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行为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宏观作用与意义.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26696 上传时间:2021-01-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行为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宏观作用与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城市规划行为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宏观作用与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行为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宏观作用与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行为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宏观作用与意义.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城市规划行为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宏观作用与意义摘要:城市作为资源集结和资源消耗的集中地,既消耗资源又产生新的资源,如何整合利用好城市的各项资源,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要体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念,要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关键词:城市是人类在数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改变赖以生存的环境,创造着高度物质文明的集中地,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生命有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制约和依赖构成的统一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通过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使人与自然和谐,走

2、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城市是资源形态转换的主要个体 1.1资源的定义 资源一般是指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物质财富,或是指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质。是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生产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1.2以最小的资源损耗比例推进社会发展是城市规划行为的主要任务 城市作为资源集结和资源消耗的集中地,既消耗资源又产生新的资源,如何整合利用好城市的各项资源,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要体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念,要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城市建设不能再重复单靠增加资源投入来推动发展的老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

3、,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型城市,保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进一步调整提高城市建设节约水、能源、土地等资源和治污、防灾减灾的技术标准,纳入到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中,以法制手段保障和促进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要实现这一多元、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在这项艰巨的系统工作中,城市规划工作要积极发挥先导作用,合理配置城市各项资源,使城市的发展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中来。 2.以资源为实施对象的市政规划行为应注意的要素特点 2.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城市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 我国城市用水占全国水资源消耗量的30%以上。城市人均用水量由1990年到2000年整

4、整翻了一番。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总量的增加,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城市用水量及工业用水需求量还将增加。全国三分之二的城市供水不足,四分之一的城市严重缺水,雨水和污水回用率低,节水机制尚不完善,对用水需求缺乏合理制约。因此,我们要认真落实关于城市节水和水污染治理的各项政策,运用市场规则,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完善城市各类用水的水价和超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合理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我们同时还要加大城市节水技术和节水设施的普及推广力度,以污水减量化和资源化为目标,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强城市中水回用技术与水处理设备的开发应用,处理好水处理设施布局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注重

5、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 2.2以城市供热收费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当前我国城市使用的主要是化石能源,且存在粗放使用和无节制浪费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在过大的能源消耗及生态环境破坏的基础上实现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既是由于市政管线布设不合理,缺少分户计量等枝节部分规划造成的。作为上一层面的市政管线的缺失引发的建筑单体个体的行为弥补。这种缺少统一模数限制和规划的弥补行为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运行缺憾。 应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在市政及住宅建设中的应用,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完善配套技术经济政策,推动建筑节能由局部试点转向大规模推广应用。将经试点和示

6、范工程实践检验的成熟技术和部品,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进建设项目产业工厂化;改变城镇居民供热费用暗补为明补,逐步停止由房屋产权单位或职工所在单位统包的传统用热制度,改为由居民家庭(用热户)直接向供热企业缴费采暖,实行采暖用热商品化,采暖补贴货币化。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关系广大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城市低收入居民家庭的冬季取暖保障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2.3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环境综合管理力度,合理规划城市空间结构组织 由于现代城市人口、物质和能量的超规模集聚发展,热岛效应、污染现象、交通压力等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也成为人们城市生活的

7、弊病。 因此,要合理控制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使城市规划布局与当地气候、地形等条件相适应。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城市旧城有机更新,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交通拥挤、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高耗能的项目,清除违法、违章建筑。还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还要建设完善的城市公共绿地系统,确定包括“铺装透水率”在内的强制性控制指标,并提倡屋面绿化。 3.结语 城市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矛盾凸显的爆发地。规划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努力把握城乡活动的各类因子的运作平衡,实现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这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建设和改善,还包括文化精神、道德意识的建设和改善,要将这两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总之,城市的规模、发展与资源的消耗关系十分密切。我国的城镇化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对资源能耗的合理利用,以最小的能源消耗转换比例带来最大的城市进步是每一个城市规划从业者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 吴良镜.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间. 筑工业出版社. 【2】 杨秋生,等. 低碳时代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工作创新探索. 山东城市规划,20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