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氮偶氮化合物.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27581 上传时间:2021-01-25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氮偶氮化合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重氮偶氮化合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重氮偶氮化合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重氮偶氮化合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重氮偶氮化合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氮偶氮化合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氮偶氮化合物.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甲基橙,四、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两个烃基分别连接在N=N基两端的化合物 称为偶氮化合物;,偶氮二异丁腈 4-甲胺基偶氮苯,如果在N=N基中只有一个氮原子与烃基相连,而另一个氮原子连接的基团不是烃基,此类化合物称为重氮化合物。,苯重氮氨基苯 氯化重氮苯 苯重氮氟硼酸盐,1、重氮化反应 脂肪族重氮盐不稳定,一旦生成即分解为烯、醇 卤代烃和氮气。,芳香族重氮盐的生成:,5 ,反应特点: (1)低温(5),避免重氮盐分解; (2)酸过量,约12.53; (3)NaNO2不能过量,亚硝酸对重氮盐有加速分 解的作用,可用尿素分解过量的亚硝酸。,重氮盐的特性: (1)重氮正离子的结构 (2)

2、干燥的重氮盐不稳定,后续合成反应无须分离;(3)苯环上有吸电子基存在时,重氮盐稳定性增加;(4)硫酸盐比盐酸盐稳定,氟硼酸盐在高温下分解;(5)重氮盐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2、重氮盐的反应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 重氮盐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发生许多反应。,一般可分为两类:放出氮的反应 保留氮的反应,(1)放出氮的反应重氮基被取代的反应 a.被羟基取代 将重氮盐的酸性水溶液加热,即生成酚,并放出 氮气。,此反应一般以SN1历程进行,并且 在强 酸介质下进行(40%H2SO4), 以防止酚的偶和。 若采用盐酸盐,则产物中有氯苯副产物。,例如,正确吗?,5,本反应可用于不能用磺化碱熔制酚的化合物。

3、,b.被氢原子取代(去氨基反应) 重氮盐与还原剂次磷酸H3PO2或乙醇或氢氧化钠甲醛溶液作用,重氮基被氢取代。,不能选用甲醇,因导致副产物醚增加。,有机合成设计上的巧妙应用: 因重氮盐由芳胺制得,本反应提供了去除氨基 的方法。,例如,?,C. 被卤原子(Cl、Br)取代或被氰基取代,Sandmeyer反应:,特点:宜采用相应的卤化物。,Sandmeyer反应:,Gattermann,应用举例,?,掌握了吗?,d. 被 I 、F原子取代(Schiemann反应) 芳环上直接引入碘是困难的,而通过重氮盐与碘化钾共热,可取得较好的收率。,Schiemann反应:,过滤 干燥,(2)保留氮的反应 a.

4、 还原反应 重氮盐被SnCl2/HCl或Na2SO3还原,生成芳肼。,重氮盐被Zn/HCl还原,产物为芳胺。,b. 偶合反应(亲电取代反应) 重氮盐正离子作为亲电试剂,可与连有强供电子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如酚、芳胺等)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生成偶氮化合物。,反应历程:,+,重氮正离子是一个很弱的亲电试剂,必须与高度致活的芳环才能发生偶合反应。,与酚偶合,反应需在弱碱性介质中进行, 致活能力 在强碱条件下进行,重氮盐生成重氮酸而不能偶合。,与胺偶合,反应需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 若酸性太强,胺形成铵盐而失去活性; 若在碱性介质中进行,因胺不溶于碱而难以反应。,染料中间体H酸在不同的pH值下,偶合的位置不

5、同。,应用举例,?,例如,例如,为什么?,掌握了吗?,作业 书297页1, 2, 3(1),4(1) 5(2)(4),3.偶氮化合物 偶氮化合物Ar-N=N-Ar ,性质稳定,并且都为有色物质,可用作染料。,对位红,偶氮蓝,甲基橙,发色基团:能产生颜色的基团 (电子跃迁:n *或 *) 如:,助色基团:自身不发色,但通过p-共轭助色。 如:,4.碳烯(卡宾,Carbenes) 碳烯可以由重氮甲烷或乙烯酮在加热或光照下分解得到。,重氮甲烷,乙烯酮,碳烯分子极不稳定,是强的亲电试剂。,碳烯是六电子体系,碳原子上的两个未成对电子有两种排列方式:,SP2,SP,单线态,三线态,2S,2P,单线态碳烯,

6、一对未共用电子对处于SP2杂化轨道中,它们自旋反平行,在原子吸收和发射光谱中为一条单线,称为单线态。 谱线数=2S+1 (S=自旋量子数之和=1/2-1/2=0),三线态碳烯,两个单电子分别处于两个P轨道中,它们自旋平行,在原子吸收和发射光谱中为三条谱线,称为三线态。,根据Hund规则,三线态碳烯比单线态稳定;单线态是反磁性的,三线态是顺磁性的。,二氯碳烯为单线态结构,因为氯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对空P轨道有稳定化作用。 同样 也是单线态结构。,由于两种碳烯在结构中存在差异,它们在 反应中的行为也不相同。它们都是亲电试剂。,单线态,单线态,(1)加成反应,(2)插入反应 单线态和三线态碳烯都能发生插

7、入反应,并且产物相同,插入反应通常发生在C-H之间,C-OH或C-X之间更容易,而C-C之间不能发生。,5. 叠氮化合物和氮烯 叠氮化合物 RN3,制备:,氮烯又名乃春(Nitrene),与碳烯相似。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插入反应。,五、含氮化合物的制备 1、硝基化合物的制备 脂肪族烃的硝化往往得到混合物,并伴随碳链的断裂。 芳香族化合物在混酸条件下得到硝化产物。,2、胺的制备 (1)硝基化合物还原 还原试剂:cat./H2 ,Fe/HCl ,Sn/HCl , SnCl2/HCl 等,(2)由氨的烷基化 氨与卤代烃作用得到烷基胺的混合物 ,仅对制取季铵盐有效。另外对制取苄胺或烯丙胺有效。,(过量),(3)由腈还原 可以通过cat./H2或NaBH4(LiAlH4)还原得到伯醇。 特点:产物比原来卤代烃多一个碳的伯胺。,(4)由Hofmann降解反应制取 利用酰胺与次卤酸盐共热,生成比原来酰胺少一个碳的伯胺。,(5)由Gabriel合成法制取 这是一种制备伯胺的好方法,是人工合成氨基酸的有效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