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痕迹勘验教学内容框架(培训).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54711 上传时间:2021-01-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爆炸痕迹勘验教学内容框架(培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爆炸痕迹勘验教学内容框架(培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爆炸痕迹勘验教学内容框架(培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爆炸痕迹勘验教学内容框架(培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爆炸痕迹勘验教学内容框架(培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爆炸痕迹勘验教学内容框架(培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爆炸痕迹勘验教学内容框架(培训).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遥感系统:从一个地面到空中直至空间,从信息收集、存储、传输处理到分析判读应用的完整的技术系统数字图像:指以数字形式表示的能够被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使用的图像。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则构成电磁波谱。 三原色:若三种颜色,其中的任一种都不能由其余两种颜色混合相加产生,这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形成各种色调的颜色,称为三原色。红绿蓝是最优的三原色。非监督分类:是在没有先验类别作为样本的条件下,即事先不知道类别特征,主要根据像元间相似度的大

2、小进行归类合并的方法。像主点:主光轴与感光片的交点。绝对黑体: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这个物体就是绝对黑体。基尔霍夫定律:在任意温度下,物体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出射度和吸收率之比。对于任意物体都是一个常数,并等于该温度下同面积黑体辐射出射度。大气窗口:指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 反射波谱: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遥感影像地图:是一种以遥感影像和一定的地图符号来表现制图对象地理空间分布和环境状况的地图。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的大小。光谱分辨率: 波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辐射出射度:

3、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20)瑞利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正比。不完整21、遥感平台:是搭载传感器的工具,根据运载工具的类型可分为航天平台、航空平台和地面平台。22、像点位移:在中心投影的相片上,地形的起伏除引起相片比例尺变化外,还会引起平面上的点位在相片位置上的移动,这种现象叫做像点位移。23、传感器:接收记录目标地物电磁波特性的仪器1、光学图像又称作(模拟量),数字图像又称作(数字量),他们之间的转换称作(数模转换)。 2、对比度变化是通过改变图像像元的(亮度值)来改变像元对比度,从而改变图像质量,也称作(辐射增强)。3、TM影像经K-T变换后,y1为(亮度), y2

4、为(绿度), y3为(湿度)。 4、(1999)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5、热红外图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暖阴影)和(冷阴影)两种。7、常用的电磁波波段是()、()、()。 8、颜色的特性有(明度)、(色调)、(饱和度)。 10、遥感系统可分为(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13、在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中,短波部分的衰减(大于)长波部分。 14、(散射)是太阳辐射衰减的主要原因。 16、遥感的特点(宏观性)(时效性)(多波段性)(经济性)(局限性)。 17、对于不

5、发光的物体而言,入眼所看到的物体颜色(),所有颜色都是()的结果。 18、遥感图像变形的原因:(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地形起伏)(地表曲率)(大气折射的影响)(地形自转)。19、从(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图象的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图象的时间分辨率)来判断遥感图像的质量。 1、几何校正的具体步骤。答:找到一种数学关系,建立变化前图像坐标(X,Y)与变换后的图像坐标(U,V)的关 系,通过每一个变换后图像像元的中心位置(U代表行数,V代表列数,均为整数)计算出变换前对应的图像坐标点(X,Y)。分析得知,整数(U,V)的像元点在原图像坐标系中一班不在整数(X,Y)点上,即不在原图像像

6、元的中心。 计算每一个点的亮度值。2、简述辐照度、辐射出射度和辐射亮度的物理意义、共同点和区别。 答:辐照度:被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辐射出射度: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辐射亮度:假定有一辐射源呈面状,向外辐射的强度随辐射方向而不同,则L定义为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辐射源向外辐射电磁波时,L往往随角而改变。也就是说,接受辐射的视察者以不同角观察辐射源时,L值不同。共同点:辐照度(I)与辐射出射度(M) 辐射亮度(L)都是描述辐射测量的概念。区别:辐照度(I)与辐射出射度(M)都是辐射通量密度的概念,描述的是辐射量的大小,不过I为物体

7、接收的辐射,M为物体发出的辐射。它们都与波长有关。辐射亮度(L) 描述的是I为物体接收的辐射,M为物体发出的辐射。它们都与波长有关。辐射亮度(L)描述的是 辐射量的强弱。为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L随角的改变而改变。 3、论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答:方法: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 步骤:目视解译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和补判、目视解译成果的转绘制图6、 植被的光谱特性规律。二、填空1.遥感系统包括:_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_、_信息的获取_、_信息的传输与记录_、 _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_五大部分。2.遥感

8、按工作方式分为_主动遥感_、_被动遥感_两个类型。5.物体的反射状况分为三种:_镜面反射_、_漫反射_、_实际物体反射_。7.电磁波谱中,_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0.3-2.5m)_是地表反射的主要波段。8.数字摄影则通过放置在焦平面的光敏元件,经_光/电_转换,以数字信号来记录物体的影像。10.常用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属于垂直投影或近垂直投影,而摄影像片却属于_中心投影_。11.目前常用的扫描探测元件是_电荷耦合器件CCD_。14.高光谱成像光谱扫描的特点:_波段数目多_、_波段宽度小于10nm_、_连续光谱数据_、谱像合一_。17.遥感解译人员需要通过遥感图像获取三方面信息:_目标地物的大小形状

9、及空间分布特点_、_目标地物的属性特点_、_目标地物的变化动态特点_。18.彩色合成有两种基本方法:_加色法_、_减色法_。20.数字量与模拟量的本质区别在于_模拟量是连续变量而数字量是离散变量_。21.一幅影像通过扫描仪或数字摄影机等外部设备送入计算机是,就是对图像的位置变量进行_离散化_和_灰度值量化_。22.几何校正中求出原图所对应点的亮度,通常有三种方法:_最近邻法_、双向线性内插法_和_三次卷积内插法_。23.数字图像增强的方式:_对比度扩展_、_空间滤波_、_图像运算_和_多光谱变换_等。26.在近红外的遥感影像上,清澈的水体呈_黑色_,依次来区分水陆界线。27.平坦的水面,后向散

10、射很弱,因此侧视雷达影像上,水体呈_黑色_。1.遥感系统包括 (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 2.遥感的特点:(宏观性(数据同步性)、(周期性)、(多波段性)、(经济性)、(局限性) 3.电磁波是(横波)。 4.可见光的波长范围:(0.380.76m) 3.电磁波谱中波长由短到长的排列顺序:(y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4.电磁波的性质: a.是横波 b.在真空以(光速)传输 c.满足:(f *=c, E=h * f) d.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5.绝对黑体的吸收率为(1),反射率为(0) 。5.斯忒藩玻尔兹

11、曼描述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与(黑体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7.散射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播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 10.红外遥感最佳时段:(凌晨或黎明时刻)以降低太阳辐射的干扰 12.垂直摄影是摄影机主光轴(垂直于地面)或偏离垂线(3)以内。 16.遥感图像的特征是(几何特征)、物理特征、(时间特征),这三方面的表现参数为 (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率 17.颜色的性质由(明度)、亮度、(饱和度)来描述。18.颜色立体示意模型中间垂直轴代表(明度),中间水平面的圆周代表(色调),圆周上的半径大小代表(饱和度)。 19.彩色合成的两种基本方法:(加色法和减

12、色法) 20.遥感中常用的(色彩摄影)(彩色印刷)等都是减色法的原理 21.(像元)是数字图像的最小单位 22.进入大气的太阳辐射会发生(反射)(折射)(吸收)(散射)(透射),其中对传感器接受影响最较大的是(吸收)(散射)23.扫描数字化包括(空间位置离散变化)(灰度量化) 25.(线性变换)是图像增强处理最常用的方法 26.非线性变换有(指数变换)(对数变换) 27.(平滑)使图像模糊,(锐化)使图像清晰 28.若图像呈阶梯状变化,均值平滑优于中值平滑 29.彩色变换有(单波段彩色变换)(多波段色彩变换)(HLS变换) 30KT变换也称(缨帽变换) 32.遥感图像解译的两种方法:(目视解译

13、)(计算机解译) 34直接判读标志:(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理)(图型)37.MSS多光谱扫描仪空间分率所呈现的影像,空间分辨率(79m)灰度级(64级)1. 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 传感器:接收、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征的仪器。 3. 电磁波:由振源发出的电磁振荡在空间的传播。4. 辐照度:被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5. 朗伯源:辐射亮度与观察角无关的辐射源。6. 绝对黑体:一个物体在任何温度下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这个物体就是绝对黑体

14、。7. 遥感平台: 是搭载传感器的工具。8. 主比例尺 :以像主点的航高(航测部门用航测高差仪记录)计算所得,它可以粗略代替该张航片的比例尺 1/M=f/H像点位移 : 在中心投影的像片上,地形的起伏除引起像片比例尺变化外,还会引起平面上的点位在像片位置上的移动。简答题1. 机械波和电磁波的区别和共同点区别:介质不同电磁波是横波,机械波既可以是横波也可以是纵波 共同点:波动性粒子性 2. 太阳辐射的特点太阳辐射的光谱是连续光谱太阳辐射特性与6000K绝对黑体辐射特性近似太阳辐射在近紫外到中红外这一波段内能量最集中且最稳定,太阳强度变化最小太阳辐射总能量的99%集中在0.24m间,可见光波段集中

15、集约38%短波辐射 3. 瑞利散射的特点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4)成反比,I4,即波长越长,散射越弱。 4. 微波穿云透雾的原因对微波来说,微波波长比粒子的直径大得多,则又属于瑞利散射的类型,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4)成反比,波长越长散射强度越小,所以微波才有可能有最小散射,最大透射,而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5. 大气散射的三种情况及特点 瑞利散射 特点:原子分子的直径远远小于可见光波长,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4)成反比,波长越长散射强度越小 米氏散射 特点:云雾粒子的直径近似于可见光的波长,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2)成反比,散射在光线向前方向比向后方向更强,方向性比较明显。 无选择性散

16、射 特点:原子分子的直径远远大于可见光波长,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任何波段的散射强度都相等。 6. 无云的晴空呈现蓝色的原因瑞利散射对可见光的影响,蓝光波长短,散射强度大,蓝光向四面八方散射,使整个天空蔚蓝,使太阳辐射传播方向的蓝光被大大削减。 7. 朝霞和夕阳偏橘红色的原因在日出和日落时,太阳高度角小,阳光斜射向地面,透过的大气层比直射时要厚得多。在过长的传播中,蓝光波长最短,几乎被散射殆尽,波长次短的绿光散射强度也居其次,大部分被散射掉了。只剩下波长最长的红光,散射最弱,因此透过的大气最多,加上剩余的少量绿光,最后合成呈现橘色。8. 云雾为什么呈白色这属于无选择性散射,和可见光波段相比,云雾

17、中水滴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大很多,所以可见光中的各波长的光的散射强度相同,所以云雾是呈白色的。9. 植被的五谷两峰分别在哪几个波段及原因五谷为植被的吸收带,分别为蓝光、紫光、三个水体吸收带。两峰为反射峰分别为紫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原因:由于绿色植物的叶子中的海绵组织构成,叶绿素对蓝色光和红色光强烈吸收,以进行光合作用。叶子的含水量使叶子在1.45m、1.95m、2.62.7m各有一个吸收谷。海绵组织对0.81.3m的近红外光强烈地反射,形成光谱曲线上的最高峰区。10. 陆地卫星和环境卫星的区别陆地卫星采用的是中高度太阳同步近极地圆形轨道,环境卫星采用的是近极地太阳同步近圆形轨道。如landsat,

18、中巴资源卫星属于陆地卫星;风云属于气象环境卫星。11. 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a)投影距离的影响:垂直投影图像的缩小和放大与投影距离无关,并有统一的比例尺。中心投影受投影距离影响。b)投影面倾斜的影响:当投影面倾斜时,垂直投影的影像比例尺有放大。中心投影上各点的相对位置和形状不再保持原来的样子。c)地形起伏的影响:垂直投影时,随地面起伏变化,投影点之间的距离与地面实际水平距离成比例缩小,相对位置不变。中心投影时,地面起伏越大,像上投影点水平位置的位移量越大,产生投影误差。12. 摄影成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图像有什么特征?基本原理:依靠光学相机及放置在焦平面的感光乳剂来记录物体影像,主被动形

19、式均有,光学摄影成像,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模拟信号变成模拟信号。特征:图像上能量的强弱记录光化学程度的强弱。13. 扫描成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扫描成像与摄影成像有何区别?扫描成像的原理:是依靠探测元件和扫描镜对目标地物以瞬时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地物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图像的技术方法。 区别:A 探测器:摄影机采用感光乳剂而扫描仪采用光敏、热敏等电子元件 B 能量转换形式:摄影成像是光能化学能 ,扫面成像是光能。热能电能 C 工作范围:摄影城像为可见光、近红外波段,扫描成像为可见光、微波 D 记录载体:摄影成像:感光胶片,扫描成像:磁性介质14. 微波成像与摄影

20、、扫描成像有何本质的区别?A 能全天侯、全天时工作 B 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波谱特征 C 对冰、雪、森林、土壤等具有一定穿透能力D 对海洋遥感将具有特殊意义 E 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15. 如何评价遥感的质量?遥感图像归为三方面特征:几何特征、物理特征、时间特征,通过这三方面的参数: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率进行评价遥感质量24.加色法减色法的区别?当蓝、黄滤光片分别通过白光而将透过的光混合在白屏幕时,由于黄与蓝是互补色,因而当强度调整适当时,可以出现白光,这就是加色法原理,而白光一次透过黄、蓝滤光片后却得到绿色,这是减色法原理,前者是相加混合,后者是相减混合25.数字量

21、与模拟量的本质区别模拟量是连续变量而数字量是离散变量26.影响辐射畸变的原因A 传感器仪器本身长生的误差 B 大气对辐射的影响29.直方图的绘制在二维坐标系中,横坐标代表图像中像元的亮度值,纵坐标代表每一亮度或亮度间隔的像元数占总像元数的百分比30.几何畸变的原因(1)遥感器的内部畸变,由遥感器结构引起的畸变(2)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3)地形起伏的影响(4)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5)大气折射的影响(6)地球自转的影响校正步骤坐标转换:找到数学关系,建立变换前图像坐标和变换后图像坐标的关系 。利用二元n次多项式,控制点坐标输入最小二乘法进行曲面拟合求系数法;(1) 新位置上灰度值(亮

22、度值DN)的重采样。亮度值的处理方法:最近邻法、双向线性内插发法和三次卷积内插法。31.控制点选取要求易分辨率、定位精细、易于判读和有明显的定位点、满幅均匀送取32.数字图像增强方法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生成彩色图像)、图像位算、光谱变换(数据压缩)39.水体光谱特征在可见光范围内,水体的反射率总体上比较低,清澈的水体呈黑色。为区别水路界限,确定地面上无水体覆盖,应选择近红外波段影像。三、简答题1.简述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的区别。主动遥感由探测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波能量并坚守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被动遥感的传感器不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仅被动接收目标物的自身发射和对自然辐射源的反射能量。 常见

23、的微波遥感是主动遥感,可见光遥感是被动遥感。2.作为对地观测系统,遥感与常规手段相比有什么特点?(遥感的特点)(1) 大面积同步观测(宏观性);(2) 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时效性强;(3) 数据具有综合性和可比性(多波段性)4.简述的黑体辐射规律。(1)普朗克公式:揭示出了M黑与温度以及按波长分布的情况;与恰当时相的遥感影像(2)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3)室内详细判读(4)野外验证与补判(5)目视解译成果的转绘与制图19.简述高光谱遥感与一般遥感的区别。20. 如何评价遥感图像的质量?(1)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地面分辨率取决于胶片的分辨率和摄影镜头的

24、分辨率所构成的系统分辨率,以及摄影机焦距和航高。(2)图像的光谱分辨率:波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传感器的波段选择必须考虑目标的光谱特征值。(3)辐射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接受波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在遥感图像上表现为每一像元的辐射量化级。某个波段遥感图像的总信息量与空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有关。(4)图像的时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时间分辨率对动态监测很重要。1、遥感能够探测的水中悬浮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无机的泥沙,一种是有机的叶绿素。2、电磁波谱以频率从高到

25、低排列,可以划分为r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3、绝对黑体的吸收率与物体的温度和电磁波波长无关。4、传统摄影依靠光学镜头及放置在焦平面的感光胶片来记录物体影像。数字摄影则通过放置在焦平面的光敏元件,经光/电转换,以数字信号来记录物体的影像。1、确定校正后图像每点亮度值,方法有最邻近法,双向线性内插法,三次卷积内插法。5、图像增强处理包括: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多光谱变换、图像运算、。6、彩色像片中,清澈的水体呈现蓝绿色,含有淤泥的水体为浅绿色。彩色红外像片中,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呈红色,遭受病虫危害的植物呈现为暗红色。7、常见的遥感扫描影像类型有:MSS影像,TM

26、影像,SPOT影像。3、空间分辨率: 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4、数字图像: 以数字形式表示的能够被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使用的图像。5、标准假彩色: 多波段色彩变换中,将绿波赋蓝,红波赋绿,红外波赋红1、简述遥感的特点(1)大面积同步观测(宏观性)(2)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时效性强(3)数据具有综合性和可比性(多波段性)(4)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用途广(经济性)(5)局限性2、简述为什么微波有穿云透雾的能力大气云层中,小雨滴的直径相对其他微粒直径最大,对可见光只有无选择性散射发生,云层越厚,散射越强,而对微波来说,微波波

27、长比粒子的直径大的多,则又属于瑞利散射的类型,波长越长散射强度越小,所以微波才有可能有最小散射,最大透射,所以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3、简述中心投影和垂直投影的区别第一、投影距离的影响,垂直投影图像的缩小和放大与投影距离无关,并有统一的比例尺。而中心投影受投影距离(遥感平台高度)影响,像片比例尺和平台高度和焦距有关。第二、投影面倾斜的影响,当投影面倾斜时,垂直投影的影像仅表现为比例尺有所放大,像点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但比例有所夸大。在中心投影的像片上,比例关系有显著变化,各点相对位置和形状不再保持原来的样子。第三、地形起伏的影响,垂直投影时,随地面起伏变化,投影点之间的距离与地面实际水平距离成比例

28、缩小,相对位置不变。中心投影时,地面起伏越大,像上投影点水平位置的位移量就越大,产生投影误差。4、简述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步骤(1)目视解译准备工作阶段。(2)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3)室内详细判读。(4)野外验证与补判。(5)目视解译成果的转绘与制图。计算题1.没有显著的选择吸收,吸收率虽然小于1,但基本不随波长变化,这种物体叫做灰体。一般金属材料都可近似看成灰体,已知已氧化的铜表面的温度为1000k,比辐射率(吸收系数)为0.7,求这时该物体的总辐射出射度解:根据斯忒藩-波尔兹定律,1000k的黑体总辐射Mo=T4= 5.67 *10-8 W.m-2.k(1000)4 k4 =5.67

29、 *104 W/m2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求出该物体的总辐射,=a M=aMo= 0.7 * 5.67*104 W/m2 =3.97*104 W/m22 .已知某地物对波长为的入射电磁波的反射率为0.5,透射率为0.3,而且该地物在温度为T K 时的总辐射出射度为4.86*107W/m2(=5.67*10-8 W.m-2.k-4, b=2.898*10-3 m.k) 求:a.该地物在波长处的发射率 = 1-0.5-0.3=0.2b. 温度T M黑=M/=4.86*107 / 0.2 =2.43*108 W/m2 M黑=T4 T=c. 温度为TK时的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 M黑=M/=2.43*108

30、W/m2d. 温度为TK时的黑体的最强辐射对应的波长max max *T =b max=b / T =0.537me. 该温度下的黑体的发射率 =13.在地球上测得太阳的平均辐照度 I=1.4*103W/m2,设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为1.5*1011m,试求太阳的年总辐射能量 解:E=I * 4r2 =3.9564*1026J W=E*t=1.2477*1035J4. 假定恒星表面的辐射与太阳表面辐射一样都遵循黑体辐射规律。如果测得到太阳辐射波谱的太max0.51m,北极星的max=0.35m,试计算太阳和北极星的表面温度及每单位面积上所发射出的功率是多少?(b=2.898*10-3m.k,

31、=5.67*10-8) 解max * T =bT太=b /太max=5.682*103K T北=b/max =8.28*103K M=T4M太=5.910*107 W/m2 M北=2.665*108 W/m25. 已知日地平均距离为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1.496*1011m,太阳的线半径R约为6.96*105kma. 通过太阳常数Io,计算太阳的总辐射通量E E=I*4r2地 =3.82*1026Wb. 由太阳的总辐射通量E,计算太阳的辐射出射度M M=E /(4R2)=6.28*107 W/m26.在某水平像片上,A点在像片的比例尺为1:1.9万,A点在像片上的点距离像主点的距离为10cm,

32、像主点的比例尺为1:2万,求A点的像点位移。 解:1/M(A)=f/H(A)=1/1.9万H(A)=f*1.9万1/M(主)=f/H(主)=1/2万H(主)=f*2万 h=H(主)-H(A)=0.1万*f=h/H=(0.1万*f*10)/(2万*f)=0.5cm1.没有显著的选择吸收,吸收率虽然小于1,但基本不随波长变化,这种物体叫做灰体。一般金属材料都可近似看成灰体,已知已氧化的铜表面的温度为1000k,比辐射率(吸收系数)为0.7,求这时该物体的总辐射出射度解:根据斯忒藩-波尔兹定律,1000k的黑体总辐射Mo=T4= 5.67 *10-8 W.m-2.k(1000)4 k4 =5.67

33、*104 W/m2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求出该物体的总辐射,=a M=aMo= 0.7 * 5.67*104 W/m2 =3.97*104 W/m22 .已知某地物对波长为的入射电磁波的反射率为0.5,透射率为0.3,而且该地物在温度为T K 时的总辐射出射度为4.86*107W/m2(=5.67*10-8 W.m-2.k-4, b=2.898*10-3 m.k) 求:a.该地物在波长处的发射率 = 1-0.5-0.3=0.2b. 温度T M黑=M/=4.86*107 / 0.2 =2.43*108 W/m2 M黑=T4 T=c. 温度为TK时的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 M黑=M/=2.43*108 W

34、/m2d. 温度为TK时的黑体的最强辐射对应的波长max max *T =b max=b / T =0.537me. 该温度下的黑体的发射率 =13.在地球上测得太阳的平均辐照度 I=1.4*103W/m2,设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为1.5*1011m,试求太阳的年总辐射能量 解:E=I * 4r2 =3.9564*1026J W=E*t=1.2477*1035J4. 假定恒星表面的辐射与太阳表面辐射一样都遵循黑体辐射规律。如果测得到太阳辐射波谱的太max0.51m,北极星的max=0.35m,试计算太阳和北极星的表面温度及每单位面积上所发射出的功率是多少?(b=2.898*10-3m.k, =

35、5.67*10-8) 解max * T =bT太=b /太max=5.682*103K T北=b/max =8.28*103K M=T4M太=5.910*107 W/m2 M北=2.665*108 W/m25. 已知日地平均距离为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1.496*1011m,太阳的线半径R约为6.96*105kma. 通过太阳常数Io,计算太阳的总辐射通量E E=I*4r2地 =3.82*1026Wb. 由太阳的总辐射通量E,计算太阳的辐射出射度M M=E /(4R2)=6.28*107 W/m26.在某水平像片上,A点在像片的比例尺为1:1.9万,A点在像片上的点距离像主点的距离为10cm,像主点的比例尺为1:2万,求A点的像点位移。 解:1/M(A)=f/H(A)=1/1.9万H(A)=f*1.9万1/M(主)=f/H(主)=1/2万H(主)=f*2万 h=H(主)-H(A)=0.1万*f=h/H=(0.1万*f*10)/(2万*f)=0.5cm7.地球卫星轨道高度H=700KM,当像片大小为18cm*18cm时,处于像片边缘的像点的地面高差h为1000m时,其位移量约多少? 解:=h/H=1000/700000*9=0.13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