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电视中语言应用差异化.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36206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影电视中语言应用差异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影电视中语言应用差异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影电视中语言应用差异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影电视中语言应用差异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影电视中语言应用差异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影电视中语言应用差异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电视中语言应用差异化.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电影电视中语言应用差异化 【摘要】电影电视除了有其专属的技巧语言表达外,社会生活的有声语言仍是其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在电影电视发展的历史空间内,语言的差异化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各种电影电视取胜的法宝之一。本文通过对多部影视剧语言的分析,理出一条影视剧创新的新途径,即如何以语言化差异的方式促进影视发展。 【关键词】电影电视;语言差异;生存;创新 19世纪末,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1895年底,他们在巴黎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己拍摄的电影短片,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让本来只可以看活动影像的电影开口说话,自此声音语言便在电影的发展史上起到不可替代的

2、作用。但是更多的人总是津津乐道于电影的配乐和音效,却很少有人研究和关注电影台词的打磨和推敲。电影电视发展至今,机器设备、拍摄手法越来越先进,特技效果越来越绚烂,但能够成为经典的影视作品却寥寥无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一种差异化、新奇化的语言表达。在如今技术已经不是创作障碍的形势下,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化必将成为影视创新的重要途径。 最有识别度的传播名片电影对白 电影是一种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以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着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银幕形象,反映和表现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虽然越来越多的人都认可了电影艺术这种说法,但电影毕竟不同于琴棋书画等艺术门类,它更像是一个多种艺术的杂合体。电影诞生

3、以后,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而是一种人人都可谈及的平民艺术,但凡经典电影必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那么电影的传播为何竟会如此广泛?简单来说它符合了传播学中最基本的规律。1948年,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补充提出了传播过程的5W:“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其中“说什么”则成为制约一部电影能否迅速传播并进而形成经典的最重要因素。下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几部利用人物语言差异化成就经典的电影作品。 国产电影开始注重人物语言风格是从黄土地(1984)开始的。该片画面凝滞、人物朴实,将电影画面叙述简化,以简单的对白冲破了长期以来电影发展形成的画面符号化苑囿。而到了上世

4、纪80年代中后期,根据王朔小说改编的一系列影视剧,让国内观众开始对独具特色的人物语言产生新鲜的体验和关注。冯小刚的编辑部的故事、英达的我爱我家等电视剧风趣调侃的语言风格更是得到了观众的追捧和喜爱。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既然张佃户来了就让那些骡子呀、马呀都歇了吧!”相信如此具有黑色幽默风格的语言表达没有几部电影能够做到,而正是这种语言上的差异让冯小刚的甲方乙方成为经典中的经典,这种语言风格从此也一发不可收拾,如大腕里英达对于大师的定义:“什么是大师?就是八个字:特立独行,哗众取宠!”再往后的电影手机、非诚勿扰都是此类作品。可以这样说,冯小刚的电影不用看,听着就好笑,这就是语言风格差异带给他的收

5、获。 再有香港影坛,曾有一时期武侠电影充斥银幕,虽说有经典但始终没有多少观众能够对某一动作产生兴趣。而相反的是,我们记住的恰恰是人物语言。如东邪西毒,虽说有很多人对这部电影不大认同,可你不得不佩服王家卫对语言差异化下的工夫。黄药师说:“一个人有烦恼是因为记性太好,如果什么都可以忘掉,以后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所以他选择“醉生梦死”酒,却发现并不能忘记:“醉生梦死不过是她跟我开的一个玩笑,有些事情你越想忘记,就会记得越牢。当有些事情你无法得到时,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你对王家卫的电影可以不认可,但你却不得不承认他在电影上的成就,这些经典都归功于他在声音语言上下的工夫。如果让某人回忆起

6、一部电影,说上几个主角的名字未必有人能记起,但如果能够念出如此一段台词肯定会让很多人脱口而出:“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你的剑在我的咽喉上割下去吧!不用再犹豫了!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这段台词传播的广泛性已经超越了电影本身,人们不厌其烦地演化这段台词、传播这段台词,究其原因,是编剧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语言差异化的表述,当然这首先必须符合电影角色的性格特点。假如我们换一种说法,将这段台词改成:“我原来不懂事,不知道爱是怎么回事,直

7、到今天我才终于知道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我马上就要死了,在死之前希望能够对你说几句话:晶晶,你还能接受我的爱吗?我会爱你一万年。”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表述,同时也把至尊宝的悔意和对白晶晶的爱意表达得很充分,但是可以肯定它成不了经典。 最具亲和力的窄众语言技巧方言 任何一种统一的语言都会由于社会成员的身份特征和地域、文化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语言特点,就是所称的方言。单就中国来说,不说少数民族语言,单就汉语也有几十种不同方言。而每一种方言在电影电视中所起到的效果都有着独特的作用。在最初的电影电视作品中,方言的最初运用形态主要是对伟人真实形象的尊重。在众多毛泽东等伟人的角色扮演中,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他们原始

8、的方言。但是这和电影创作的语言差异化有着本质的不同,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方言话电影,也无从谈起差异化。 而真正第一部让众多人开始接受方言差异化电影的作品是2006年的小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其中山东、河南、东北地区以及粤港地区的方言成为这部电影最大的成功之处。在缆车上,谢小盟对着美女说:“每当我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城市的时候,我就强烈地感觉到,城市是母体,而我们是生活在她的子宫里面”撞车之后,秦秘书说:“狗日,高科技啦,无人驾驶!没看到啊,别摸我,开不了不要开嘛!”尤其是黑皮语言化风格最为明显,让我们单从口音上就听出喜剧效果。黑皮在阳台上用望远镜观察有没有保安,却看到车上有人调情。道哥也过来看了。黑皮

9、说:“嘿嘿,直接上不就行了么,你费那事!”如换了一个人物或是换了普通话肯定没有如此的喜剧效果。这部电影的成功让我们逐渐发现,方言艺术电影已经开始冲破地域限制,即使不了解这种方言的人们也开始接受并喜欢上了此类电影。 此后,更纯粹的方言电影纷纷出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10年河南影视集团出品的不是闹着玩的。剧中所有演员都用河南话对白,“笑果”十足。6月10日,“闯”进北京城后在7家院线的50多家影院公开放映。看完电影,就连北京人也学起了河南话,可以说掀起了一股方言电影浪潮。而影片制作方也乘胜追击,于2011年再拍续集就是闹着玩的,效果同样惊人。2011年姜文的让子弹飞上映不久,就被“翻译”成四

10、川方言版,反响相当不错,方言电影大放异彩。 其实,我国20世纪60年代就拍摄过以四川方言为主的电影抓壮丁。后来在全国大力推行普通话的热潮下,方言从银幕上消失。而目前一些方言影视剧的成功又让影视制作人重新看到电影电视的创新途径。方言类节目之所以受欢迎的原因无非有两种:第一,不同地域语言冲突可以达到喜剧效果;第二,原生态表现最真实的生存状态。方言类电影就好像人们吃久了山珍海味住腻了水泥森林突然来到了一片原始森林,尽情地感受着大自然的呼吸一样,有新奇更有难得的轻松和自由。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方言用于电影电视都会起到如此效果。根据一些研究者的分析,方言类的影视作品比较活跃的地方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经济发

11、达,文化厚重而活跃,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生活悠闲而富足。所以说,方言由于先天窄众传播的特点,要用好这一法宝并不容易,在做到差异化的同时更要注重内容的精练,如此便可不胜则已,一胜全胜。 由语言差异化在影视剧中的前两点制胜表现,可以自然得出语言差异化在电视栏目中的成功运用。 电视栏目最具挖掘潜力的资源语言互动 自从电视这个神秘的盒子出现,将电影屏幕搬到了家家户户的客厅里,就险些把电影取而代之。电影和电视具有天然的相似性,但相比于电影来说电视具备着与观众互动的功能性。这样一来,电视语言和人们生活中的语言就几乎可以混为一谈,与电影台词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特点大有不同。所以电视栏目对语言差异化的运用应有着它独

12、特的路径。 在电视机普及初期,它一直充当着信息传播的功能,无论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还是重大新闻专题的纪实报道大都是单向传播,在语言表述上都是字正腔圆的国音腔。然而随着信息媒介的层出不穷,这种单向传递信息的语言形式逐渐被一种交流语言所取代。这里我们单谈语言的互动交流。 首先,从形式上很多地方媒体都创办了以本地方言为播报形式的电视栏目。方言相对于普通话来说更容易亲近当地受众,形成一种语言形态的共鸣,从而得到较多的观众支持,同时只存在这种方言中的笑话也便于受众接受。比如湖南方言笑话:一个老娭毑在五一路边上炒葵花子,边炒边卖。一天,就在她的摊子边上有人在吵架,围哒好多人看,有个莽哥路过,看不到,就问

13、咯杂老娭毑:“娭毑哎,咯边是么子事啰?”老娭毑:“长沙市咧!”那杂莽哥马上港:“不是的咧,我是问咯边是么子路咧!”老娭毑:“五一路唦!”莽哥急噶哒:“你喃搞错哒,我是问咯里在吵么子咧!”老娭毑:“炒葵花子咧!”在方言类电视节目中,做得比较成功的就是湖南卫视的越策越开心。其中“策”字在湖南方言中是“逗”或是“调侃”的意思,单从节目名称上已经可以看出该节目的方言魅力,而这种只有湖南人听得懂的一个栏目名字竟然红遍全国,不得不说只要下工夫研究一下能让大家听得懂的方言,找到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恰当衔接方式,就能让方言类栏目成为标新立异的电视奇葩,因为每一种方言背后都有着说不尽的地域文化。 其次,从内容上很

14、多媒体也在尝试着以方言历史典故戏说本地方言,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传播语言文化。虽说这种栏目依然秉承着“文以载道”的社会文明理念,但已经不再是正儿八经的说教。河南电视台九频道村长开汇栏目中就有这么一个板块咱嘞河南话,以各种情景剧的形式叙说河南方言。虽说都是本地人,很多地域性更小的方言冲突就逐渐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例如:差劲次毛;脚扭伤崴住脚;招呼照顾;忍住憋住;捣、砸东西quo(确);使上当、受害quo(确)人。 还有天津卫视的这是天津话,以灵活的实景情景剧展示方言文化,看似教条的知识传播却深受本地观众认同。因为方言具有简洁、形象、生动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方言独具听觉识别,自始至终为节目

15、贴上了一个无形的听觉标签,更有利于节目的品牌打造和传播。所以说这些方言类栏目对于某一地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亲和度。总括一句话:人人都可以说几句,都是参与者。有谁不喜欢自己被重视呢?方言类节目在有限地域传播的媒介必将成为制胜的绝招。 结 语 技术发展到一定层次,就会让很多影视创作人迷失方向过分追求炫技,打出最强特技效果、最强明星阵容等一些赋予表层的炒作噱头,最后难成经典。而静下心来去琢磨追求一种语言风格的差异化就有可能打造一种能经得起岁月风蚀的影视经典。因此,积累几千年的语言文化才是最博大精深的创作宝库,会让电视传媒有着取之不竭的创作灵感,是目前扭转电视节目庸俗化的一剂良药。 参考文献: 1安燕.影视语言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4詹伯慧.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河南影视集团) 编校:董方晓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