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叶害虫防治.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54481 上传时间:2021-01-2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叶害虫防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食叶害虫防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食叶害虫防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食叶害虫防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食叶害虫防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叶害虫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叶害虫防治.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七讲 食叶害虫防治二,五、舟蛾类,舟蛾类昆虫属于鳞翅目、舟蛾科。全世界已知3000多种,我国记载370种以上。 幼虫体色大多鲜艳具斑纹,体形常较特异。静止时常头尾翘起,受惊时不断摆动,形如龙舟荡漾,早有舟形虫之称,也是本科中名之由来。 幼虫食叶,大多是阔叶树害虫,常发生在森林、防护林、行道树和苗圃,部分种类危害果树和竹子,少数种类危害禾本科农作物。,1、杨扇舟蛾,(1)分布与危害:又名白杨天社蛾。分布于全国各地,危害杨、柳,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吃光全叶。 (2)形态特征 成虫: 雌虫体长15-20mm,翅展38-42mm;雄虫体长13-17mm,翅展23-37mm。体灰褐色,前翅翅面有4

2、条灰白色波状横纹,顶角有1个褐色扇形斑,斑下有1黑色圆点;后翅灰白色,中央有1条色泽较深的斜线。雄虫腹末具分叉的毛丛。 卵: 馒头形,初为橙红色,近孵化时为灰黑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2-40mm。头部黑褐色,体具白色细毛,背面淡黄绿色,腹部背面灰黄绿色,每节着生有环形排列的橙红色瘤8个,其上具有长毛,两侧各有较大的黑瘤,其上着生白色细毛1束,向外放射,腹部第一和第八节背面中央有较大的红黑色瘤。 蛹:体长13-18mm,红褐色,具光泽,腹末具1根臀棘。,(3)生活习性,因各地气候条件的变化,每年发生世代数也不相同。 以蛹在地面的落叶、树干基部或石缝墙脚下结茧越冬。次年4月开始羽化为成虫,5月

3、初出现第一代幼虫,以后大约每隔1月发生1代,有世代重叠现象。9月下旬老熟幼虫吐丝作茧开始越冬。 成虫白天静伏,夜晚活动,趋光性强。越冬代成虫产卵于树干上,其它各代则产在叶背,呈单层状排列,每雌产卵200-300粒。 幼虫5龄,初孵幼虫有群集性,剥食叶肉;2龄后吐丝缀叶成虫苞,白天隐伏苞中,夜晚出苞取食;3龄后分散取食,食料不足时,则吐丝随风迁它处,再卷叶危害。,2、舟蛾类防治方法,物理防治:人工防治、灯光诱杀 化学防治:灭幼脲、杀螟松乳油、敌百虫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如黒卵蜂、舟蛾赤眼蜂、小茧蜂等;还可喷洒白僵菌、Bt液等,六、毒蛾类,毒蛾类害虫属于鳞翅目,毒蛾科,多为中型蛾子,其幼

4、虫常具有特殊毒毛,故一般称之为毒毛虫。全世界约2000多种,我国300多种,能够危害多种果树、林木,是园艺植物上重要的一类食叶性害虫。 其幼虫和成虫的鳞片有毒,触及皮肤可引起红肿疼痒或皮肤过敏,吸入体内可引起粘膜中毒,因此也是重要的卫生害虫。在园艺植物上主要种类有金毛虫、舞毒蛾、茶黄毒蛾等。,1、舞毒蛾,(1) 分布与危害 又名秋千毛虫,柿毛虫等。世界性大害虫,国内分布很广,遍及20多个省区。幼虫食性很杂,能取食500多种植物,其中以杨、柳、榆、栎、桦、云杉、苹果山楂、柿、杏等受害最重,危害的花卉有月季、蔷薇、海棠、紫薇、荷花、桃花等,大发生时,也危害农作物和杂草。,(2)形态特征,成虫:雌雄

5、异型,雌蛾体较大,体长28mm,翅展75mm,体污白色,前翅有4条明显的波状纹,中室有1个黑斑,中室外端具1个“”形黑褐色纹;腹部肥大,腹末有黄褐色毛丛。 雄虫体长18mm,翅展47mm,黑褐色,近似枯叶。翅花纹与雌蛾近似。,幼虫:老熟幼虫体长5-7cm,头黄褐色,正面有1个“八”形纹。背线灰黄色,亚背线、气门上线及气门下线部位各体节均有毛瘤。体背线两侧1-5节和12节有蓝黑色毛瘤,6-11节毛瘤红色。毛瘤上着生棕黑色短毛。幼虫体色变化大,有黑、灰、黄多种色型。,(3)生活习性,初孵幼虫有吃卵壳习性,日夜生活在树上,群集叶背面夜间取食。受惊吐丝下垂,随风飘散。2龄以后,白天藏于落叶、树皮裂缝、

6、石块下,傍晚时成群结队上树取食,天亮时又爬回树下隐藏。 成虫产卵习性:冬季寒冷的地方产在树干基部,冬季暖和的地方,卵多产在树干上部。雌蛾产卵400-1200粒,卵块能忍-20的低温。 成虫有趋光性。 雄蛾较活跃,白天常在林间等处作旋转飞舞,求偶,“舞毒蛾”由此得名。 雌蛾肥体大笨重,不爱活动,常停留在树干上,分泌的性外激素对雄蛾有强烈的吸引力。 舞毒蛾多发生在郁闭度小,通风透光的林地,特别是干燥、温暖稀疏的纯林,在郁闭度大的林区很少爆发成灾,在北方柿树常严重受害。因此又称柿毛虫。,2、桑毛虫,(1)分布与危害: 又名桑毒蛾、黄尾白毒蛾等。分布很广,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各地都有发

7、生。幼虫食性很杂,能危害苹果、梨树、桃李杏梅、樱桃、柿、栗等多种果树,以及桑树、杨、榆等树木。主要以幼虫危害叶片,严重可将食叶吃光。,(2)形态特征,成虫:全身被白绒毛,稍有光泽。雌蛾触角栉齿状,雄蛾触角羽毛状,触角主干黑色,有白色环纹。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0-50mm,黑褐色,头部浅棕褐色。体背具有1条黄棕色宽带,其下各有1条灰黑色纵带。,(3)生活史,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受到惊扰就吐丝下垂,随风飘荡,扩散传播,幼虫食害多种植物芽和叶,幼龄时食叶肉,仅留下表皮,稍大后蚕食叶片造成缺刻和孔洞。 幼虫取食一般在夜间,白天躲在叶背或背阴处。有趋光性。 成虫羽化后,当晚或翌晨交配,交尾后当天晚上即可

8、大量产卵,随产随将腹末端黄毛覆盖卵块。400粒/雌。,3、毒蛾类防治方法,(1) 物理防治 人工除治:刮老树皮,摘除卵块,挖蛹,人工去虫。冬季树干刷涂白剂和波尔多液。 人工诱杀:对有趋光性的种类可用黑光灯诱杀。在越冬前用稻草或干杂草,绑在树干或主枝上,诱集幼虫潜藏越冬。 (2)生物防治:招引和保护食虫鸟。特别是公园果园和防护林带。保护利用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如寄生蝇、绒茧蜂。 使用Bt、白僵菌、木麻黄毒蛾NPV。 (3)化学防治:灭幼脲、辛硫磷、氯氰菊酯、敌百虫、抑太保等。,七、夜蛾类,夜蛾类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鳞翅目中最大的1个科,全世界有2万多种,我国记载的也达1200余种。 成虫多

9、在夜晚活动,趋光性强。幼虫大多光滑少毛,体色较深,危害方式多样,有白天潜伏在土中,夜间出来活动咬断植物根茎的,也有全天暴露在植物上日夜活动取食的;还有少数钻蛀型的。 对园林植物组成危害的主要种类有:甜菜夜蛾、苷蓝夜蛾、银纹夜蛾、斜纹夜蛾、石榴巾夜蛾、梨纹丽夜蛾、玫瑰巾夜蛾等,其中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苷蓝夜蛾为害严重。,1、 斜纹夜蛾,(1)分布与危害:又称夜盗虫。分布十分广泛,我国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各省危害最重。此虫食性杂,以幼虫危害叶片,也危害花果。1-2龄啃食叶肉,仅留表皮,4龄以上咬食叶片,仅留主脉,大发生时可吃光全田作物成光杆,并能够转移危害。寄主甚多,有99科290多种。在蔬菜中主

10、要为害苷蓝、白菜、耦、芋头、苋菜、马铃薯、茄子、辣椒、番茄、豆类、瓜类和葱韭等,以十字花科和水生蔬菜受害最重。大田作物是棉花、甘薯、花生、大豆、芝麻、烟草、其次是甜菜、玉米、高粱。危害苷蓝和白菜时,常钻入心球,将内部吃空,造成腐烂和污染,失去食用价值。,(2)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5-20mm,翅展35-43mm,胸部背面有白色毛丛。前翅黄褐色,多斑纹,内外横线间从前缘中部到后缘有3条白色斜纹,故名为斜纹夜蛾。后翅白色仅翅脉及外缘暗褐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6-51mm,体色多变,初孵时呈绿色,渐变黄绿色,老熟时常暗绿或黑褐色,背面具有不规则的灰色斑纹,背线、亚背线、气门下线灰白色,每节在

11、亚背线内侧有1对半月形黑褐斑。 卵:半球形,卵壳上有网状纹,初产黄白色,孵化前灰色,卵成块。卵块外覆有黄白色绒毛。 蛹:体长18-20mm,赤褐色或暗褐色,圆筒形。腹部气门后缘锯齿状,腹部末端有1对臀棘,基部分开,尖端不呈钩状。,(3)生活习性,幼虫共6龄,初孵幼虫群集在卵块附近取食,不怕光,稍遇惊扰就四处爬散或吐丝飘散,2龄后开始分散,3龄分散更甚。4龄进入暴食期,出现背光性,昼伏夜出取食。大发生时,可将田块吃光,然后迁移危害。 幼虫老熟后入土作蛹,在土中化蛹。 成虫昼伏夜出,躲藏在叶丛下、土缝中等隐蔽场所,黄昏开始活动。多在开花植物上取食花蜜,然后才能交尾产卵。 产卵习性:有无补充营养对产

12、卵量有很大的影响。成虫产卵多在高大茂密浓绿的植物上,植株中部着卵比上下部多。卵块多在叶背面。 成虫趋化性强,对糖、酒、醋及发酵的胡萝卜、豆饼有很强的趋性;对黑光灯趋性强。,2、银纹夜蛾,(1) 分布与危害 :又名黑点银纹夜蛾、豆银纹夜蛾。分布广,遍及全国各地。危害菊花、大丽花、一串红、海棠、香石竹等多种花卉。,(2) 识别特征,成虫体长1517mm,体灰褐色,胸部有两束毛耸立着。前翅深褐色,其上有二条银色波状横线,后翅暗褐色,有金属光泽,翅中央有1“U”形银色纹和1个近三角形的银色斑。(图14-19)。 老熟幼虫体长2532mm,青绿色。腹部5、6及10节上各有一对腹足,爬行时体背拱曲。背面有

13、6条白色的细小纵线。,腹足,近三角形斑,U形 银色纹,(3) 生活习性,1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 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但对化学味道不敏感。多产卵于叶背,近散产。 初孵幼虫多在叶背取食叶肉,剩下1层上表皮,3龄后取食叶片。老熟幼虫多在叶背吐丝做粉白色茧化蛹。,3、夜蛾类防治方法,1. 人工捕捉:翻耕、除草(苷蓝夜蛾在杂草上产卵)、清洁田园,消灭蛹。大面积轮作 2. 诱杀法:灯光诱杀;糖醋液诱杀 3. 化学防治:重点在1-3龄盛发期。喷药注意叶背面和下部的叶片,喷药应该在下午和傍晚前后进行(昼伏夜出)。对于草坪喷药宜在成虫产卵期间进行,连同成虫一起杀死。敌敌畏,敌百虫,鱼藤酮,马拉硫磷,辛硫磷,

14、杀螟松。 4.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盾脸姬蜂、广赤眼蜂、黒卵蜂、绒茧蜂、多胚跳小蜂、寄蝇等。,八、尺蛾类,本类害虫属于鳞翅目、尺蛾科。通称尺蠖,是仅次于夜蛾的一大类群。幼虫只有1对腹足和1对臀足,爬行时一曲一伸,首尾相接,犹如量物,故名尺蛾、尺蠖、步曲。 全世界已知约12000种,我国已记载1200种以上,危害园林植物的主要种类有:春尺蠖、油桐尺蠖、油茶尺蠖、丝绵木金星尺蠖(卫矛尺蠖)、枣尺蠖、黄连木尺蠖(木撩尺蠖)、刺槐外斑尺蠖、国槐尺蛾等。,1、丝棉木尺蛾,(1)分布与危害:又称大叶黄杨尺蠖,造桥虫。国内分布广泛,可危害大叶黄杨、丝棉木、扶芳藤、欧洲卫矛等,其中以对大叶黄杨危害最重

15、,不仅能将其叶片吃光,而且啃食嫩茎表皮。受害植株轻则生长不良,叶片小而发黄;重则枯死。,(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3毫米左右,翅展40毫米左右。翅面底色为银白色,具淡灰色斑纹,前翅外缘有一行连续的淡灰纹,翅基部有深黄、褐、灰色花斑,腹部金黄色,由黑点组成条纹,后足胫节内侧有黄色毛丛。身体瘦弱,似“菜粉蝶”状。 卵近椭圆形,初产时淡黄色,后呈青灰色。卵壳上有白色六角形的纲状纹,孵化前卵变褐色。,幼虫老熟幼虫体长 33毫米左右,体黑色,刚毛黄褐色。背线、亚背线、气门上线为蓝白色或黄色,纵线间有横线相连。胸部及第6节以后各节上有黄色横条纹,胸足黑色,腹足共2对,爬行时常弯曲,成拱桥状。 蛹棕褐色,末

16、端具一臀棘。,(3)生活习性,在北方1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以第 2代危害最重。成虫具趋光性,飞翔力不强,易捕捉。卵产于植株上部叶的背面,少数产在叶柄、枝条、枝干交叉处及树干裂缝中。 初孵幼虫有群集性,2龄后逐渐分散。幼虫有假死性,受惊后吐丝下垂蜷曲在地面上。幼虫怕光,白天大都藏在枝叶茂密处,夜晚出来活动危害,阴天时则整日危害。幼虫老熟后入土化蛹。,2、大造桥虫,(1)分布与危害:又名步曲、量尺虫,江苏、上海、浙江、山东、河南、河北、湖南、四川、广西、贵州等地均有发生。 主要危害月季、蔷薇、菊花、一串红、万寿菊、萱草等观赏植物,以及辣椒、甜椒、茄子、豇豆、菜豆、白菜等多种蔬菜及其他农作物,杂食

17、性。,(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5毫米左右,翅展3845毫米。体粗壮,体色一般为浅灰褐色,翅底面白色,有很多暗褐色小点,前后翅上的4个星及内外线为暗褐色,前翅前缘中部有一椭圆形白斑,后翅淡褐色,也具一暗褐色斑。,幼虫:老熟幼虫体长40毫米左右,头褐绿色,头顶两侧有黑点 1对;体色变异较大,可由黄绿色变成青白色,背线淡青色,亚背线黑色,气门线黄褐色,气门下线黑褐色,腹部第3、4节上具黑褐斑;仅第6腹节及尾节各生腹足 1对。胸足褐色,腹足黄绿、足端部黑色。,蛹长约17毫米,深褐色,尾端尖,臀棘2根。 卵馒头形,青绿色,表面有许多粒状突起,并有深黑和灰黄色斑纹。,(3)生活习性,1年发生4-5代,

18、以老熟幼虫在土中化蛹越冬。4月见成虫,成虫有趋光性,昼伏夜出,卵散产于植物枝干、叶背等处。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强,飞翔力弱;羽化后1-3天交配,交配后12天开始产卵,数十粒到百余粒结成堆,卵壳厚而坚韧,可随流水蔓延。 初孵幼虫能吐丝随风飘移,幼虫行走拱曲呈桥状,故名“造桥虫”,又名“量尺虫”,不甚活泼,但有拟态,常栖于植物枝干上,形似嫩枝。幼虫取食可造成叶片呈不规则缺刻,有时也食花蕾和花瓣。 此虫对药剂敏感,在菜田使用的杀虫剂均可将此杀死,易于防治。,3、国槐尺蛾,(1)分布与危害 又名吊死鬼、槐尺蛾。山东、河北、北京、浙江、陕西等地均有分布。主要危害国槐,龙爪槐、有时也危害刺槐,以幼虫取食叶

19、片,严重时可使植株死亡。是我国庭园绿化,行道树种主要食叶害虫。99年在全国各分布区大发生。 (2)识别特征 成虫体长1217mm,体黄褐色,有黑褐色斑点。前翅有三条明显的黑色横线,近顶角处有一近长方形褐色斑纹。后翅只有2条横线,中室外缘上有一黑色小点。老熟幼虫体长3040mm,体背紫红色。蛹体长1317mm,紫褐色。,(3)生活习性,1年3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代成虫每年5月上旬出现。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叶片正面、叶柄或嫩枝上。幼虫期共有6龄,56龄为暴食期。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故又称“吊死鬼”。,4、尺蛾类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消灭越冬虫蛹;捕捉幼虫;黑光灯诱杀成虫 药剂防治:杀螟松乳油

20、、敌敌畏乳油、敌百虫、辛硫磷乳油等 生物药剂:Bt;青虫菌液 保护和利用天敌:寄生蝇、胡蜂、卵寄生蜂、土蜂、姬蜂等,九、 天蛾类,天蛾类属鳞翅目天蛾科,体中到大型,该科幼虫明显特征为:体粗壮,体侧大都有斜纹1列,第8节腹节背面具尾角。 天蛾科昆虫在我国有45属124种。 许多种类是园林植物上常见害虫。,1、蓝目天蛾,(1)分布与危害:又名柳天蛾、蓝目灰天蛾。分布于东北、内蒙、河北、河南、山东、江浙江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为害杨、毛白杨、旱柳、河柳、梅花、苹果、桃花、樱花多种花卉树木。幼虫食叶,大发生时叶子多被吃光,形成一片焦枯现象。,(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2-36mm,翅展85-9

21、0mm,体、翅黄褐色,触角淡黄色,胸部背面有一深褐色大斑,后翅灰褐色,中央紫红色有一深兰色大圆斑,斑外有一灰白色圈,外围蓝黑色,斑上方粉红色。 幼虫:老熟幼虫60-90mm,绿色或黄绿色,头顶尖,两侧各具1黄色条纹。胸部和腹部第1-8节的两侧各具1条由细小颗粒所形成的黄色斜纹线,最后一条直达尾角,尾角斜向后方,气门淡黄色。 卵: 椭圆形,绿色,有光泽。,(3)生活史和习性,在东北、西北、华北1年发生2代;而江西、浙江等地每年发生4代,均以蛹在根际土壤中越冬。 成虫有趋光性,多在夜间羽化,飞翔力强。 成虫在夜间交尾,交尾后第二天产卵,卵散产于叶背和枝条上。每雌产卵200-400粒,7-14天孵化

22、。 幼虫孵化后危害,初孵幼虫先吃去大半卵壳,后爬向较嫩的叶片,将叶子吃成缺刻,到5龄后食量大而危害严重,常将叶子吃光,仅留叶柄,树下有成片绿色圆筒形虫粪。,2、葡萄天蛾,(1)发生与危害:又名葡萄轮纹天蛾。葡萄天蛾主要危害葡萄、地锦、猕猴桃等。在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湖南、湖北及江苏等地均有发生,多零星危害,尚未见大面成灾的报道。 此虫小幼虫可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大幼虫可将叶片吃光仅留主脉和叶柄。受害葡萄架下常有大粒虫粪,可依此发现幼虫,人工捕捉。,(2)形态特征,成虫为大型蛾子,体长约45毫米,翅展80100毫米,体翅茶褐色,体背自前胸至腹部末端有1条灰白色线条,前翅有茶褐色横纹数

23、条。,老熟幼虫体长约80毫米,体绿色。体表布有横纹和黄色颗粒,胴部背面末端有向后上方翘起的尾角。 蛹纺锤形,棕褐色。,(3)生活习性,北方每年发生12代,南方每年发生23代,以蛹在土内越冬。 成虫白天潜伏,有趋光性,夜间活动、交尾和产卵。卵散产于叶背面或新梢上,每雌可产卵400500粒。 成虫寿命710天,卵期约7天。 幼虫白天静伏,夜间取食,蚕食叶片呈不规则状缺刻,严重时仅留叶柄。幼虫受惊时常头胸左右摇摆,口吐绿水,幼虫期4050天,78月份为害较重,幼虫老熟后入土化蛹。,3. 霜天蛾,(1)分布与危害 又名泡桐灰天蛾。分布于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危害梧桐、丁香、女贞、泡桐、白蜡

24、、苦楝、樟、楸等园林花木,以幼虫食叶。 (2)识别特征 成虫体长4550mm,体翅灰白色。胸部背面有由灰黑色鳞片组成的圆圈。前翅上有黑灰色斑纹,顶角有一个半圆形黑色斑纹,中室下方有两条黑色纵纹,后翅灰白色。腹部背中央及两侧各有一条黑色纵纹。老熟幼虫体长7596mm,有两种体色;一种是绿色,腹部18节两侧有一条白斜纹,斜纹上缘紫色。尾角绿色;另一种也是绿色,上有褐色斑块,尾角褐色,上生短刺。,霜 天 蛾,(3)生活习性,1年1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羽化。67月份危害最烈,可食尽树叶,树下有深绿色大粒虫粪。8月下旬至9月中旬第2代幼虫危害。10月底幼虫老熟入土化蛹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卵多散产于叶背。幼虫老熟后在表土中化蛹。,4、天蛾类防治方法,1. 物理防治: 灯光诱杀:天蛾成虫多具趋光性,可根据情况诱杀。 捕捉幼虫:幼虫体大,地面容易发现大量虫粪,可人工捕捉。幼虫入土时,地表有大孔,人工可挖老熟幼虫。 农业防治:结合翻耕清除越冬蛹。翻耕结合拾虫。 2. 化学防治: 虫口密度大时,100头/百株或3-5头/m2时,在幼虫3龄前,喷90%敌百虫,50%辛硫磷,杀螟松乳油,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 3.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如胡蜂、螳螂、绒茧蜂等;青虫菌防治(芽孢10*109/ml)稀释500-1000喷雾。,几种常见天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