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乡镇政府机构改革情况梳理1.1 关于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争论(1)乡镇政府已经没有多少需要其履行的职能。(2)乡镇政府没有能力成为一级正式建制政府。(3)乡镇政府是当前农村许多问题的始作俑者。(4)撤销乡镇政府的收益大于成本。(5)从历史和现实的规律来看,也应该撤销乡镇政府。主张撤销乡镇政府关于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争论(1)改变乡镇政府性质,将乡镇政府转变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建立“县政、乡派、村治”的治理结构,即:县具有更多的治理自主性;乡只是县政府的派出机构,专事政务和指导村民自治;村民委员会主要从事村民自治工作,由此使其治理合理化。徐勇主张保留和改革乡镇政府机构关于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争论
2、2)不改变乡镇政府作为一级政权组织的性质,对乡镇政府实行深度改革。明确新的职能,建立提供高效服务的体制,改善乡镇党委的领导,应是近期乡镇改革的方向。李昌平基于现在乡镇政府面临的困境提出的:乡镇一级政府存在的职能不清、债务负担重、机构庞大、人员臃肿等。一些学者认为只有通过实现乡镇自治,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通过公众的参与,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主张乡镇自治关于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争论关于乡镇政府机构改革方向争论的评述关于乡镇政府机构改革方向争论的评述 1.2123目前取消乡镇是一种过于激进的做法,因为这种主张,忽视了中国是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的本质,而且未来中国可能还会出现各种波动。贺雪
3、锋乡镇政府作用的发挥需要其作为一级政权组织,行使法定的行政权力。随着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在未来可能会实现,但从目前来看,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不具有开展这种民主实践的条件。1.3 中国乡镇改革中国乡镇改革60年年建国初期建国初期 19491958确定乡镇作为最基层的政权组织1234人民公社人民公社时时期期 19581980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公社兼有国家行政管理和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双重职能撤并撤并乡镇乡镇和和县乡综县乡综合改革合改革 19861998“社改社改乡乡”时时期期 19801985人民公社体制逐渐解体;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确立起“乡政村治”体制模式4
4、5农农村税村税费费改革和改革和农农村村综综合改革合改革 199920081.3.1 8.38.3万万 4.54.5万万1986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通知,开始把注重力集中到乡以下的村级组织建设。1987年11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标志着我国实行“村民自治”进入了制度化运作阶段。19861989 撤并乡镇撤并乡镇19901997县乡综合改革县乡综合改革重点解决简政放权、人员机构臃肿的问题。1.3.21999年,全国开展地方机构改革,对乡镇采取适度撤并、压缩财政供养人员、归并事业站所等措施,并首次提出乡镇机构改革要与农村税费改革密切配合。农
5、村税费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目的: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农村收费行为时间:2001年起主要内容: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取消乡统筹和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现行农业税政策和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现行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任务完成: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1.3.22006年10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农村综合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目的: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重点之一: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通知明确要求:全面推行乡镇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
6、确保五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数只减不增;财政管理上实行乡财县管;机构设置上不搞上下对口。1.3.31、全面取消农业税和农村综合改革。深刻背景深刻背景2、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纵深推进成为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的推动器。2009年年 深化改革深化改革1.3.3(1)核心核心是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即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2)路径路径是转变乡镇治理模式。乡镇政府退出催种催收,还农民经营自主权;退出村级事务管理,还村民自治权;退出适于市场运作的事务,交由社会、合作组织。显著特点显著特点2009年年 深化改革深化改革
7、1.3.3(3)形式形式上不搞一刀切。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区域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乡镇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的重点。(4)原则原则上坚持权责一致。赋予乡镇履行职能必要的事权和财权。显著特点显著特点2009年年 深化改革深化改革1.4.1 改革成就改革成就01020304乡镇行政权力得到扩充乡镇行政权力得到扩充行政审批权与行政执法权的下放相应地扩大乡镇财政权,健全乡镇财权与事权匹配机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也随行政权的下放有所调整乡镇综合能力有所提升乡镇综合能力有所提升普遍推行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普遍推行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乡镇改革基本形成共识乡镇改革基本形成共识存在问题存在问题 1.4.2
8、132改革法治水平低改革法治水平低政府职能较难实现政府职能较难实现清晰定位清晰定位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乡镇管理体制改革进度不统一进度不统一进一步推进乡镇改革的思路进一步推进乡镇改革的思路 1.4.31342探索基层自治模式探索基层自治模式引导乡镇自治的区域化发展推进村(居)民自治的成熟化发展乡镇改革纳入法治化轨道乡镇改革纳入法治化轨道部分乡镇改为街道办事处部分乡镇改为街道办事处政府职能科学定位政府职能科学定位乡镇政府改革的五种模式乡镇政府改革的五种模式 1.5“三办”: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一所”:财政所改革内容:(1)按乡镇大小核定编制数。(2)乡镇领导职数实行交叉任职
9、3)实行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4)精简事业单位。1986年开始一直在持续例:吉林省自从作为乡镇机构改革的试点省份之一以来,现已完成撤并精简任务,全省乡镇减少了近三分之一,各乡镇超过30%的内设机构、领导职数以及事业单位数量得到精简,兼职和交叉任职成为乡镇管理的一大特色。撤并乡镇模式撤并乡镇模式三办一所模式三办一所模式“大部制”(Giant department)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同或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行政成本。经典案例:湖北省改革内容:(1)明确乡镇党政职能,领导班子交叉任职。(2)精简乡镇机构,压缩人员编制。(3)“七站八所”全面转制,理顺条块关系。(4)彻底清退非在编人员,分流人员与单位脱钩。(5)大力推进乡级民主建设,“差额直选”党委书记。综合配套改革模式综合配套改革模式大部制改革模式大部制改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