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物理精优大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精练:第5单元机械能名师精编课时作业14.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42034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物理精优大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精练:第5单元机械能名师精编课时作业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高考物理精优大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精练:第5单元机械能名师精编课时作业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高考物理精优大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精练:第5单元机械能名师精编课时作业1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高考物理精优大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精练:第5单元机械能名师精编课时作业1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高考物理精优大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精练:第5单元机械能名师精编课时作业1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物理精优大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精练:第5单元机械能名师精编课时作业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物理精优大一轮复习人教通用版精练:第5单元机械能名师精编课时作业14.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 料推荐 课时作业 (十四 )第 14 讲动能动能定理时间 / 40 分钟基础达标1. 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一定都变化B.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变化C. 物体的动能一定变化D. 物体的动量一定变化图 K14- 12. 如图 K14- 1 所示 ,一质量为 m的小球用长为 L 的轻绳悬挂于 O点,小球在水平力F 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 点很缓慢地移到Q点,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重力加速度为 g,则拉力 F 所做的功为 ()A.FL cos B.FL sinC.mgLcos D.mgL(1- cos )1最新 料推荐 3. 在篮球

2、比赛中 ,某位同学获得罚球机会 ,他站在罚球线处用力将篮球投出 ,如图K14- 2 所示 ,篮球约以 1 m/s 的速度撞击篮筐 . 已知篮球质量约为0. 6 kg,篮筐离地高度约为 3 m,忽略篮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则该同学罚球时对篮球做的功大约为()图 K14- 2.1 J.50 J D.100 JAB 10 J C.多选用力F 拉着一个物体从空中的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 重力做功 -3 J ,4(),拉力 F 做功 8J ,空气阻力做功 - 0. 5 J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3 JB.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3 JC. 物体的动能增加了4. 5 JD.

3、物体的动能增加了8 J图 K14- 35. 2018张掖中学月考 质量为 m的物体从地面上方H高处无初速度释放 ,落到地面后出现一个深为h 的坑 ,如图 K14- 3 所示 ,重力加速度为 g,则在此过程中()A. 重力对物体做功 mgHB. 物体重力势能减少mg(H-h)2最新 料推荐 C. 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D. 地面对物体的平均阻力为6. 一个小球从足够高处水平抛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小球抛出后的动能随时间变k= +t2重力加速度g取2则()化的关系为 E 2 50(J),10 m/s ,A. 小球的初速度为 4 m/sB. 小球的质量为 0. 5 kgC. 2 s 末小球的水平位

4、移为2 mD. 2 s 末小球的速度约为20. 1 m/s7. 如图 K14- 4 所示 ,AB为 圆弧轨道 ,BC为水平直轨道 ,BC恰好在 B 点与 AB相切 ,圆弧的半径为 R,BC的长度也是 R.一质量为 m的物体与两个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它由轨道顶端 A从静止开始下落 ,恰好运动到 C处停止 ,重力加速度为 g,那么物体在 AB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图 K14- 4A. B .C.mgRD. (1- )mgR技能提升8. (多选 )一质量为 2 kg 的物体在水平恒定拉力的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 ,运动一段时间后 ,拉力逐渐减小 ,当拉力减小到零时

5、,物体刚好停止运动 ,图 K14- 5 中给出了拉力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图像. 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 10 m/s 2,由此可知 ()3最新 料推荐 图 K14- 5A.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 35B. 减速过程中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约为 12 J C. 匀速运动时的速度约为 6 m/sD. 减速运动的时间约为 1. 7 s9. 如图 K14- 6 所示 ,竖直平面内一半径为 R 的半圆形轨道两边端点等高 ,一个质量为 m的质点从左端点 P 由静止开始下滑 ,滑到最低点 Q时受到轨道支持力为 2mg,g为重力加速度 ,则此下滑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图 K14- 6A. mgRB .

6、mgRC. mgRD . mgR10. 如图 K14- 7 所示 ,一薄木板斜搁在高度一定的平台和水平地板上,其顶端与台面相平 ,末端位于地板上的P 处 ,并与地板平滑连接 . 一可看成质点的滑块放在水平地板上的 Q点,给滑块一向左的初速度v0,滑块刚好能够滑到木板顶端. 滑块与木板及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现将木板截短一半 ,仍按上述方式搁在该平台和地板上 ,再次将滑块放在 Q点,欲使滑块还能够刚好滑到木板顶端,则滑块的初速度()4最新 料推荐 图 K14- 7A. 大于 v0B. 等于 v0C. 小于 v0D. 条件不足 ,无法确定11. (多选 ) 2018泉州质检 如图 K14- 8

7、 甲所示 ,长为 l 、倾角为 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 ,一质量为 m的物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并沿斜面向下滑动. 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与下滑距离 x 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 g,则 ()图 K14- 8A. 0tanB. 物块下滑的加速度逐渐增大C. 物块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0mglcos D. 物块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西北师大附中二模如图-所示 光滑曲面 AB与水平面 BC平滑12 2018K14 9,连接于 B 点,BC右端连接内壁光滑、半径为r= 1. 5 m 的四分之一细圆管 CD,管口 D端正下方直立一根轻弹簧,轻弹簧下端固定 ,

8、上端恰好与管口D端齐平 . 一小球在曲面 AB上距 BC的高度为 h=1. 0 m 处由静止开始释放 ,进入管口 C 端时与圆管恰好无作用力 ,通过 CD后压缩弹簧 ,弹簧能将小球无碰撞地弹回管口D.小球与 BC间的动摩擦因数 =0. 25,g 取 10 m/s 2. 求:5最新 料推荐 (1)水平面 BC的长度 L;(2)小球最终停下的位置 .图 K14- 9挑战自我13. 2018河南南阳模拟 如图 K14- 10 所示 ,斜面 ABC下端与光滑的圆弧轨道CDE相切于 C,整个装置竖直固定 ,D是最低点 ,圆心角 DOC=37 ,E、 B 与圆心 O等高 ,圆弧轨道半径 R=0. 30 m,斜面长 L=1. 90 m,AB部分光滑 ,BC部分粗糙 . 现有一个质量 m=0. 10 kg 的小物块 P 从斜面上端 A 点无初速度下滑 ,物块 P 与斜面 BC部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 75. sin237 =0. 6,cos 37 =0. 8,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 ,忽略空气阻力 . 求:(1)物块第一次通过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N;(2)物块第一次通过D点后能上升的最大高度.图 K14- 1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