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探索.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54388 上传时间:2021-01-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建筑施工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探索.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建筑施工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探索摘要:建筑施工安全关系到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分析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找出不足,不但对促进建筑企业健康发展有利,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因素保障施工安全是建筑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和基本的保证,而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 面对这些纷繁的因素,应当从施工项目自身因素、人为因素和管理体制因素这三方面来着手分析,以期改善施工环境、提高管理效率、保障施工安全。 1、施工项目自身因素 由从施工环境来看,以下几个方面导致危险源密集,施工危险性增大。1)施工作业中露天作业量大,时间长,其间受气候条件影响大。据统计,

2、建筑物施工作业中,露天作业量约占总量的70,且易受风、雨和雷电等恶劣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施工危险性增大。2)施工流动性大,施工环境变化频繁。由于环境变化频繁,导致施工作业人员容易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受到环境中的不利条件影响,使得危险概率增大。 从施工作业特点和作业现场条件来看,以下几个方面导致危险源密集,施工危险性增大。1)施工项目工序多,变化大,环境影响因素突出。建筑施工项目从基础施工、主体工程到装修各阶段,工程内容迥异,工序和施工方法也各一不相同;同时,作业环境也随时改变,其中隐藏的危险源众多,原因各异,导致危险源的辨识困难,危险隐患增加。2)施工项目高处作业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高

3、处作业约占90,同时受到恶劣自然环境影响,在防护不当时,极易发生高处坠落等安全事故。3)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存在施工作业面狭窄,交叉作业多等危险隐患。由于进度需要和实际施工条件制约,经常需要多工种、多班组在同一作业面内展开施工作业,在有限的场地集中大量的工人、建筑材料、机械设备进行立体交叉作业,导致危险源在有限时空内高度集中,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从施工参与方来看,施工过程中存在多个参与方,其关系的复杂性、多方参与性决定了施工安全的管理难度较高。施工安全管理是全方面的、整体的、相互制约的。施工安全的主体是施工企业。但施工企业在整个项目流程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对其他参与方的影响力小,而且众多参与方之

4、间的关系复杂,决定了施工企业对施工安全的管理难度较高 2、人为因素 1)施工人员的流动性大,使建立安全意识的难度较大。一个工程完成以后,施工队伍就要去建新的工程。那么施工队伍就要相应地在不同的地区间流动;同时,施工队伍和人员也因建筑的不同特点在不断地分化组合人员、队伍间的相互不熟悉,缺乏认同感,使建立安全意识的难度较大。 2)施工作业者劳动强度高,作业人员易产生工作疲劳、注意力分散,从而出现误操作和事故发生。 3)作业人员的操作过程复杂程度高。现代施工项目工艺繁多,施工条件复杂。作业人员在进行施工作业时,还需密切注意周围环境变化,随时进行施工协调,导致劳动复杂性程度增大,一旦发生疏忽容易造成事

5、故。 4)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造成施工人员缺乏安全常识。建筑施工是低技术含量、非标准化作业,又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决定了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不懂得在劳动中合理地保护自己。 5)建设工期被不合理的压缩使安全风险增大 业主常常为了业绩和投资收益,要求项目提前竣工或暗示施工企业压缩工期,而施工企业因处于产业链底层。迫于市场压力不得不压缩工期、日夜赶工。施工人员超负荷工作、疲劳作业:同时,安全措施的落实得不到时间上的保障,施工人员不得不冒险施工,这些必然增大了施工中的安全风险。 3、管理体制因素 1)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尚难落实,尤其是对个人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不好操作

6、。工程建设涉及建设单位、勘察单位、施工企业、工程监理单位、设备租赁单位和拆装单位等众多主体,对这些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难以有效的贯彻落实。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投入不足。一些建设单位和施工总包单位安全意识不强,为了节约成本挤扣安全生产费用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了追求效益,企业会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在监察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就会减少对安全措施的投入,甚至冒着发生伤亡的和职业病危害的危险强行施工。一旦企业因此获得了利润,就会更加忽视施工安全,消极应付检察监督。这种现象在效益较差的施工企业中就更加明显。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尚未有效全面展开,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尚待建立。安全生产监管方法仍过于单一

7、化,欠缺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 4)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和应急救援制度尚未健全。应急预案制定和应急救援制度实施在我国推行的时间不长,一些施工企业尚未制定好企业内部的应急预案,也未与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产生联动,一旦发生应急事故,将得不到及时救助和处置,导致事故扩大。 5)安全技术开发力度和安全资源配置不足。对事故隐患检测能力和一旦发生事故后的事故处置能力均显不足。 6)安全文化教育欠缺。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安全文化缺失,职工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施工人员中普遍存在的临时观念增加了安全风险。安全措施因施工的动态作业而不断变化,而且一般不能持续较长时间,这导致施工人员对安全措施普遍存在临时观念:不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偷工减料,重生产轻安全。 4、结语 建筑施工安全严峻艰巨,作为施工企业必须从以上三点脚踏实地的去分析应对,使施工安全工作取得大的进步,只有杜绝安全事故施工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宗华责任等于安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1 【2】吴启英建筑施工安全现状及对策探讨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7(07) 【3】罗菁华,赵延林,姜封国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浅析JI科技创新导报,2008,4:79 【4】辛爱兰,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山西建筑,2008,第34卷第3期:2452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