层认识。(三)对今后教学的反思1、针对教村容量大,知识点多的特点,教师应工夫在课前,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概念公式的补充和强化,只有这样才能把基础知识部分答准确。2、加强应用灵活性的训练。解答应用题不能只停留在平时练习的题型上,学生只是按部就班的求问题。没有根据具体题目来解答。为了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在今后的练习中,采取一题多变的形势,在变化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中训练学生思维。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