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方法.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53994 上传时间:2021-01-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方法.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方法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相关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工程经济学的模式等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论文供相关人士参考。关键词:工程经济;科技发展;教学方法一、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不管是PPT讲授还是板书讲授,都是教师讲授学生只负责听,课堂讲授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通常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唾沫横飞,学生不是在课桌上睡得口水直流,就是在打游戏玩手机。长达数年的中小学教育已经严重消磨了学生听传统课堂课程的积极性和忍耐性。他们是新时代的新新人类,有着超强的学习能力,传统的没有新意的满堂灌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如今的学生。对现代的

2、教师来说,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让雨课堂、微课、反转课堂等多样的课堂形式走进课堂,在课堂开始,就可以设置一个二维码让学生现场扫码签到,教师可以在自己手机上看到二维码扫描的数目,也能清晰的看到是哪位同学扫了二维码。通过二维码扫描的数据查到课率,这样既节省了老师点名所花的时间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点名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新式的点名方式让课堂点名从看脸到看数据,让智能手机物尽其用。在每次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将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发给学生,点名之后开始提问,答的又快又好的学生可以得到老师所发的红包。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发弹幕,通过发弹幕的形式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还可

3、以尝试翻转课堂,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讲解,教师听,学生讲,学生有问题教师再给学生讲解。在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也要与时俱进,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二、丰富教学内容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讲授课本的内容。然而,现如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项目的复杂程度也在增加,课本几乎没有更新。如果按以往的教学模式,老旧的知识将不能满足日益变换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所以,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进新的知识。例如:教师在教授资金时间价值时,可以联系下银行的相关工作人员,给学生普及相关的金融知识,讲授单利计息复利计息的差别,讲授与资金时间价值有关的

4、,房价按揭等相关知识。教师还可以收集一些工程案例,比如一些商业的投资项目、工程策划阶段的和资金有关的项目等来丰富枯燥的课堂。三、应用多样的计算机软件使用经济评价软件、EXCEL软件等。经济评级软件主要适用于国际和国内的投资经营项目的评价和使用,这个软件适用于工农业、养殖业、交通业、医疗业等各大行业的投资经营项目。在工程经济学的授课环节加上这个软件,学生可以充分了解项目在运行过程中的整个环节,分析整个项目的财政收支情况、盈亏情况等。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环节,理论和实践知识相结合。利用EXCEL软件学生可以将终值计算、现值计算公式编制成计算程序,学生输入已知数据便可得到相应的待求结果。将先进的计算

5、机软件引入课堂,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运算效率,并且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四、工程经济学必须适应市场发展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工程造价人员学好工程经济这门课,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能够满足工程实体的实际需要,帮助投资者把好投资关,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要适应新时代市场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深入市场,研究市场上有关投资走向和工程造价方面的知识,并及时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还应该建立一个信息收集站,发动学生,让他们主动深入市场调查最新的信息,了解市场中各种产品价格的变动情况,及时了解市场

6、动态,学生将收集到的信息汇总到教师所建立的信息站,由专门的学生负责整理并绘制表格,根据价格变动走向就能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参考文献1黄渝祥,邢爱芳.工程经济学.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2谭家兵,林岚,刘星.高等工科院校实践性课程同工作接轨的教学方法的研究.高等建筑教育,2002,1.3李曼丽.变革中的实践教育理念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案例分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推荐东方企业文化杂志内容丰富,印刷精美,雅俗共赏,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读者遍布全国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为从事金融、管理、科研、和广大一线工作人才就企业文化和产业经济链各领域的相关问题提供一个政策研讨和理论交流的新型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