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资源5).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61313 上传时间:2021-01-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资源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资源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资源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资源5).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一、根据学生的差异建立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传统教学中,教师组织的一两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需要有几位学生协同学习,共同突破难点的一种团队合作学习方法。 既然是团队合作,自然牵涉到学生的分组。由于各种因素,学生中存在着差异,这是无可否认的。但学生之间的差异未必一定是坏事,只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差异也是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每一个学生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才能有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所以,我认为合作学习小组不应提倡

2、学生自愿组合,而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由学生学习的主导者教师来完成。 我的做法是:把全班学生按兴趣爱好、动手能力、思维习惯和学业成绩以及其他的个性特点分成若干小组,一个小组人数不超过六人。由于每个组员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所以小组组成是异质的,但是各小组却是根据相同的个性随机制造的,所以各小组之间又是同质的。这样,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既便于教师在课堂中掌控学习情况,又可以使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相互帮助、取长补短。 二、实施小组间的竞赛合作 由于合作小组中学生是存在着差异的,是异质的,为了避免学习小组成为个别学生的一言堂,我采取了这样的措施:让组内的每个学生均有一定的分工,每一个学生都要

3、被指定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而且让学生轮流担任这些角色,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这样可以增强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为了让每个小组之间展开相互竞争,我在每节课上,都让小组之间开展比赛。今天哪个小组取得的成绩大,哪个小组进步快,并提出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为小组的胜利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培养了学生作为主人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在这种竞争中,学习小组内部会形成很强的凝聚力和互帮互学的合作风气,使每个学生会努力地为集体的荣誉而认真努力。 三、改革评价 合作教学的评价观与传统教学也有不同。传统的教学强调的是关注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这种竞争性的评价是明显有缺陷的,它把“

4、胜”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然而“胜者”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学生,即“败者”注定了得不到老师的好评,这样极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我在实施合作学习时,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评价的准绳,把个人间的竞争转为小组间的竞争,把个人的记分改为小组记分,以小组的总成绩决定奖励或认可的依据,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体转为整体。同时,只要是有那些由于成绩或其他原因不为大家认可的学生做出精彩发言,就为他们小组多多加分,这样的做法会刺激他们,让他们做得更加出色。 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引导参与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师不是变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

5、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环节,从分析学生、目标设置、教学过程开展与评估方面全盘把握。当然,仅靠事先精心准备还是远远不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也随时会有问题出现,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就有可能阻碍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因此,对小组合作学习现场的指导也是很有必要的。例如: 1.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给予及时的表扬。 2.当学生对小组任务还不清楚时,耐心地向学生说明任务内容和操作程序。 3.小组活动讲话声音太大时,可以让小组成员靠近一些或者直接推选噪音监督员。如果有明显改进,则及时表扬。 4.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产生问题后及时参与指导,避免临时的手忙脚乱。 5.小组提前完成任务的,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如果真的是完成了,可以有一些简单的备用任务。 6.小组讨论偏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点拨,避免在不必要的问题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综上所述,我认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只要方法得当就可以使学生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探索,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