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58281 上传时间:2021-0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5.伤仲永一、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 ”, ) 解释重点词语 世隶耕( ) 称前时之闻( ) 仲永之通悟( )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彼其受之天也( ) 泯然众人矣( ) 贤于材人(贤: 材人 ) 环谒于邑人(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 )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 解释下列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 ) “父异焉”() “父利其然”( ) “宾客其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一词多义 自:1.并自为其名( )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闻:1. 余闻之也久( ) 2. 不能称前时之闻( ) 其:1

2、.其诗以养父母( ) 2.稍稍宾客其父( ) 然:1父利其然也( ) 2泯然众人矣( ) 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 )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古今异义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 今义: ) 或以钱币乞之(古义: 今义: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 今义: )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 今义: ) 泯然众人矣(古义: 今义: ) 3、 翻译句子1、 异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0.木兰诗 一、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 重点词语 旦辞爷娘去( ) 西市买鞍鞯( ) 但闻黄

3、河流水鸣溅溅( )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万里赴戎机( )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 木兰不用尚书郎( ) 出郭相扶将( ) 雄兔脚扑朔( ) 双兔傍地走( ) 策勋十二转( )一词多义 市:1.东市买骏马( ) 2.愿为市鞍马( ) 将:1.将军百战死( ) 2.出郭相扶将( ) 帖:1.昨夜见军帖( ) 2.对镜帖花黄( ) 古今异义 卷卷有爷名(古义: 今义: ) 双兔傍地走(古义: 今义: )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 今义: ) 出郭相扶将(古义: 今义: ) 2、 翻译句子1、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15.孙权劝学 一、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重点词语 卿今当涂掌事( ) 但当涉猎( ) 刮目相待( ) 肃遂拜蒙母(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蒙乃始就学( ) 及鲁肃过寻阳( ) 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一词多义 当:1.当涂掌事( ) 2.但当涉猎( ) 见:1.见往事耳( ) 2.见渔人,乃大惊( )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若:1.孰若孤( ) 2.仿佛若有光( ) 乃:1.乃不知有汉( ) 2.蒙乃始就学( ) 古今异义 但当涉猎(古义: 今义: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 : 今义: ) 见往事耳(古义: 今义:

5、 ) 及鲁肃过寻阳(古义: 今义: ) 3、 翻译句子1、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0.口技 一、通假字 满坐寂然( ) 重点词语 京中有善口技者( ) 会宾客大宴( ) 施八尺屏障( ) 众宾团坐( )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 其夫呓语( ) 妇抚儿乳( ) 众妙毕备( ) 宾客意少舒(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虽人有百手( ) 不能名其一处也( ) 以为妙绝( ) 变色离席( ) 奋袖出臂( ) 两股战战( ) 几欲先走( ) 曳屋许许声( ) 古今异义 会宾客大宴(古义 今义

6、: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 今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 今义 几欲先走(古义: 今义: 一词多义 指:1.手有百指( ) 2.不能指其一端( ) 绝:1.以为妙绝( ) 2.群响毕绝( ) 妙:1.众妙毕备( ) 2.以为妙绝( ) 间: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2.遂于外人间隔( ) 坐:1.满坐寂然( ) 2.众宾团坐( ) 名:1.不能名其一处也( ) 2.自为其名( ) 古今异义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 今义: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 今义: 两股战战(古义: 今义: 几欲先走(古义 今义: 虽人有百手(古义: 今义: 会宾客大宴(古义: 今义: 宾客意少舒(古义: 今义

7、: 3、 翻译句子1、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 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25短文两篇 重点词语 饮于河、渭( ) 北饮大泽( ) 化为邓林( ) 入日( )昔者( ) 怒而触不周之山 ()地维绝(故水潦尘埃归焉() 30.狼 一、通假字 止有剩骨() 重点词语 止有剩骨() 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 场主积薪其中() 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眈眈相向() 一狼径去() 其一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 又数

8、刀毙之() 一狼洞其中() 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 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 只增笑耳() 一词多义 止:1. 止有剩骨() 2.一狼得骨止() 敌:1.恐前后受其敌) 2.盖以诱敌() 之:1.久之()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又数刀毙之() 4.两狼之并驱如故() 意:1.意暇甚() 2.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 前:1.其一犬坐于前() 2.狼不敢前() 恐:1.恐前后受其敌() 2.不治将恐深() 其:1.恐前后受其敌() 2.场主积薪其中() 3.屠乃奔倚其下() 4.其一犬坐于前() 5.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 古今异义 止增笑耳

9、(古义:今义: 屠自后断其股(古义:今义 3、 句子翻译、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实践拓展】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官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辄( ) 琅( ) 恬( ) 儒( ) 2.解释加点的词语窃入学舍听已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录为弟子3.翻译下列句子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4.从这两段文字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5.读完此文后,你获得什么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