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鲜味剂的生产.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55534 上传时间:2021-01-2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3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鲜味剂的生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食品鲜味剂的生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食品鲜味剂的生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食品鲜味剂的生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食品鲜味剂的生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鲜味剂的生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鲜味剂的生产.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食品鲜味剂的生产 第一节 概述 一、鲜味剂的分类 根据来源可分为微生物鲜味剂和化学合成鲜味剂。 根据化学组成可分为氨基酸类、核苷酸类、有机酸类和复合鲜味剂。 二、鲜味剂的发展概况,第二节 鲜味剂的生产,一、谷氨酸钠 (一)生产路线 1、蛋白质水解法(已逐渐淘汰) 2、化学合成法(已失去工业意义) 3、发酵法 原料:淀粉质原料,如玉米淀粉、薯类淀粉、大米淀粉和野生植物淀粉等。 制造过程:主要包括淀粉水解、种子培养与发酵、谷氨酸的提取等工艺。 (二)发展趋势,二、5-肌苷酸钠(IMP) 结构式,(一)生产路线 主要有酶解法和发酵法两类方法,酶解法包括核糖核酸酶解法(RNA法)和自溶法,发酵

2、法包括发酵合成法和直接发酵法。以RNA法和发酵合成法为主。,1、核糖核酸酶解法(RNA法) 提取酵母中的RNA,加入5-磷酸二酯酶酶解,得到含有GMP、AMP、UMP和CMP4种核苷酸的酶解液。酶解液经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洗脱,收集得到AMP。AMP在脱氨酶的作用下脱去氨基,成为5-肌苷酸,用NaOH溶液将pH值调至7.08.0,减压浓缩、冷冻结晶,再经抽滤、烘干即得产品。 该法工艺复杂,但生产稳定,产率较高。,2、自溶法 将富含RNA的微生物在一定温度、pH值等条件下自溶后,可获得5-单核苷酸,使其从细胞内渗出。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出5-腺苷酸,再在脱氨酶的作用下进行脱氨得到5-肌苷酸,中和

3、、浓缩、结晶、抽滤、烘干即得产品。 该法也是酶解法,但磷酸二酯酶是内源的。该法也有RNA法的优点,而工艺比RNA法相对简单。,3、发酵合成法 碳源:葡萄糖 菌种:枯草杆菌、产氨短杆菌 先发酵生成肌苷。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肌苷,浓缩、冷冻结晶、干燥。通过化学磷酸化法将肌苷磷酸化为5-肌苷酸。中和、精制后得肌苷酸二钠。 此法产率高,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发酵条件易控制;且磷酸化产物单一,转化率高达98以上。,4、直接发酵法 培养基:玉米浆 菌种:谷氨酸产生菌、产氨短杆菌、谷氨酸杆菌等 直接发酵产生肌苷酸,工艺简单,成本低,但需要丰富的培养基,培养时间也较长,而且肌苷酸生成量低。 (二)发展趋势,三、5

4、-鸟苷酸钠(GMP) 结构式,生产路线 与肌苷酸钠类似,有酶解法和发酵法两类方法,酶解法包括核糖核酸酶解法(RNA法)和自溶法,发酵法包括发酵合成法和直接发酵法。,四、琥珀酸二钠 (一)生产路线 琥珀酸二钠的生产方法有工业合成法与发酵法,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前者。工业合成法有乙腈氧化水解法、顺丁烯二酐法、羰基合成法等。,五、水解植物蛋白 主要有酸水解法和酶水解法两种。 (一)生产路线 1、酸水解法 将脱脂大豆蛋白或脱脂花生蛋白等植物蛋白原料与水、稀盐酸混匀后,在110130下回流加热反应约8h得水解液,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将其pH值中和至56,过滤,滤液用活性炭脱色,过滤除去活性炭,滤液再进行真空浓

5、缩,即得液体状产品。也可将真空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得粉状产品。,2、酶水解法 将植物蛋白原料加入蛋白酶进行水解,水解结束后过滤,滤液用活性炭脱色,除去活性炭,滤液真空浓缩得液体状产品。也可喷雾干燥,得粉状产品。 酶水解法条件温和、副反应少、不破坏氨基酸、水解程度易控制、安全卫生无污染。酶解液中含有具有极好的吸收、消化的氨基酸和肽类,有良好溶解、乳化及起泡等功能特性。 (二)发展趋势,六、水解动物蛋白 (一)生产路线 一般使用肉类加工下脚料或其加工产品,如明胶、干酪素、鱼粉、血等,生产方法主要有酸水解法和酶水解法。 1、酸水解法 以动物蛋白质为原料,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进行水解,水解结束后用氢氧化

6、钠中和,经过滤、活性炭脱色、脱臭,再过滤、真空浓缩可制成浆状水解动物蛋白,或经喷雾干燥制成粉末状产品。该法是目前生产水解动物蛋白的主要方法。,2、酶水解法 将动物蛋白质原料溶于水中,调pH值,加入蛋白酶在一定温度下水解。其后处理方法与水解植物蛋白相同。 酶水解法条件温和,且对于不同的动物蛋白原料,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水解蛋白酶、加酶量及其他工艺参数来生产出优质的水解动物蛋白制品。因此,酶水解法正逐步取代酸水解法。,(二)发展趋势 水解动物蛋白具有天然肉香风味和滋味,可作为一种天然的增味剂和调味料应用于各种食品加工和烹饪;而且营养价值高,是良好的天然生理活性物质,不含胆固醇,蛋白质含量高达90以上

7、,且主要为低分子多肽,水溶性好,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因此,其前景非常广阔,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七、酵母抽提物 (一)生产路线 1、自溶法 一般以新鲜活酵母为原料。先将酵母细胞破壁,加水配制成悬浮液,调节pH、温度,使之适合酵母细胞内的蛋白酶和核酸酶类的作用。可加入某些自溶促进剂。有时也可外源地加入蛋白酶、5-磷酸二酯酶和葡聚糖酶。自溶结束后,加热灭酶,离心分离、脱色、脱臭、浓缩成糊状或进一步喷雾干燥得粉状制品。 该法是目前生产酵母抽提物的主要方法。,2、酶分解法 控制温度和pH值,干燥的酵母原料在细胞壁分解酶、蛋白酶、5-磷酸二酯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为氨基酸、肽类及5-核苷酸等呈味物质,经浓缩、

8、精制而得产品。酶分解法所利用的原料较为广泛,但成本高,只适用于高档酵母抽提物的生产。 3、酸分解法 以干燥酵母为原料,主要采用盐酸进行分解。分解率相当高,游离氨基酸含量也高,但制品体现酵母抽提物特征的呈味性差,而且需脱盐处理。因此,该法的适用性有限。,(二)发展趋势 酵母抽提物具有特殊的调味效果及营养滋补作用,应用范围广泛,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大量使用,在鲜味剂市场需求中所占比例高达35,且有增加趋势。 在国内其市场需求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目前,国内生产厂家还比较少,大多数仍需依赖进口,市场开发潜力很大,应用前景也很广阔。,八、其他增味剂 1、水产品抽提物 以鱼贝类等水产品为原料,与水一起加热抽提,再经浓缩或进一步干燥制成。 2、海藻抽提物 以海藻为原料,采用化学降解或生物降解等工艺加工精制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