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殊生态区域的城镇空间与和谐规划研究            .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47102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特殊生态区域的城镇空间与和谐规划研究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特殊生态区域的城镇空间与和谐规划研究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于特殊生态区域的城镇空间与和谐规划研究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特殊生态区域的城镇空间与和谐规划研究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特殊生态区域的城镇空间与和谐规划研究            .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于特殊生态区域的城镇空间与和谐规划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日益完善,使得城镇扩大化加快了前进步伐。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的主要途径也是带动农村经济和国民奔富的大战略。在如今自然资源缺乏,环境不断恶劣的条件下,社会进步的洪流要如何把持住城镇发展空间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就桂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现状为例,论证了如何规划与自然生态相互协调,以及和谐规划城镇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特殊生态区域;城镇空间;和谐规划 在目前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传统的

2、城市规划编制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渐渐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弊端,使得城镇规划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以及城镇未来发展中都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偏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镇的未来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建设。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已经得出的理论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人地和谐,生态优先”的城镇空间规划理念,从而深入探讨符合我国城镇化特点的理想生态布局,以及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以促进我国城镇合理有效地发展,并使之与时俱进,充满活力。 一、研究背景 小城镇不断发展以推动城镇化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进程中最主要的表现,因而实施小城镇,大谋略,是我国发展小城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3、在经济发达,城市化不断扩大的今天,小城镇的健康快速发展,随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国领土幅员辽阔,在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各有不同,因此这就使得要求我们在设计和实施城镇发展和规划的同时要因地制宜,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城镇是一个及其复杂的系统,无时无刻都在不断变化中。城镇空间作为人们经济生活的载体,因此研究城镇空间规律是对城镇发展进行科学地指导和规划。 桂北地区处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广阔的农业经济开发区和发达的旅游业是带动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时该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四季分明,特别适合农业耕作。但是出现的问题是,它和其

4、他地区不一样,虽然拥有同样的自然条件特征,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却不容乐观,由于受自然环境以诸多因素的影响,该地区依然无法摆脱贫困的随行,城镇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扰。文章在研究城镇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桂北地区目前的现状,并对该区域的城镇化发展前景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二、桂北地区的发展状况 (一)桂北特色。 桂北地区位于我国广西省以北,通常我们所指的桂北地区就是指桂林市、贺州市、柳州北部等地区,该区域主要是以旅游业和农业为重点的经济区,其中旅游最为富有特色,比如桂林、阳朔、兴安等风景旅游区。桂北地区聚居了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少数民族,人口数目为622.93

5、万人。拥有着最理想的农业生产基地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二)桂北地区的农业现状。 桂北地区长时间以来都是以旅游和农业为重点的经济区域,由于长期科学种养的观念和方法得不到推行,导致化肥、农药以及地膜污染危害加剧,造成地下水和部分蔬果中硝态氮含量超标,影响土壤自净能力。农药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生物多样性。农膜残片难以自然降解,影响土壤的渗透性,造成粮食大量减产。此外,农用化学品的滥用,不仅增加了农业产品的成本,还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畜禽粪便污染也呈加剧趋势。部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基本上没有相应的配套耕地,以便于处理其产生的畜禽粪便。 (三)桂北地区的城镇化建设现状。 桂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

6、区域,共有壮、瑶、苗、 侗等10 个少数民族。根据少数民族分布与聚居的情况,极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依然居住在山区和远离城镇的边远地区,与经济区域社会发展程度差异存在一定的距离。 除了上述因素以外,桂北区域在人口教育水平上也普遍偏低,学校和相关教育单位严重缺乏,由于区域人口素质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区域的发展,因而也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得桂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依然面临贫困问题。造成这一原因的主要因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造成的,加之自然灾害严重,导致了干旱、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致使山区地区贫困发生率高,贫困面积广,如果没有城镇化作为前提,那就无法谈及生态了。 三、如何加强桂北

7、地区的城镇化建设。 基于桂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复杂性和历史性,要坚决改善现目前的状况,需要从各方面去解决农民的根本问题,制定相关与实际相符合的措施,加大对当地建设和发展的扶植。 (一)合理规划农业结构。 由于该地区人口比例不均衡,农村人口除了老人小孩外,年壮劳动力大多都在外务工,使得农业生产缺少相应的人力资源。因此,我们更应该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提倡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因地制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产品结构。同时,根据自治区党委和区人民政府制定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山地农业、特色农业和创汇农业。例如:把山区退耕还林

8、,退耕还草与发展林果业,养殖畜牧业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提高家禽、家畜的商品率,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大力鼓励和提倡个体、私营、三资企业参与桂北地区的农业和农产品开发,积极支持和引导农民自办各种农业合作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多层次的服务,组织广大农户参与农产品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比如修建沼气池,将农作物废渣及牲畜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利用产生的沼气以供日常生活所需,以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然而沼肥又可以用作肥料施肥或当做鱼料养鱼,这样形成一个良性的农业循环系统。从而降低个体农户进入市场的成本和风险,逐步实现桂北地区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产业化和现代

9、化。 (二)合理运用旅游资源。 由于桂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它是作为桂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靠,因此,合理地利用旅游资源有利于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也有利于缓解桂北地区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同时,进一步搞好知名旅游景区和相关设施的建设,把旅游资源开发与治理生态环境相结合,并着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三)政府加大经济支持力度,提高人文素质。 基于桂北地区出现的这些现状,想要快速的发展最基本的条件还是需要开发和创业的资金。因此,这些地方除了需要国家大力支持外,教育以及医疗卫生设施也都需要国家给予极力的关注和支持。对当地人们来讲,要完成这一巨大的工程比登天还难,所以没有国家的支

10、持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面对这些问题,国家应该相应地给予优惠政策,并采取多种有效的扶植发展模式,从根本上去解决当地民众的实际问题,从而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各民族地区的城镇规划与和谐发展主体与之相应。努力为桂北地区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开启新的篇章,为桂北地区的城镇,经济和谐化寻求更为安全合理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强,伍世代.人地和谐、生态优先规划理念的应用研究以南平市城镇体系规划为例.规划师,2008,24(5):80-83. 【2】 黄程芬.精明增长语境下小城镇物质空间规划分析研究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边缘生态小城镇系列之二.成都理工大学,2008. 【3】 方飞,王洪伟,王冬明等.基于特殊生态区域的城镇空间和谐规划研究以长春市东南部大黑山脉发展带为例./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7:322-328. 【4】 傅诚.湘北丘陵地区小城镇空间形态研究.湖南大学,2009. 【5】 王彦鑫,张新伟,陈建成等.生态城镇应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点.经济问题,2007,(9):25-27. 【6】宋建军,杨仁斌,王军等.生态城镇的区域规划研究以湖南省隆回县为例.中外建筑,2011,(2):55-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