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科及服务体系的建设意义研究.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23842 上传时间:2021-01-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科及服务体系的建设意义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科及服务体系的建设意义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科及服务体系的建设意义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科及服务体系的建设意义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科及服务体系的建设意义研究.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科及服务体系的建设意义研究目前,我国疾病谱已从急性传染性疾病为主,过渡为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心理、社会和环境导致的慢性病为主,医学重心从治疗向预防前移,预防医学蓬勃发展。据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 年)(卫疾控发201234 号),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有确诊患者 2.6 亿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占我国总死亡人数的 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 70%,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现代医学健康管理学和中医治未病学几乎同时受到国家决策领域、医学科学领域乃至普通民众的高度关注,无不企望在该领域找到现代医学与中医学,以及国家决策和普通民众共同参与的、

2、高度融合的、有效的慢性病预防医学体系。这表明,构建协同创新的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科及服务体系已成必然和可能。1 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的提出。医学界逐渐形成这样一个共识,从科学一元论哲学思维考虑,医学研究对象只有一个,从长远趋势看,中西医必将彻底融为一体1.多学科交叉基础上的中西医融合将在 21 世纪得到很大发展。中西医目前的差异是研究同一对象但在不同层次上的差异。在中西医结合医学阶段,中医和西医是各自独立的医学体系;中西医融合医学阶段,将形成新的医学体系,这个医学体系有新医学;2、中华医学;3、创新医药学;4、整体医学;5、系统医学;6、健康医学;7等不同称谓,他们必然是高于中医也高于西医的更

3、高层次的医学,集中西医优点之大成的新医学体系。中西医融合是由中西医两个医学体系结合开始,各自其中精华的、科学的、可契合的内核融为一体,形成更高层级的融合的新医学体系。中西医融合从每个很小的领域结合融合,积少成多,进而产生一个个中西医融合的医学领域,再进而扩展到更广的整体的医学领域,从量变到质变,形成更高层级的中西医融合医学。中西医融合是艰苦求索的过程,需要医学工作者几代人的付出,而最终将是自然而然的过程。现代医学在有意无意地借鉴吸收了中医的理念,其主流已充分认识到西医的局限性,如看病不看人、分科过细、心身分离、过度依赖检验和药物、重治疗轻预防,以及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性等慢性病井喷式发病控制乏

4、策等,也认识到中医的科学性,如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因人而异等,新提出且发展迅速的整合医学、替代医学、心身医学、功能医学、营养医学、行为医学、生活方式医学、环境医学、生态医学、社会医学、预测医学,自然医学、音乐医学、运动医学、健康医学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等都能从中医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医学观念中找到依据。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医学研究和服务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越来越重视初始的、全面的、内在与外在的病因,医学评价领域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等结局指标,而不是过度关注中间指标。医学的发展方向尤其重要,如果继续以疾病为中心,

5、不能解决发病人群的爆发之势,就必须修正方向。中医学虽然古老朴素,但以健康为中心,提倡上医治未病;,也应该是医学的基础和未来。中西医融合要力戒以一种医学统一另一种医学、某一种医学先进于另一种医学、两种医学全部融合的错误思维干扰,应从实践的有效性、可行性、经济性和科学性评价,应从最广大人群及每个人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整体健康受益效果来评价,不能从单一病种、局部阶段、部分人群来评价。总之,中西医融合必须处理好局部与整体、静态与动态、机械与有机、生理与心理、个体与社会、社会和自然的关系。2 构建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科及服务体系的意义。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是中西医融合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如果说疾病医学是研究

6、医治疾病,而健康医学是研究保持维护促进人的健康,是人类应该追求的目标,即让健者(相对于已病人群患者而言,指追求健康接受健康管理的未病人群)外而天、地、人和谐,内而精、气、神饱满,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心身整体健康,而不仅仅是得了病再去治疗,满足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健康管理作保障。中西医各自最科学、最精华、最容易融合的部分,首先可能也应该表现在健康医学,而非疾病医学。由于中医学的整体观与现代医学的还原论是指导两个医学体系的核心理念,在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模式下很难将两者统一融合起来,但在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学模式下,即回到各自医学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也就是在中医治未病领

7、域和西医预防医学领域,两者目标统一,又各自优势明显、优势互补,都需要从整体宏观层面考虑和解决问题,如生理功能、心理、社会适应性,不像研究疾病一样过于关注细枝末节的实证验证等,如分子、基因、细胞、组织、器官,以及病毒、细菌、营养成分、致病因子等,应该而且必须把中医治未病与现代健康管理学完美地融合起来,率先形成比较成熟的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科及服务体系。整体预防是两者共同的指导思想,较西医其他任何领域更重视整体性。赵氏等8认为,中医治未病与现代医学健康管理在预防思想上和操作层面上都具有相融性。牛氏等9提出,在建立疾病风险评估模型过程中,可以把现代医学中疾病的危险因素与传统医学的病因病机结合起来,以

8、拓宽疾病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领域。李氏等10通过将心理学、中医学与临床医学有效整合,建立三位一体;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创新服务体系。总之,学术界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在构建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领域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中西医融合预防医学的影响下,势必也要渗透影响到疾病医学领域。同样,在这一领域,仍是其中有优势的一部分率先形成中西医融合疾病医学。常人无论多么健康,总会在某个时期产生疾病,因此,预防医学和疾病医学不可分割,防治一体,相互促进,两者共同形成中西医融合健康医学。广而言之,中西医融合也就意味着东西方哲学、文化、科学和人才的融合,成为中医走向世界,实现人人共享健康之天下大同;的一把金钥匙。3

9、 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学科和服务体系。治未病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中医治未病理论认为,疾病的形成是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由人体内外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是通过自我养生和医助干预可预防的,包含未病先防、欲病救萌、已病防变、瘥后防复,贯穿在疾病发生发展的各环节,其重点是未病先防,防治损害健康的所有疾病,因此必须通过综合手段持续干预,整体预防。中医治未病与西医零级预防和三级预防一脉相承。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人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健康管理是以个人和人群的健康为中心,借助医学、管理学和信息技术,通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来实现的。以人为本,以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念和治未病理论为指导,以健康管理为构架为平台,以中西医健康养生保健指导为主要手段,健者为主体,自我饮食、运动、情志及起居养生为基础,医助为辅,给予药物和非药物干预相结合,从而构建中西医融合的健康管理学科及服务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