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四单元第一课.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60227 上传时间:2021-0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第四单元第一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三第四单元第一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三第四单元第一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三第四单元第一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第四单元第一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第四单元第一课.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实验初中教育集团音乐17册导学稿单元第四单元主备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内容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课时总课时教学目标1、感知并记住命运第一乐章的主题音乐形象;2、体味贝多芬音乐中的张力和力量,并能与音乐要素相联系;3、初步了解贝多芬,喜欢接触他的作品;教学重点从感知命运第一乐章两个主题音乐形象的发展变化中,初步知道贝多芬音乐的张力;教学难点体味贝多芬音乐中的张力和力量,并能与音乐要素相联系;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设计导入学案导案备注掌握基本节奏型:短短短长(命运主题动机);注意:二四拍动律,弱起;1、哼唱命运主题动机;2、聆听命运主题动机;3、说出曲名;提问导入:师“今天上课前,我们要比一比哪一组

2、同学更具有音乐的耳朵,听辨节奏”运用吸气代替前半拍休止,解决弱起;比较“0你 在那儿干嘛?”和“你在那儿干嘛?”哪句的情感更急切,从而体味出后半拍进声能更好的表达急切之情。 师:有一位作曲家,在这个简单的节奏型上,加了几个简单的音(板书命运主题旋律),却创作了经典的家喻户晓的音乐作品,你知道它吗? 带领学生哼唱主题; 播放主题; 揭示作品;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导入本课的音乐学习;分段聆听奏鸣曲式了解完整聆听小结1、聆听主部主题;体会贝多芬在命运主题动机旋律的创作中,大三度、小三度安排的意义;在命运动机出现时,挥拳和着音乐律动;聆听、感知贝多芬复杂的情感,初步了解贝多芬聆听,并结合图片认知乐器(

3、复习)2、副部主题聆听对比聆听,感知副部的情绪和“英雄”音乐形象;哼唱,了解音乐要素中的音高在缠绵情绪表达中的作用;高度聆听,体味此处主题的张力,并在命运主题出现时,挥拳律动;3、连接部聆听(略听)4、完整聆听呈示部;男同学在命运主题动机出现时,挥拳律动,女同学在英雄主题出现时,划拍律动;5、聆听展开部中的命运与英雄的斗争片段,感知弦乐与木管的对比形象初步了解安静聆听让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哼唱命运动机,对比先后音程给人的感觉,3-1坚定的,2-内收的,明确大三度与小三度(初步知道就可以了,不需要掌握) 听辨主题动机总共出现了几次;老师用手势引领学生感知主部主题的张力;顺势介绍贝多芬的生平经

4、历了解音乐要素(音色、力度)在这部分情感表达的作用;2、马上播放副部主题音乐,用极具对比的两段音乐,导入下一环节的学习;用钢琴带领学生熟悉副部主题的音乐形象及其情绪;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发现旋律中每小节都有一个相同音,乐句的首尾音都相同这一特点,并揭示这种创作,能有利于表现出抒情、缠绵、优美的旋律;师:“贝多芬在这个主题的创作中,会持续这种P力度吗?”师“为什么在英雄主题出现后,还要继续命运主题?”体现命运主题的强大。3、用写作的承上启下引导学生体味连接部的主题旋律特点,知道圆号;4、师:这三个主题构成了第一乐章的呈示部,我们完整聆听!5、话语直接导入板书:奏鸣曲式:呈示部(主部主题、连接部、副部主题)+展开部+再现部播放完整音频7分钟多师:贝多芬是古典主义时期最后一位作曲家,在他之前有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是第一个为自己创作音乐的音乐家,他用音乐向世人传递自己的情感、理想。今天我们聆听了他的命运的第一乐章,下周我们再来听第四乐章,他还有一个作品,大家都会唱,但你们都不知道是贝多芬的作品,我们下周感受!(制造悬念)下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